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内皮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肖文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临床研究, 内皮素, 雌二醇, 辨证分型, 骨密度
摘要:本研究在复习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40例来自我医院病例,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雌二醇(E2)与内皮素(ET)的相互关系,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的原则分为肾阳虚衰、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四种不同证型.同时观察其不同证型间ET和NO含量间的相互差别,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及其证型的机理研究提供依据.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多巴对继发性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我们从2000年5月~2007年5月,共用左旋多巴治疗脑益嗪及氟桂嗪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病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常建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8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方案.方法 选择近10年在本医院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抢救26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应尽早诊断、及时抢救、采取规范有效的综合抢救措施,能够挽救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

    作者:孙立新;纪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口服罗红霉素、灭滴灵治疗牙周疾病96例初步观察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罗红霉素、灭滴灵等药物治疗牙周疾病96例,经过1541个月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少雄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男性尿道分泌物染色检查的病原生物分析

    男性尿道炎是男性科常见病,其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自2005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技术,对门诊男性科疑有尿道炎的患者6929例进行了病原生物分析:包括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球菌、加特纳菌、纤毛菌和淋病双球菌染色的形态学检验.

    作者:孙秀玉;刘宏杰;郑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物中毒的分析

    瓦房店市某宾馆发生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接到报告后,瓦房店市卫生局人员立即到医院和就餐现场进行调查采样.瓦房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成功

    作者:刘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输血器联合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在幽门梗阻洗胃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幽门梗阻患者术前洗胃的有效方法.方法 按幽门梗阻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多两组,奇数为改良组,偶数为传统组,改良组采用输血器输注洗胃液,联合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进行洗胃,传统组采用传统漏斗洗胃法和注洗器洗胃.结果 改良组较传统组洗胃所需的时间短、病人的耐受程度好,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 幽门梗阻患者术前采用输血器输注洗胃液,联合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进行洗胃,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蒋莉;李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呼吸道患者真菌感染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根据老年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情况,探讨感染病因,制订预防、控制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2003~2006年我院67份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无菌操作不当及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是引起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护理,特别是对年老体衰的患者的护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无菌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48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见的原因.其典型症状是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但无痛性并非无宫缩.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48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孕妇观察其宫缩情况,并采取抑制宫缩及避免诱发宫缩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范伟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彩色超声对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应用彩色超声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监测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50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单用MTX治疗的20例为对照组,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30例为观察组,对两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连续动态观察异位妊娠组织及包块的形成、发展与转归.比较包块缩小、症状消失时间,管形蜕膜排出情况,血与尿HCG2周下降率及达治愈标准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愈26例,治愈率86.7%,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3例,治愈率65.0%,无效7例.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联合用药优于单用MTX,彩色超声可用于治疗该病的全程观察.

    作者:朱晓霞;吴艳;张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附5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疗法临床意义.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从产前3个月开始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每月一次,总共3次.新生几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15d再注射一次.同时与乙肝疫苗联合应用,接种乙肝疫苗10μg/次,采用0、1、6月方案.结果 母婴联合免疫阻断治疗后,婴儿免疫成功率91%.结论 母婴联合免疫阻断疗法可使HBsAg的滴度下降.减少和阻断HBsAg进入胎儿体内,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作者:季金宝;刘锡华;孙祖峰;王惠民;周颖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为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我院自2001年元月~2007年元月共收治此类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杨春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计划免疫接种纠纷防范探讨

    计划免疫接种纠纷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接种儿童及其监护人的身心健康,阻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接种纠纷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必须从接种纠纷发生的原因入手.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接种纠纷的防范措施.接种前,做好计划免疫宣传工作,把好每个环节,尽可能地预防纠纷的发生.接种纠纷发生以后规范处理,使医患双方的损失降到低.确保计划免疫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作者:张志芹;孙宪刚;于学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尿道结石4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尿道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48例尿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1例患者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40例患者采用内窥镜技术治疗尿道结石,4例患者采用钩取结石.结果 15例内窥镜治疗的患者效果好,经随诊,预后满意.结论 可视下处理结石预后较佳.

    作者:王和金;胡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胰腺假性囊肿的成因和治疗

    胰腺假性囊肿(PPC)是常见的胰腺损害,占胰腺囊肿总数40%~50%[1],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发病后,胰腺实质会发生自身消化、出血、坏死和液化,致局部组织坏死崩解物的积聚、包裹,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其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囊壁主要由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等结构组成,无上皮组织.

    作者:罗济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9例分析

    以胸部无痛性为特点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徐清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国高危人群HIV/AIDS预防干预策略

    高危人群是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HIV)的核心人群,艾滋病(AIDS)防治有效、经济的策略是针对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我国HIV/AIDS者中绝大部分来自高危人群,因此,了解该人群的环境及其决定和影响因素,为改变他们高危的行为采取有效、可行的预防干预措施,建立起安全行为的防线,乃是控制其流行有效的办法.

    作者:沈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23例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积水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收治的颅脑损伤后迟发性脑积水患者23例,分析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先急诊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脑脊液变清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0例单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有效20例,其中13例获得满意效果,无变化3例.结论 外伤后迟发性脑积水是造成颅脑损伤后病人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是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刘宝玉;戢太红;李德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症鼻出血67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严重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探讨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在鼻出血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对近5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7例鼻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采取前鼻孔填塞止血的13例,通过前后鼻孔填塞止血的14例,激光止血4例,内窥镜下治疗35例:其中双极电凝烧灼或填塞止血30例,内窥镜下肿物摘除5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颌内动脉栓塞l例.67例均痊愈.结论 治疗严重鼻出血的关键是明确出血原因,找到出血的部位,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手段,而鼻内窥镜可准确寻找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具有操作方便、痛苦小、创伤轻等优越性.

    作者:扈祚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体会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部分心律失常中医治疗无效,只能通过西医方法治疗.而对于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用中医方法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张宏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白血病中着丝粒和着丝粒周染色体重排的研究进展

    用染色体特异的卫星DNA探针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恶性血液病,发现着丝粒和着丝粒周染色体的重排并非罕见.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促进了对染色质分子本质的研究.笔者就着丝粒和着丝粒周异常染色质的分子结构及其重排作一综述.

    作者:王斯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