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爱琴
咽喉部异物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由于间接喉镜本身的限制,许多隐蔽部位的异物不易及时发现取出,而采用直接喉镜检查和治疗花费多,痛苦大,不易接受.我科近3年来采用喉内窥镜检查和治疗咽喉部异物10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扈祚良;谭磊道;何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48岁,干部,患神经性瘙痒症十余年,多处医治无效.一年前由于其弟病故后整日忧心忡忡,闷闷不乐,认为活着很累,整日无精打彩,对生活不感兴趣,身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认为生不如死,在当地医院诊治,确诊为抑郁性神经症,给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一次25mg、一日三次,一日75mg,一个半月后抑郁症状消失,一切恢复正常,病人皮肤瘙痒症也随之治愈,至今未复发.
作者:曾庆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超声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声像图进行了分析.结果 胰腺假性囊肿的符合率94%.结论 超声检查对此病的诊断很有价值.
作者:雷玉兰;王秀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 perfusion,HP)-透析(Hemo dialysis,HD)串联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9例急性河豚鱼中毒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HP-HD串联治疗.结果 9例患者均治愈好转出院,治愈好转卒100%.结论 HP-HD是抢救治疗急性河豚鱼中毒安全、有效的方法,抢救成功率高.
作者:黄卫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ICU是医院重症患者的后一道防线,其中来自内科的,大多数是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患者;来自外科的,大多数是大手术或围手术期的危重病患者.这些重症患者,因多种因素常常导致高钠血症发生.而高钠血症所导致的脑萎缩,可引起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可致死亡.
作者:姜晓平;钟正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多巴胺是临床上经典的常用的抗休克药物,该药可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1受体,激动分布于肾血管、肠系膜血管、冠状血管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血管系统,引起血管平滑肌松弛或紧张,并可增强心肌收缩力,而上述效应产生又与所用剂量密切相关.因此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
作者:何炜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选择性输卵管造影术和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术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4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进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与再通术.结果 40例共70条输卵管经介入再通术后58条再通,总再通率82.9%,其中间质部与峡部阻塞再通率为91.4%,壶腹部与伞部阻塞再通率为25%.术后随访12个月,40例中妊娠14例.结论 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尤其对近端输卵管阻塞,复通率高.
作者:陈爱兰;葛湛;史文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麻疹分布遍及全世界,除个别地区外均有发生.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以往6个月以下婴儿多数因具有从母体获得抗体而极少发病,6个月至5岁小儿则发病率高.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轻型麻疹病例增多,6个月以下婴儿、青少年及成人发病率相对上升.
作者:张求水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 通过对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956例的手术配合,回顾性分析和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结果 手术确定了1462例三叉神经痛、428例面肌痉挛和51例舌咽神经痛患者的压迫责任血管;对1876例局部蛛网膜和颅神经间的粘连行神经松解手术;对45例行神经根部分切断.手术效果满意,总有效率100%.随访6个月至两年,疗效稳定.全组无术后死亡.结论 局麻下显微血管减压及神经松解术是治疗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方法.良好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个性化的术中配合是发现和防止遗漏责任血管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松;王林;高宝山;于凤珍;段云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微细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人体发生发展的科学,属于显微形态学科.其特点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名词、概念多,形态描述困难,理论知识抽象.因此,组织学与胚胎学历年来被学生认为是难学的基础课,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潜能、潜力充分发挥,从而在学习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林常敏;张锦堃;陈海滨;苏中静;刘小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5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测定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结果 用药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用药过程均闭经,贫血得以纠正,围绝经期可致绝经.因用药后肌瘤缩小,界限清楚,可作为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术前用药,减少术中出血.子宫及肌瘤体积平均缩小35.5%及65.5%,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也可作为开展微创手术的术前准备用药.
作者:陈军;周永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时做出诊断和对症治疗,了解支原体感染对呼吸系统以外的全身各脏器的损害.方法 对可疑传单综合征的10例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冷凝集试验、咽拭子培养、荧光定量PCRMP-DNA、EB-IgM、嗜异凝集试验.全部患儿采用阿奇霉素静脉用药及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结果 10例MP-IgM≥1:80为阳性.其中5例≥1:1280,6例冷凝集>1:32,7例咽拭子培养(+),同时荧光定量PCRMP-DNA(+),EB-IgM均(一),嗜异凝集试验(一).15~23d治愈.结论 MP感染可致传单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引起多脏器、多系统损害,若及时诊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孔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是指尿中自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出这种微量的变化.我们采用免疫比浊技术,可测出尿中浓度很低但已增加的白蛋白.对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病情观察、监测疗效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遵荣;闫威;赵冬梅;张雁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12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TVP)联合经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6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桂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性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药能治病,也能致病.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越来越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作者:袁电杰;张印发 刊期: 2008年第15期
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合并高血糖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4例,经加强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5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种类不同用途各异的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不论是针剂还是片剂,也不论是传统方剂还是新研制的药物,每种药物都具有双重性,发挥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各系统的明显症状,有时还可导致很多潜在并发症.
作者:相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100例摩托车排气筒烧伤治疗效果.方法 烧伤创面内层用双磺酸沙棘桉青软膏油纱覆盖,外层用消毒纱布包扎.结果 100例摩托车排气筒烧伤治疗均在门诊治疗痊愈.结论 双磺酸沙棘桉青软膏油纱覆盖,外层用消毒纱布包扎治疗摩托车排气筒烧伤,简便易行、造价低,只需门诊换药,不需住院治疗,包扎后能使药物持续发挥作用,止痛效果好、抗感染力强、创面愈合快.
作者:范明聪;林彩凤;吴黎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目的 深入探讨无剖宫产指征选择剖宫产的原因.方法 对2007年10月60例无剖宫产指征在我院选择剖宫产的正常孕妇利用术前访视或者接诊时进行询问并笔录,把笔录和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原因为孕妇对自然分娩及输卵管绝育术的恐惧、对剖宫产的信任及自然分娩的阵痛使产妇失去自信.结论 孕妇对减轻分娩及输卵管绝育术痛苦的需求、对分娩方式认识上的误区以及高自我意识是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照琴 刊期: 2008年第15期
探讨分析手工吻合或吻合器吻合联合TME治疗20例直肠中下段癌保肛的效果及体会.结果 表明,无论手工吻合还是吻合器吻合联合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都是安全有效术式,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新善 刊期: 200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