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萍;李月娥;叶青
目的 了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2004年6月1日一2007年12月31日74例新生儿败血症的情况.结果 74例败血症血培养以革兰氏阳性球茵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茵以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茵(MRCNS)为主.结论 阴性杆茵的耐药情况逐渐严重,有必要严格掌握第三代头孢茵素的应用指征.
作者:宋爱琴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性检查和操作的增多,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群日益增多,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海菊;葛春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突发意识障碍是急诊工作中常见急诊之一,多数意识障碍病人常伴有呼吸困难,准确迅速地处理呼吸道问题是维持生命、稳定病情、为病人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2006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急救中心对收治的27例意识障碍病人适时应用口咽通气道进行抢救,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霞;原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孕32周,孕1产0,行彩超产前检查,超声所见:双顶径8.25cm,股骨长6.71cm,胎心率133次/min,胎盘厚2.83cm,羊水深约5.41cm,胎儿心胸比例正常.
作者:赵龙廷;张传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无症状性脑梗死是指有脑梗死影像学特征,但无脑梗死的症状及体征,或症状轻微未被病人认识,包括头部CT检查发现与已知中风症状、体征无解剖学关系的梗死灶.随着头部CT及MRI的广泛应用,无症状性脑梗死日渐增多,被认为是中风的早期病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继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笔者于2002~2007年共收治结肠癌患者283例,其中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28例,均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永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与食管支架短期置入术联合治疗贲门失弛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12例患者均于贲门狭窄处4点注射肉毒毒素,并于食管狭窄处放置双层涂膜食管支架,7~15天取出,进行随访观察,通过对临床症状、X线钡餐检查等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12例患者随访12个月至3年不等,临床症状消失,钡剂复查食管腔大小10例基本恢复正常M2例仍有扩张,但钡剂通过改善.12例患者留置食管支架期间均有程度不等的胃食管返流症状,取出食管支架后症状消失.结论 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与食管支架短期置入术近、远期疗效好,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新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一种防止颅骨钻孔钻头误伤脑组织和固定脑出血硬通道引流管的方法.方法 将颅骨钻孔限位垫片套在钻头外面,当钻透颅骨后,可以阻挡钻头进入颅内,并且可以固定硬通道引流管.结果 5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和微创穿刺引流术清除血肿应用了颅骨钻孔限位垫片,钻透颅骨后,钻头100%停止继续进入颅内,其中253例应用了颅骨限位垫片固定硬通道引流管,全部将硬通道固定在原位置.结论 颅骨限位垫片结构合理,能防止颅骨钻孔钻头误伤脑组织,能准确固定硬通道引流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周联生;徐峰;郭宗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断裂的胸片和CT表现以及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或纤支镜检查证实的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 支气管断裂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气管支气管气柱中断、肺不张、肺下垂征、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或液气胸;CT检查还能显示气管支气管管壁的缺陷,管腔狭窄、堵塞,移位或成角畸形.结论 联合应用胸片和Cr检查,对支气管断裂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永生;苏锦权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1例肿瘤性肠梗阻诊治的临床资料并总结经验.结果 11例肿瘤性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0例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1期吻合术4例,术后切口感染l例;行左半结肠或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Ⅰ期吻合术4例,1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切口感染1例,死亡1例;直肠癌2例行姑息性切除,并人造肛门.小肠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Ⅰ期吻合术,术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早期诊断、积极合理有效的I期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结合综合性治疗是降低肠肿瘤伴急性梗阻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唐永忠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行为干预对初产妇乳汁分泌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不同术式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干预组较对照组平均提前1~2d泌乳,乳量增加20%,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0%.结论 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初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予重视.
作者:史岩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部位及超声特点.方法 用GEvivi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管壁、管腔以及血栓的形态类型、管腔阻塞情况、血栓部位大小及显示管腔血流充填缺盈情况等.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Ⅱ型(中央型)明显多于Ⅰ型和Ⅲ型,左右侧病肢之比为3.4:1,左下肢明显多于右下肢.结论 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春荣;赵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党和政府体察民情,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这项亲民、爱民、利民的政策,每年为每一位缴纳10元参合费的农民补助40元,人均50元的医疗费,汇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户上,采取互助共济方式,让农民享受到不同数额的医疗费报销.这项制度是党和国家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用国家资金直接补助给农民,让农民享受一定医疗保障的惠民制度.
作者:徐绍俊;陈文利;李美华;钟家杰;陈玲;段自辉;蒋开炎;王文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脑出血(CH)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病情复杂、多变、凶险,病死率高,现就我院3年来收治36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晚期支气管哮喘的慢性肺部疾病.雾化吸入法可使药物直接进入支气管、肺部,有助于痰液的排出.从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对8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在护理程序的实施过程中,与患者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收集资料是评估患者的第一步,主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完成.护士要与患者成功地进行交流,使双方均获得需要的信息,关键是护士要掌握和运用与患者交流的技巧.
作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通过对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方法的探讨及供应室管理方法的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笔者认为: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科学管理,可以保证物品的消毒灭茵质量,圆满地完成医疗工作任务,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能显著地改善护士的执业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王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06年3月期间70例宫颈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TGFβ1.的表达.结果 COX-2和TGFβ1,蛋白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OX-2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TGFβ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COX-2与TGFβ1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53,P<0.05).结论 COX-2和TGFβ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对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屈红霞;冯永秋;焦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TVP)联合经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桂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探讨分析手工吻合或吻合器吻合联合TME治疗20例直肠中下段癌保肛的效果及体会.结果 表明,无论手工吻合还是吻合器吻合联合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都是安全有效术式,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新善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