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方法比较初探

刘颖

关键词:两种产科, 外阴消毒, 操作方法, 比较
摘要: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碘伏).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目前我院和各大医院的产科主要按照<临床护理指导>第219页所示的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流程进行临床操作.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由于妊娠期内分泌改变,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所致,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自胰岛素问世以来,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孕妇糖尿病的临床过程比较复杂,至今母婴死亡率仍较高,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阮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男性尿道分泌物染色检查的病原生物分析

    男性尿道炎是男性科常见病,其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自2005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技术,对门诊男性科疑有尿道炎的患者6929例进行了病原生物分析:包括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球菌、加特纳菌、纤毛菌和淋病双球菌染色的形态学检验.

    作者:孙秀玉;刘宏杰;郑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包茎、包皮过长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关系

    我院1999年~2005年门诊治疗78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并有包茎或包皮过长患者,发现包茎或包皮过长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诱因.

    作者:陈雷;马瑞;查殿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羊水血型物质测定与临床应用

    母婴血型不合可导致胎芽停育、胎儿畸形、流产、早产、死胎和新生儿溶血病,也可造成生后患儿智力低下和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作者:张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络合碘行会阴冲洗的临床护理体会

    会阴冲洗是指对长期卧床患者、妇产科手术、分娩后会阴部有伤口或留置导尿管者,定期用消毒溶液进行会阴冲洗的方法,其目的是保持会阴部及肛门部清洁,促进患者舒适和会阴伤口愈合,防止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传统的方法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

    作者:何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糖尿病并发二重感染22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DM)并发二重感染,临床表现十分严重,治疗中困难较多,本文就我院22例作一临床特点分析.1资料与方法我院近年DM住院患者541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发感染者281例(51.94%).经咽部分泌物、痰液、尿、粪、阴道分泌物等检查,有真菌感染者22例(7.82%).其中男9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1:1.44.年龄26~72岁,平均56.32岁.

    作者:尹光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50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0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流程和措施,包括准确评估脏器、预测手术危险性、术后及时监测病情、加强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1例术后6小时出现休克先兆,予以及时纠正;1例术后一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肺栓塞因及时发现,早期积极治疗,症状消失;1例术后5天出现假体脱出;1例术后第13天大便后猝死;1例入院24小时臀部皮肤出现水泡.结论 70岁以上高龄髋关节骨折手术风险大、护理要求高,围手术期建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丽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胸部交通伤的急救与护理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车辆引起的交通伤已成为外科创伤的主要原因.胸部是身体暴露较大的部分,易受外伤,约占全身创伤的四分之一,故及时而正确的现场急救处理以及完善而有效的转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在急救处理时,按病情的轻重缓急,迅速果断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多数伤员均可解除危险而获得治愈.我院急诊科于2003年3月~2007年12

    作者:付春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症鼻出血67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严重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探讨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在鼻出血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对近5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7例鼻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采取前鼻孔填塞止血的13例,通过前后鼻孔填塞止血的14例,激光止血4例,内窥镜下治疗35例:其中双极电凝烧灼或填塞止血30例,内窥镜下肿物摘除5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颌内动脉栓塞l例.67例均痊愈.结论 治疗严重鼻出血的关键是明确出血原因,找到出血的部位,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手段,而鼻内窥镜可准确寻找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具有操作方便、痛苦小、创伤轻等优越性.

