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雷;马瑞;查殿松
目的 探讨尿道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48例尿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1例患者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40例患者采用内窥镜技术治疗尿道结石,4例患者采用钩取结石.结果 15例内窥镜治疗的患者效果好,经随诊,预后满意.结论 可视下处理结石预后较佳.
作者:王和金;胡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部分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无效,只能通过西医方法治疗.而对于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用中医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及危害,笔者认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全面防护措施,施行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清毒隔离措施等,可减少职业暴露损伤及危害,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作者:榻其桂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而手术室护士是手术室的核心组成部分,多种因素可使手术室护士受到职业危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明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瓦房店市某宾馆发生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接到报告后,瓦房店市卫生局人员立即到医院和就餐现场进行调查采样.瓦房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成功
作者:刘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是整个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不安全的因素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病人的安危.
作者:王欣;于美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7例胎盘植入患者.结果 27例胎盘植入患者年龄≥35岁18例,孕产次≥3次者21例,有剖宫产史者16例,17例合并前置胎盘;产后出血20例,失血性休克8例,子宫切除10例,保守治疗成功17例.结论 胎盘植入的发生与产妇高龄,多次引、流产,剖宫产和前置胎盘等有关;其病情凶险,治疗方法除子宫切除外.保守性治疗亦是一项不错的措施.
作者:肖忠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其典型症状是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但无痛性并非无宫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48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孕妇观察其宫缩情况,并采取抑制宫缩及避免诱发宫缩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范伟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由于妊娠期内分泌改变,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所致,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自胰岛素问世以来,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孕妇糖尿病的临床过程比较复杂,至今母婴死亡率仍较高,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阮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方案.方法 选择近10年在本医院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抢救26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应尽早诊断、及时抢救、采取规范有效的综合抢救措施,能够挽救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
作者:孙立新;纪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于产妇死亡的4大原因之首[1],因此积极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的重要课题,而在防治中尤以预防为主,要想做到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作者:朱艳;邢佑红;苏言辉;陈永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即Miles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常规手术方式,由于手术方式复杂,病人创伤大,结肠造口改变了病人原来的排便方式,患者要承受身心的巨大压力,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做好肠道清洁,术后做好造口和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是直肠癌Miles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作者:刘京荣;边美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21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的好转、房室大小改善、心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
作者:李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幽门梗阻患者术前洗胃的有效方法.方法 按幽门梗阻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多两组,奇数为改良组,偶数为传统组,改良组采用输血器输注洗胃液,联合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进行洗胃,传统组采用传统漏斗洗胃法和注洗器洗胃.结果 改良组较传统组洗胃所需的时间短、病人的耐受程度好,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 幽门梗阻患者术前采用输血器输注洗胃液,联合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进行洗胃,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蒋莉;李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为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我院自2001年元月~2007年元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杨春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及时准确诊断并处理产前子痫,提高母婴成活率.方法 对本院1995年7月~2007年9月间收治的50例产前子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并发颅内出血者3例,DIC4例,胎盘早剥7例,肾功能衰竭1例,产后大出血3例:其中孕产妇死亡2例,26例于24h内终止妊娠,均痊愈出院,无产时、产后子痫发生;50例中经阴道分娩11侧,剖宫产39例,死胎1例,所娩34例(双胎1例)新生儿全部存活.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宣教,及时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减少产前子痫、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关键之一.
作者:王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本研究在复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40例来自我医院病例,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雌二醇(E2)与内皮素(ET)的相互关系,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的原则分为肾阳虚衰、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四种不同证型.同时观察其不同证型间ET和NO含量间的相互差别,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及其证型的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肖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多见于早产儿,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规的治疗重点是纠正缺氧、表面活性物质疗法、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陈淑娟;熊明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以期降低头位难产率及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方法 选择骨盆倾斜度≥70°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改变娩出力的方向,利于胎儿娩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及侧卧位.对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44例(73.3%)胎儿经阴道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分娩6例(10%),剖宫产10例(16.7%);对照组经阴道自然分娩24例(40%),阴道助产分娩10例(16.7%),剖宫产26例(4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实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57.3±63.5)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43.0±8.3)mjn;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503.4±82.3)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114±11.5)min,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正常新生儿和异常新生儿出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志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998年1月~2007年6月,我科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解剖钢板固定、DHS、Gamma、PFN及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180例,其中男76例,女104例;年龄20~92岁,平均56岁.结果 随访3个月~4年(平均2.5年),六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闻骨折疗效均确切,但各有优缺点.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冉隆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