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黄志燕

关键词:体位, 骨盆倾斜度,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以期降低头位难产率及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方法 选择骨盆倾斜度≥70°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改变娩出力的方向,利于胎儿娩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及侧卧位.对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44例(73.3%)胎儿经阴道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分娩6例(10%),剖宫产10例(16.7%);对照组经阴道自然分娩24例(40%),阴道助产分娩10例(16.7%),剖宫产26例(4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实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57.3±63.5)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43.0±8.3)mjn;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503.4±82.3)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114±11.5)min,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正常新生儿和异常新生儿出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04例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亦明显不同于非糖尿病病人,笔者就此进行探讨.

    作者:贾凤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附5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疗法临床意义.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从产前3个月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每月一次,总共3次.新生几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15d再注射一次.同时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接种乙肝疫苗10μg/次,采用0、1、6月方案.结果 母婴联合免疫阻断治疗后,婴儿免疫成功率91%.结论 母婴联合免疫阻断疗法可使HBsAg的滴度下降.减少和阻断HBsAg进入胎儿体内,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作者:季金宝;刘锡华;孙祖峰;王惠民;周颖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的护理

    剖宫产的产妇,由于待产时精力和体力的大量消耗,加之术中不同程度的失液和失血,术后禁食,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产后并发症,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产妇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朱玉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为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我院自2001年元月~2007年元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杨春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淤积症1例误诊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腹部外伤伴腹痛3h入院.查体:血压100/70mmHg,极度消瘦体质.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部透视双膈下现半月状游离气体影.

    作者:刘凤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手术室护士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了病人的合作,减轻了病人的心理负担,从而轻松,顺利地完成手术治疗,达到佳的手术效果.

    作者:顾淑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

    目的 探讨重度尿道下裂膀胱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方法 收集11例重度尿道下裂患者,临床分型为阴茎阴囊型6例,阴囊型4例,会阴型1例.成形尿道长度为4.0~8.0cm,平均(4.2±0.8)cm.结果 一期尿道成形术后随访1~3年,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18.2%,其中尿道瘘者1例,尿道狭窄1例.结论 彻底矫治阴茎弯曲,严格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尿瘘及尿道狭窄等,均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玉勤;徐少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症胰腺炎40例诊治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治疗非常棘手.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松涛;袁建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23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积水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收治的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积水患者23例,分析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先急诊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脑脊液变清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0例单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有效20例,其中13例获得满意效果,无变化3例.结论 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是造成颅脑损伤后病人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是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刘宝玉;戢太红;李德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男性尿道分泌物染色检查的病原生物分析

    男性尿道炎是男性科常见病,其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自2005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技术,对门诊男性科疑有尿道炎的患者6929例进行了病原生物分析:包括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球菌、加特纳菌、纤毛菌和淋病双球菌染色的形态学检验.

    作者:孙秀玉;刘宏杰;郑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翼点入路在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采用翼点人路治疗额颢部对冲性脑损伤6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震;姬志鹏;张国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Gamma钉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方法 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Gamma钉内固定.骨折类型按Evens分型: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9例,Ⅳ型2例,Ⅴ型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d,平均3d.根据术前X线片,确定骨折类型,准备Gamma钉及成套器械,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Gamma钉内固定.结果 本组优18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9%.经6~36mo随访,全部病例在6~12wk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结论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全身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手术内固定治疗(如Gamma钉).

    作者:唐旭;雷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由于妊娠期内分泌改变,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所致,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自胰岛素问世以来,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孕妇糖尿病的临床过程比较复杂,至今母婴死亡率仍较高,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阮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疗工作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了病人的法律意识加强了,新技术、新疗法正加快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作为医院工作的主体--医疗和护理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医护人员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行事以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

    作者:李培梅;陈金月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倍他乐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倍他乐克作为一个选择性受体阻滞剂,具有高度亲脂性而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倍他乐克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和动脉血压降低而降低心脏指数,显著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效改善梗死心肌的氧供需平衡,明显减轻心肌梗死病人胸痛症状,使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病死率降低,本试验旨在通过对用药前后的左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的对比证明倍他乐克能够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赵自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喹诺酮类药物对于老年病人的合理应用

    随着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断问世,该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剂型多样、使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现象较少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因而其耐药性与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而老年病人如何合理地使用这类药物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现阶段医疗纠纷处理对策的探讨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疾病诊疗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分歧,患者及其亲属对诊疗工作不满,认为患者诊疗时间延长、增加额外痛苦,甚至出现死亡、伤残等情况是由于医务人员诊疗失误造成,患者及其亲属要求追究当事方责任或赔偿损失,需经过直接商议、行政调解、技术鉴定或法律裁决方可结案的医疗事件[1].

    作者:胡斌;毕玉彪;曹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效果,探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11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定期疾病知识讲座、心理康复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等.结果 经康复护理患者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给予康复护理能增强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颜江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门诊护士对更年期妇女患者健康宣教能力的培养

    目的 通过门诊护士在治疗护理的同时对更年期妇女实施更有效的健康教育,以便为更年期妇女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本院预防保健的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对注射室12名护士进行对更年期妇女患者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宣教技巧的培训,然后评价各护士对更年期妇女患者健康宣教水平.结果 10名护士对更年期妇女患者的健康宣教水平大大提高.结论 集中有计划培训是必要的.但在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时机,掌握与患者沟通,适合健康宣教的技巧,才能真正为患者服务.

    作者:余少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网络成瘾的动物模型制备及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点燃动物模型及抗点燃药在网络成瘾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海马电刺激点燃模型和戊四唑化学性点燃模型,观察可乐宁及琥珀酸对点燃的行为变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可乐宁抑制化学性点燃,该作用可被α2-AR拮抗剂育亨宾逆转.琥珀酸(100~400mg·kg-1,ip)对两种点燃模型有抑制作用,降低发作强度及百分率(P<0.05,P<0.01),且呈量效关系.结论 可乐宁及琥珀酸具有抑制点燃作用,提示了点燃模型在网络成瘾研究中的作用.

    作者:李晓玲;周长宏;李慧凤;张芳;岳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