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

相丽英

关键词: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种类不同用途各异的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不论是针剂还是片剂,也不论是传统方剂还是新研制的药物,每种药物都具有双重性,发挥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各系统的明显症状,有时还可导致很多潜在并发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COX-2和TGFβ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06年3月期间70例宫颈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TGFβ1.的表达.结果 COX-2和TGFβ1,蛋白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OX-2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TGFβ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COX-2与TGFβ1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53,P<0.05).结论 COX-2和TGFβ1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对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屈红霞;冯永秋;焦顺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小脑幕下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1 一般资料适应证为小脑半球和蚓部神经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及第四脑室肿瘤.手术取侧卧位、俯卧位.枕下开颅,正中直切口.特殊用物:后颅窝牵开器、后颅窝咬骨钳、骨蜡、自动脑牵开器、脑科显微器械.

    作者:林珊;苏雪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闭合式切口手法劈核人工晶体植入21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利用闭合式切口手法劈核人工晶体植入技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自2004年5月以来采用闭合式切口手法劈核人工晶体植入216例(223眼).在局麻下施行6mm弦长,反眉式巩膜隧道切口,用撕囊镊作6.0mm的CCCC,水分离(层),手法将晶体核旋拨入前房并一劈为二,逐一娩出.吸除皮质,注黏弹物质于前房和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全身和局部常规应用抗生素和激素3~5d,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2.6个月.结果 视力≥1.0为108眼(48%),≥0.5为105眼(47%),0.1~0.4为8眼(3.6%),≥0.05<0.1为2眼(0.9%);术中并发症有后囊膜破裂12眼(5.4%),伴玻璃体脱出者10眼(4.5%);术后并发症有角膜内皮水肿56眼(25.1%),虹膜睫状体炎16眼(7.2%),瞳孔上移或不圆12眼(5.4%),晶体位置不正7眼(3.1%),后囊混浊11眼(4.9%),瞳孔夹持1眼(0.4%),虹膜后粘连11眼(4.9%).结论 闭合式切口手法劈核人工晶体植入术式相对简便,术时短、易掌握、并发症较少、成本低、风险小,为基层医院治疗白内障安全有效的办法.

    作者:侯典根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阿米替林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显效率76.7%,有效率90.7%,阿米替林组为72.1%,88.4%,两组疗效相当,在治疗2周末时.文拉法辛组减分多于阿米替林,差异有显著性,且文拉法辛起效快、副反应轻.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好且安全.

    作者:薛文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间苯三酚对扩张宫颈、缩短产程的研究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扩张宫颈、缩短产程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宫口开大2~3cm时,观察组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对照组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注,比较2组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宫颈扩张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活跃期产程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加速产妇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且对母婴无显著不良影响.

    作者:钟月平;蒲滨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8月~2006年12月23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并作回肠管状预防造瘘,1例因并发症术后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 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是可行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正确的术中操作和围手术处理对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陈文伟;邹式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合并高血糖的急性期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合并高血糖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4例,经加强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改进减张缝合在预防腹部切口裂开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5~2006年应用改进的减张缝合方法在腹部手术术后切口可能裂开的病人中应用2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祥;禹志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IgA肾病扁桃体切除前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

    IgA肾病(IgAN)是目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数学者认为IgA肾病与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所致的局部免疫应答反应有密切关系.扁桃体切除能改善尿检异常并维持稳定的肾功能,提高肾脏长期存活率[1,2].为探讨IgA肾病患者扁桃体切除术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我们观察了我院经肾活检确诊的IgA肾病28例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报道如下:

    作者:袁红伶;周晓萍;罗惠明;张金黎;孟瑚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三环类抗抑郁剂治疗神经性瘙痒症4例分析

    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48岁,干部,患神经性瘙痒症十余年,多处医治无效.一年前由于其弟病故后整日忧心忡忡,闷闷不乐,认为活着很累,整日无精打彩,对生活不感兴趣,身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认为生不如死,在当地医院诊治,确诊为抑郁性神经症,给予阿米替林口服治疗,一次25mg、一日三次,一日75mg,一个半月后抑郁症状消失,一切恢复正常,病人皮肤瘙痒症也随之治愈,至今未复发.

    作者:曾庆春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处理

    笔者于2002~2007年共收治结肠癌患者283例,其中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28例,均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永奇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及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及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 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5月诊断为哮喘的患儿141例,治疗组选用顺尔宁口服及辅舒酮吸入,对照组行单纯辅舒酮吸入,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成功随访63例,对照组成功随访62例,两者临床疗效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哮喘患儿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较单纯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能较好控制并改善哮喘的症状.

    作者:杨丽琪;张继堂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锁骨钩钢板对锁骨远端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及肩锁关节全脱位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锁骨远端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及肩锁关节全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肩锁关节全脱位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果 随访6~30个月,术后未发生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脱钩、骨折再移位或关节脱位以及骨不连现象.按KraLsson疗效标准评价,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优19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及肩锁关节全脱位,是一种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能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训练的理想内固定材料.