    作者:扈祚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蒙脱石散剂、阿莫西林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剂、阿莫西林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对110例小儿腹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用蒙脱石散剂、阿莫西林保留灌肠,对照组(40例)口服蒙脱石散剂、阿莫西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包括止泻、脱水纠正、退热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止泻、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蒙脱石散剂、阿莫西林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儿急性阑尾炎148例诊治体会

    小儿急性阑尾炎由于年龄小、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史采集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常易误诊[1].今就我院14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总结,以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永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48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其典型症状是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但无痛性并非无宫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48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孕妇观察其宫缩情况,并采取抑制宫缩及避免诱发宫缩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范伟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农村县级医院质量管理模式的选择

    我国县级医院是面向农村医疗卫生市场的医疗机构.由于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较沿海地区相对滞后,整体消费水平不高,有的贫困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对健康需求不可能放在首位,从而医院收入也上不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院的发展,同时也给医疗质量管理带来了较多难题.服务业竞争的两大焦点,一是价格,二是质量.价格是争取更多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作者:徐绍俊;虞艳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早期人工破膜对足月羊水偏少孕妇引产时产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人工破膜对足月羊水偏少孕妇引产时产程的影响,以期为足月羊水偏少孕妇适时终止妊娠确定恰当的引产方法及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应用AFI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宫颈评分,胎先露衔接程度.选取病例19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先行人工破膜2h后行催产素引产,对照组直接行催产素引产.观察两组产程、羊水性状、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及剖腹产率.结果 早期人工破膜组的潜伏期、活跃期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01),均在破膜后24h内结束分娩,剖宫产率、新生儿评分优于对照组(P<0.001),在第二产程时限及产后出血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早期人工破膜对于足月羊水偏少孕妇可有效地缩短产程,能降低剖腹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改善母儿结局,是行之有效且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黎凤彩;王云嫦;肖枫;吕凤冰;梁笙;张晓静;黄爱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7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78例,疗程8周;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及有关实验室检查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第2、4、6、8周末PANSS评分较前显著下降,显效率为87.18%.不良反应有焦虑、头痛、失眠、恶心等.结论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均有明显的疗效,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服用方便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作者:贾新生;路殿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附5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疗法临床意义.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从产前3个月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每月一次,总共3次.新生几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15d再注射一次.同时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接种乙肝疫苗10μg/次,采用0、1、6月方案.结果 母婴联合免疫阻断治疗后,婴儿免疫成功率91%.结论 母婴联合免疫阻断疗法可使HBsAg的滴度下降.减少和阻断HBsAg进入胎儿体内,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作者:季金宝;刘锡华;孙祖峰;王惠民;周颖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克拉玛依地区人群CT、UU和MH三年感染率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克拉玛依地区人群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不同年龄、不同族别和性别中阳性率差别.方法 使用沙眼衣原体(CT)检测试剂盒和支原体(UU+MH)鉴定测试卡,对连续三年进行衣原体和支原体分离、鉴定检测的635例疑似泌尿系感染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CT、UU和MH的阳性率在汉族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维吾尔族中没有性别差异(P>0.05).而CT、UU和MH的阳性率在民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CT和UU阳性率在男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于帆;王福刚;王小妹;朱文秀;郭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妇科术后病人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治疗可以解除病人组织器官的原发病变或畸形,但手术的创伤和强烈刺激引起的疼痛可成为继发于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剧烈的疼痛不仅给病人造成精神、躯体的双重创伤,引起循环、呼吸功能紊乱及代谢、内分泌功能失调,而且严重者可影响疾病的转归.

    作者:陆惠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末节断指再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119例末节断指再植患者的相关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参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损伤情况是一致的,丹参组的断指存活情况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有较低的坏死率和较高的完全存活率.结论 结果表明丹参组可以提高断指的存活率,从某种意义上提示复方丹参可能对微循环的建立有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加以证明.

    作者:李展兴;李国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以期降低头位难产率及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方法 选择骨盆倾斜度≥70°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改变娩出力的方向,利于胎儿娩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及侧卧位.对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44例(73.3%)胎儿经阴道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分娩6例(10%),剖宫产10例(16.7%);对照组经阴道自然分娩24例(40%),阴道助产分娩10例(16.7%),剖宫产26例(4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实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57.3±63.5)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43.0±8.3)mjn;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503.4±82.3)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114±11.5)min,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正常新生儿和异常新生儿出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志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