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个月以下婴儿麻疹9例临床分析

张求水

关键词:婴儿麻疹, 发病率, 麻疹疫苗, 麻疹病例, 青少年, 冬春季, 应用, 母体, 抗体, 分布, 地区, 成人
摘要:麻疹分布遍及全世界,除个别地区外均有发生.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以往6个月以下婴儿多数因具有从母体获得抗体而极少发病,6个月至5岁小儿则发病率高.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轻型麻疹病例增多,6个月以下婴儿、青少年及成人发病率相对上升.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囊性病变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超声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声像图进行了分析.结果 胰腺假性囊肿的符合率94%.结论 超声检查对此病的诊断很有价值.

    作者:雷玉兰;王秀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宫缩抑制剂在未足月胎膜早破中的应用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约占所有妊娠的2.0%~3.5%[1].常不可避免的发展为早产,是早产常见的病因,约占早产的30%~40%.为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减少新生儿病死率,通常早考虑使用宫缩抑制剂来适当延长孕周,同时给抗生素预防感染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因此宫缩抑制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是处理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三大措施[2].

    作者:汤冠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当前在全面推行农村医疗改革制度下,结合乡村群众参合的具体情况,整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目前情况下制约新型农村医疗推广的主要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农村医疗改革.

    作者:靳珂;黄秀丽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浅谈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

    医院感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现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已成为医院实行全面质量?靠管理、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衡量医护人员素质高低的重要内容.

    作者:谢淑萍;李月娥;叶青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矿区离退休人员高血压病分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矿区离退休人员的高血压病因其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年龄不等,与一般成人及其他地区的高血压病不同.笔者对我院2004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228例有完整资料的离退休人员高血压的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社厌顺;焦焕婷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鼻咽癌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鼻咽癌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日本产FB-P40型纤维支气管镜对236例鼻咽癌患者进行鼻咽部检查.结果 检出初诊鼻咽癌患者168例,肿瘤残存5例,肿瘤复发11例,初诊患者一次活检病理阳性率92.3%(156/168),二次活检阳性率5.4%(9/168),三次活检阳性率1.4%(3/168).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可清晰地观察鼻咽部,对鼻咽癌的诊断、复查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董卫华;陈松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肺段支气管变异270例分析

    人类的肺脏分为左、右两肺.其中右肺分为3叶,共10个基底支;左肺分为2叶,共8个基底支.我们在10余年12000多例次的纤支镜观察中,发现肺段支气管的变异情况十分常见.笔者对近期内纤支镜检查的467例患者做了仔细观察,现将其中270例肺段支气管的变异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贾凤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产科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在产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预防和减少孕、产期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儿健康的重要环节.

    作者:史爱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健康体检前的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将传统卫生保健服务的患病时才到医院看病和诊治的观念转变为每年定期体检.真正做到提早发现隐患.健康体检正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需求.

    作者:王雅文;郭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监护高钠血症的应用体会

    ICU是医院重症患者的后一道防线,其中来自内科的,大多数是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患者;来自外科的,大多数是大手术或围手术期的危重病患者.这些重症患者,因多种因素常常导致高钠血症发生.而高钠血症所导致的脑萎缩,可引起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者可致死亡.

    作者:姜晓平;钟正江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血液净化在抢救重症烧伤中的应用

    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救医学中显示了独特的疗效.充当重要角色,特别是CRRT的出现,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不可估量作用.现将我院2000年以来对15例重症烧伤并急性肾功能衰竭,采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陈子刚;周琪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合并高血糖的急性期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科共收治合并高血糖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4例,经加强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靳海燕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探讨

    无症状性脑梗死是指有脑梗死影像学特征,但无脑梗死的症状及体征,或症状轻微未被病人认识,包括头部CT检查发现与已知中风症状、体征无解剖学关系的梗死灶.随着头部CT及MRI的广泛应用,无症状性脑梗死日渐增多,被认为是中风的早期病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李继武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喉内窥镜下咽喉部异物取出术107例临床分析

    咽喉部异物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由于间接喉镜本身的限制,许多隐蔽部位的异物不易及时发现取出,而采用直接喉镜检查和治疗花费多,痛苦大,不易接受.我科近3年来采用喉内窥镜检查和治疗咽喉部异物10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扈祚良;谭磊道;何俊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早期离床的观察

    我院眼科病房2006年1~10月,对3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离床活动,进行了临床观察及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王伟英;崔玉芝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人工半透膜通透性的研究

    目的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人工半透膜(APA微囊)的膜通透性.方法 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分子量分别为10kU、40kU、70kU的葡聚糖与APA微囊共同孵育,观察形成的激光共聚焦图像,检测相同时间、不同直径的APA微囊中葡聚糖-荧光素的强度.结果 荧光素在APA微囊中呈同心圆状、逐层渗透的方式扩散,在相同时间、同一层面观察,分子量越大,通透的速度越慢,相同分子量、相同时间内荧光强度比较:小囊组>中囊组>大囊组(P<0.05).结论 APA微囊既可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保证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的自由进出,又能截割大分子物质,起到免疫隔离作用.

    作者:黄铿;韩溟;康黎军;崔华中;蔡新琦;蔡桂嘉;陈泽锋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5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方法.方法 在SAH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尼莫地平lms/h,24h维持泵入持续静推3周,后减量为0.6mg/h,改口服尼莫地平片.其中11例行脑血管造影后介入治疗,8例行脑脊液置换术.结果 治愈31例,好转22例,死亡5例,有效率91.3%.结论 脑脊液置换和钙离子拮抗剂应用可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

    作者:齐晶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医用皮肤划线尺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医生手术前做标记用的皮肤划线方法.方法 应用该医用皮肤划线尺在需要颅脑外科手术或微创穿刺脑出血的患者头皮做标记,划出头皮手术入路及标记重要血管、静脉窦、重要功能区.结果 利用医用划线尺标记的1059例患者,手术头皮入路准确,无一例损伤重要血管和重要功能区.结论 医用皮肤划线尺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颅脑手术术前划线辅助器材.解决了医生术前划线不准确的问题,临床应用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清;周联生;徐峰;郭宗扬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二氧化碳气腹时间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不同气腹时间对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 1000例ASA Ⅰ一Ⅱ级拟在CSEA下行妇科腹腔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250).每组气腹时间分别为20、30、40、50min.术前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插入腰穿针(25G×411/16Whitacre腰穿针),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7.88mg行腰麻(SA),退出腰穿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备用,平卧调整麻醉平面,麻醉平面维持在L2~L5.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kg,氟哌利多0.05mg/kg,丙泊酚4mg·kg-1.h-1,芬太尼2μg穔g-1穐-1恒速靶控输注.监测气腹前、气腹后20、30、40、50min时PaCO2的变化.结果 气腹时间与PaCO2呈正相关(r=0.954,P<0.001).结论 腰麻-硬外联合麻醉头低脚高位CO2气腹条件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PaCO2与气腹时间呈正性相关.

    作者:钟恒凡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浅谈药物的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种类不同用途各异的药物.这些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不论是针剂还是片剂,也不论是传统方剂还是新研制的药物,每种药物都具有双重性,发挥着正负两方面的作用.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各系统的明显症状,有时还可导致很多潜在并发症.

    作者:相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5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