    作者:祝仁超;喻永华;莫庸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护患交流的技巧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在护理程序的实施过程中,与患者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如收集资料是评估患者的第一步,主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来完成.护士要与患者成功地进行交流,使双方均获得需要的信息,关键是护士要掌握和运用与患者交流的技巧.

    作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医用皮肤划线尺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医生手术前做标记用的皮肤划线方法.方法 应用该医用皮肤划线尺在需要颅脑外科手术或微创穿刺脑出血的患者头皮做标记,划出头皮手术入路及标记重要血管、静脉窦、重要功能区.结果 利用医用划线尺标记的1059例患者,手术头皮入路准确,无一例损伤重要血管和重要功能区.结论 医用皮肤划线尺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颅脑手术术前划线辅助器材.解决了医生术前划线不准确的问题,临床应用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周联生;徐峰;郭宗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26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分度诊治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分度诊断与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自2000年10月一2006年10月在我院产前检查并诊断ICP的265例患者,根据ICP分为轻度与重度ICP.观察其妊娠结局与分度诊断前后围产儿死亡卒.结果 (1)重度组和轻度组ICP患者终止妊娠的平均孕周分别(35.6±1.7)周和(37.6±2.0)周,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重度组ICP患者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室、剖宫产的发生率分别39.02%、12.20%、30.49%、97.56%,明显高于轻度组的9.30%、4.37%、9.29%、51.91%.(3)分度诊疗前后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6.08%、0.75%,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CP分度诊疗有助于改善围产儿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赵忠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国产盐酸罗哌卡因伍用阿片类药物在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国产盐酸罗哌卡因分别伍用芬太尼和吗啡对上腹部手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 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成年上腹部手术病人,男20例,女20例,年龄20~63岁,体重53~70kg,其中肝叶切除8例,胃大部分切除2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7例,胆-肠内引流4例.全部病人均行硬膜外加静吸复合全麻,T8~9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4cm,术毕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以上病人随机分为RM组和RF组,接受PCEA治疗.RM组为0.2%的国产罗哌卡因加吗啡50μg/ml,RF组为0.2%的国产罗哌卡因加芬太尼5μg/ml行硬膜外镇痛.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两组间用药量来衡量镇痛效果,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和备时段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下肢麻木的发生率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RM组和RF组均可提供满意的术后镇痛.安静时RM组的VAS评分波动于27~38mm之间,RF组为28~39mm之间,活动时RM组的VAS评分为38~56mm之间,RF组为36~52mm之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F组罗哌卡因的用量显著大于RM组(P<0.01);RF组与RM组出现单侧或双下肢麻木的比例为5:1,恶心、呕吐、皮肤瘙瘁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无一例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结论 国产盐酸罗哌卡因具有低心脏毒性及良好的耐受性,尤其是硬膜外低浓度应用时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分离为术后镇痛的理想选择.O.2%的国产罗哌卡因加小剂量的吗啡或芬太尼对上腹部手术后的PCEA的效果相当,副作用发生率低,RM组可明显减少罗哌卡因的用药量,两组用于上腹部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且安全.

    作者:何良英;李艳辉;刘建华;麦秀清;袁清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二氧化碳气腹时间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不同气腹时间对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 1000例ASA Ⅰ一Ⅱ级拟在CSEA下行妇科腹腔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250).每组气腹时间分别为20、30、40、50min.术前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插入腰穿针(25G×411/16Whitacre腰穿针),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mg行腰麻(SA),退出腰穿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备用,平卧调整麻醉平面,麻醉平面维持在L2~L5.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kg,氟哌利多0.05mg/kg,丙泊酚4mg·kg-1.h-1,芬太尼2μg穔g-1穐-1恒速靶控输注.监测气腹前、气腹后20、30、40、50min时PaCO2的变化.结果 气腹时间与PaCO2呈正相关(r=0.954,P<0.001).结论 腰麻-硬外联合麻醉头低脚高位CO2气腹条件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PaCO2与气腹时间呈正性相关.

    作者:钟恒凡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闭合穿针固定治疗本奈氏骨折

    本奈氏(Bennett)骨折是第一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骨折伴掌大关节半脱位,是不稳定的骨折.治疗上往往复位容易而外固定困难,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我院自2003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后在C型臂透视下闭合穿针固定治疗本奈氏骨折33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治疗方法简单、固定可靠,患者能早期锻炼,取得满意疗效,易于掌握和推广.

    作者:孔令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分水岭脑梗死98例临床分析

    分水岭脑梗死是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或分水岭局部缺血.笔者对1996年以来以CT/MRI证实的资料完整的98例分水岭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其病因及防治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宁红久;马玉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