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其桂
目的 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以期降低头位难产率及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方法 选择骨盆倾斜度≥70°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改变娩出力的方向,利于胎儿娩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及侧卧位.对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44例(73.3%)胎儿经阴道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分娩6例(10%),剖宫产10例(16.7%);对照组经阴道自然分娩24例(40%),阴道助产分娩10例(16.7%),剖宫产26例(4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实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57.3±63.5)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43.0±8.3)mjn;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503.4±82.3)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114±11.5)min,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正常新生儿和异常新生儿出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志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在搞好硬件建没的同时,要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就要科学管理档案,正确搞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作者:刘洪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方案.方法 选择近10年在本医院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抢救26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应尽早诊断、及时抢救、采取规范有效的综合抢救措施,能够挽救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
作者:孙立新;纪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妇女.过去认为妊娠和产后可使SLE病情恶化,而SLE使妊娠合并症及胎儿死亡的风险增加.
作者:吴静静;刘锦霞;吴元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躁狂症病人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对本院多年来收治入院的蹂狂症病人的临床护理的进行总结.结果 躁狂病人的管理与护理,着重于安全隐患,环境的舒适安静、药物落实、不良反应及心理护理等.结论 躁狂症病人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及护理,护理重点侧重于言语态度、药物落实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尖锐湿疣(简称CA),是一种常见的由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属八种法定性病之一.尖锐湿疣通常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途径感染,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性传播性疾病,发生于生殖器的皮肤、黏膜交界处,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与宫颈癌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发生率上升.
作者:徐祜娥;张遵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顽同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病情重、死亡率高,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效果往往不满意.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顽同性心衰86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86例.
作者:肖桂贤;张永红;陆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分析了三二连读大专护理专业传染病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如缺少相应的教学大纲及配套的教材、教学课时过少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护理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师资水平与教学手段参差不齐等,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作者:董万蟾;李继军;赵艳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迫使医院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倍加重视院内感染的问题.严格的消毒措施、病种隔离、监控和相互制约是切断院内感染传播的途径,可有效的保护易感人群.
作者:李建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男性尿道炎是男性科常见病,其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自2005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技术,对门诊男性科疑有尿道炎的患者6929例进行了病原生物分析:包括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球菌、加特纳菌、纤毛菌和淋病双球菌染色的形态学检验.
作者:孙秀玉;刘宏杰;郑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车辆引起的交通伤已成为外科创伤的主要原因.胸部是身体暴露较大的部分,易受外伤,约占全身创伤的四分之一,故及时而正确的现场急救处理以及完善而有效的转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在急救处理时,按病情的轻重缓急,迅速果断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多数伤员均可解除危险而获得治愈.我院急诊科于2003年3月~2007年12
作者:付春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阴道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阴道炎是不同疾病一起的多种阴道黏膜的总称.根据其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有十余种: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或假丝酵母菌阴道炎、老年性或萎缩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婴幼儿性阴道炎、病毒性HPV、HSV阴道炎、淋菌性阴道炎、脱屑性阴道炎、药物性阴道炎、结核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阴道溃疡急性、慢性阴道炎、放射性阴道炎、过敏性阴道炎、蛲虫性阴道炎等,临床上50%以上的阴道炎为混合性.
作者:周连满;张继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做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防止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是整个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不安全的因素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病人的安危.
作者:王欣;于美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及饮食、心理行为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社区人民生活质量.方法 采取抽样方法,问卷的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一般治疗情况.结果 男性患者120人(48.74%),女性患者126人(51.26%),工人162人(87.8%),初中及初中以下患者200人(81.30%),使用降糖药的患者195人(79.27%),使用胰岛素的患者83人(33.74%),控制饮食的患者208人(84.55%),对糖尿病非常重视的患者103人(41.87%)等.结论 社区普遍存在经济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深.医务工作者应把重点放在普及糖尿病知识、加强糖尿病预防教育方面.
作者:陈华;田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根据老年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情况,探讨感染病因,制订预防、控制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2003~2006年我院67份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无菌操作不当及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是引起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护理,特别是对年老体衰的患者的护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无菌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糖尿病(DM)并发二重感染,临床表现十分严重,治疗中困难较多,本文就我院22例作一临床特点分析.1资料与方法我院近年DM住院患者541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发感染者281例(51.94%).经咽部分泌物、痰液、尿、粪、阴道分泌物等检查,有真菌感染者22例(7.82%).其中男9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1:1.44.年龄26~72岁,平均56.32岁.
作者:尹光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治疗非常棘手.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4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松涛;袁建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选择北安市10种主要传染病历年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进行分类管理,把分类整理的资料做卫生统计学处理:
作者:朱孝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近10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的变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努力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对我院近10年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子宫血流暂时阻断加子宫局部血流缩减术治疗产后出血.比较前(A组)、后(B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及其指征的变化.结果 前(A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其发生率为3.07‰;后(B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指征为羊水栓塞、妊娠期特发性急性脂肪肝、DIC,其发生率为0.12%o,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子宫血流暂时阻断加子宫局部血流缩减术治疗产后出血能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保留子宫,提高产科质量,胎盘因素及子宫收缩乏力不再是产科子宫切除的指征.
作者:徐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我国县级医院是面向农村医疗卫生市场的医疗机构.由于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较沿海地区相对滞后,整体消费水平不高,有的贫困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对健康需求不可能放在首位,从而医院收入也上不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院的发展,同时也给医疗质量管理带来了较多难题.服务业竞争的两大焦点,一是价格,二是质量.价格是争取更多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作者:徐绍俊;虞艳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