学术投稿

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赖添武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 原发性胆管结石, 继发感染, 胆汁性肝硬化, 肝胆管结石, 慢性炎症, 急性感染, 胆汁淤滞, 胆道疾病, 胆道蛔虫, 病理改变, 同部位, 肝总管, 分叉部, 发病率, 东南亚, 癌发生, 亚洲, 临床, 国家
摘要:肝内胆管结石(hepatolitlhiasis)在亚洲的东亚和东南亚一带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很高,也是我国常见胆道疾病,在临床上肝内胆管结石是指位于肝总管分叉部以上胆管内的结石,占原发性胆管结石的13.7%~50.8%[1].其病因复杂,但与肝内感染、胆汁淤滞、胆道蛔虫等因素有关,在其发生和病变发展过程中可引起肝脏不同部位的病理改变,常并发慢性炎症和急性感染,后期出现胆汁性肝硬化,另外肝胆管结石长期刺激及继发感染也是肝内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2,3].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06年12月23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并作回肠管状预防造瘘,1例因并发症术后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 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是可行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文伟;邹式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矿区离退休人员高血压病分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矿区离退休人员的高血压病因其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年龄不等,与一般成人及其他地区的高血压病不同.笔者对我院2004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228例有完整资料的离退休人员高血压的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社厌顺;焦焕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TME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20例体会

    探讨分析手工吻合或吻合器吻合联合TME治疗20例直肠中下段癌保肛的效果及体会.结果 表明,无论手工吻合还是吻合器吻合联合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都是安全有效术式,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新善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金沙县2007年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治疗体会

    2007年7~10月,金沙县出现了甲型肝炎暴发病流行,我院共收治甲型肝炎病人364例(全县700多例).通过严格隔离,适当休息,合理饮食,对症、支持等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及时控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论脾胃学说与儿科临床应用

    根据中医古代文献对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论述,结合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总结归纳脾胃学说与儿科临床应用的重要意义,并指导儿科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陈继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强化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卫生事业的改革,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和机遇,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医院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已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作者:李功;高海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是指尿中自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出这种微量的变化.我们采用免疫比浊技术,可测出尿中浓度很低但已增加的白蛋白.对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病情观察、监测疗效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遵荣;闫威;赵冬梅;张雁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5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SAH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尼莫地平lms/h,24h维持泵入持续静推3周,后减量为0.6mg/h,改口服尼莫地平片.其中11例行脑血管造影后介入治疗,8例行脑脊液置换术.结果 治愈31例,好转22例,死亡5例,有效率91.3%.结论 脑脊液置换和钙离子拮抗剂应用可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

    作者:齐晶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甲状腺手术围术期的舒适护理

    应用舒适护理理论于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护理,根据围术期三阶段病人对舒适的需求进行舒适护理,护理过程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和满意度,满足病人心理、生理、灵性、社会需求,保证了手术安全,降低了各种并发症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作者:欧阳慧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厄贝沙坦联合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42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对照组(71例)仅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后作连续24h Hoher监测测量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24h心率变异性,恢复昼夜节律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LVEDV、LVESV、EF%、SBP、DB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厄贝沙坦与安体舒通联合使用临床效果显著和安全性良好,其机制可能是由两种药物对整个RAS可产生完全的抑制作用的结果.

    作者:陈锦雄;曾焕萍;周志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浅谈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现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已成为医院实行全面质量?靠管理、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衡量医护人员素质高低的重要内容.

    作者:谢淑萍;李月娥;叶青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晚期支气管哮喘的慢性肺部疾病.雾化吸入法可使药物直接进入支气管、肺部,有助于痰液的排出.从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对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乳母乳汁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行为干预对初产妇乳汁分泌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不同术式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平均提前1~2d泌乳,乳量增加20%,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0%.结论 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初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予重视.

    作者:史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方法探讨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人体发生发展的科学,属于显微形态学科.其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名词、概念多,形态描述困难,理论知识抽象.因此,组织学与胚胎学历年来被学生认为是难学的基础课,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潜能、潜力充分发挥,从而在学习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林常敏;张锦堃;陈海滨;苏中静;刘小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产科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在产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儿健康的重要环节.

    作者:史爱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人工呼吸机在AOPP病人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常致呼吸衰竭(包括周围性呼吸衰竭和中枢性呼吸衰竭),是AOPP的主要死亡原因,有文献报道其死亡率高达47.62%.笔者从日常工作实践中,总结了呼吸机在治疗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中的心得和体会.

    作者:郭晓峰;赵树红;杨淑杰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多胎妊娠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胎儿,称为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高,故属高危妊娠.其并发症如早产、妊高征、产后出血等明显增加,常会导致妊娠结局不良,对母子造成极大的危害.现对多胎妊娠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高英;吴旭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180例护理体会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置措施不当,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总结我科1997年2月~2007年2月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180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我们的护理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任丽媛;赵雅智;阴俊清;田秋莲;李润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时期危重症之一,其特点是持续肺高压和右向左分流.引起持续性肺高压的主要因素是肺血管痉挛,常见病凶有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粪吸入和肺炎等.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并获得较好疗效.

    作者:程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补肾健脾汤治疗成年人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为了观察补肾健脾良方在成年人认知障碍治疗中的有效怀.方法 我们对发病2~6年的成年人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了双盲对照的研究,共观察82例患者.年龄从65~85岁,其中补肾健脾良方组由蛇床子、枸杞、女贞子、人参组成.制成中药饮片,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使用维生素E口服.补肾健脾良方组在此基础上予补肾健脾制成中药饮片口服.每日2次,10d约一个疗程,共三个疗程,1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评价发现,补肾健脾良方组患者的记忆、思维敏捷程度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提示补肾健脾良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成年人认知障碍的药物,与对照组相比,该药方能改善记忆、思维、运动、感觉、语言等方面的功能障碍,具有提高全身免疫能力作用.

    作者:余鸣雄;夏裕;徐东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