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静;刘锦霞;吴元赭
小儿急性阑尾炎由于年龄小、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史采集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常易误诊[1].今就我院148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总结,以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永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采用翼点人路治疗额颢部对冲性脑损伤6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震;姬志鹏;张国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而手术室护士是手术室的核心组成部分,多种因素可使手术室护士受到职业危害,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明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饮食控制及应用胰岛素(Ins)控制血糖.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共30d,对照组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足部病变改善、代谢紊乱纠正情况、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尿白蛋白定量(UAE)等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wagner分级Ⅱ~Ⅳ级患者有效率显著增加(P
作者:王向阳;李浩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部分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无效,只能通过西医方法治疗.而对于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用中医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50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流程和措施,包括准确评估脏器、预测手术危险性、术后及时监测病情、加强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1例术后6小时出现休克先兆,予以及时纠正;1例术后一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肺栓塞因及时发现,早期积极治疗,症状消失;1例术后5天出现假体脱出;1例术后第13天大便后猝死;1例入院24小时臀部皮肤出现水泡.结论 70岁以上高龄髋关节骨折手术风险大、护理要求高,围手术期建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丽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方法 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Gamma钉内固定.骨折类型按Evens分型:Ⅰ型4例,Ⅱ型5例,Ⅲ型9例,Ⅳ型2例,Ⅴ型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7d,平均3d.根据术前X线片,确定骨折类型,准备Gamma钉及成套器械,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Gamma钉内固定.结果 本组优18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9%.经6~36mo随访,全部病例在6~12wk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结论 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全身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首选手术内固定治疗(如Gamma钉).
作者:唐旭;雷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产科外阴消毒是产科检查和分娩前常用的外阴皮肤消毒操作,消毒液经过不断地研究也不断变化着,从常用的低效消毒剂(1‰新洁尔灭)到目前常用的高效消毒剂(碘伏).但操作流程始终不变,目前我院和各大医院的产科主要按照<临床护理指导>第219页所示的产科外阴消毒操作流程进行临床操作.
作者:刘颖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细菌性阴道痛快速检测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方法 用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试剂与传统方法同时检测21860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其中阳性标本5168例,阴性标本16692例.结果 该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7.9%、92.8、和93.9%.结论 该试剂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均较高,可取代传统方法用于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作者:王恒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报告了3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准备期间的护理.方法 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做好降压、纠正心律失常、扩容治疗的用药的观察和护理,合理评估术前准备效果,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32例病人手术获得全部成功,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笔者认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是提高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高宏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及时准确诊断并处理产前子痫,提高母婴成活率.方法 对本院1995年7月~2007年9月间收治的50例产前子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并发颅内出血者3例,DIC4例,胎盘早剥7例,肾功能衰竭1例,产后大出血3例:其中孕产妇死亡2例,26例于24h内终止妊娠,均痊愈出院,无产时、产后子痫发生;50例中经阴道分娩11侧,剖宫产39例,死胎1例,所娩34例(双胎1例)新生儿全部存活.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宣教,及时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减少产前子痫、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关键之一.
作者:王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克拉玛依地区人群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不同年龄、不同族别和性别中阳性率差别.方法 使用沙眼衣原体(CT)检测试剂盒和支原体(UU+MH)鉴定测试卡,对连续三年进行衣原体和支原体分离、鉴定检测的635例疑似泌尿系感染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CT、UU和MH的阳性率在汉族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维吾尔族中没有性别差异(P>0.05).而CT、UU和MH的阳性率在民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CT和UU阳性率在男性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于帆;王福刚;王小妹;朱文秀;郭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选择北安市10种主要传染病历年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进行分类管理,把分类整理的资料做卫生统计学处理:
作者:朱孝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分析了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0月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安定使用情况,其中产程活跃期肌肉注射应用安定60例,同时取不用安定者60例进行对照,对两组一般资料、宫颈口扩张速度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产程活动期肌肉注射安定可加速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效果肯定(P<0.05).这与目前各杂志报道结果不相一致,并由此提出产程只肌肉注射安定的注意点,仅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冯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老年人骨折的基本因素有两个:①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②由于衰老,骨关节灵活性降低,加之不注意体育活动,骨关节调节能力下降,跌伤的机会增多.因此,预防骨折,主要应从两个方面人手.
作者:张玉玲;张静明;刘红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末节断指再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119例末节断指再植患者的相关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参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损伤情况是一致的,丹参组的断指存活情况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有较低的坏死率和较高的完全存活率.结论 结果表明丹参组可以提高断指的存活率,从某种意义上提示复方丹参可能对微循环的建立有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加以证明.
作者:李展兴;李国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方法 将276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38例,其中输注强刺激性药物48例,分别在穿刺前用0.5%山莨菪碱湿热敷穿刺点局剖皮肤血管,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前用0.5%山莨菪碱外擦穿刺点近心端局部皮肤浅表血管;对照组138例,输注强刺激性药物42例,按常规静脉穿刺输液,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静脉损伤情况.结果 治疗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静脉损伤发生少.结论 使用山莨菪碱局部湿热敷及外擦能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预防并减少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引起的血管损伤.
作者:邹伶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既往无输血史,因肾病贫血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肾衰.实验室检查:Hb 5.3g/L;血清白蛋白25g/L,球蛋白70g/L;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39.60g/L,IgA 0.15g/L,IgM 1.31g/L;尿蛋白(+++).因贫血严重拟输血,正定血型为A型,血清与A、B、O、AB型红细胞均不发生凝聚,进一步做吸收放散试验,证明该患者为A型,血清中缺乏抗-B抗体.
作者:赵惠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以提高早期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的胎盘早剥58例.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2%,病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脐带绕身绕颈、外伤、、脐带过短、双胎等.孕产妇腰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临床表现.结论 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李允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提高案卷质量是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可靠保证,在搞好硬件建没的同时,要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就要科学管理档案,正确搞好档案的管理工作.
作者:刘洪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