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服罗红霉素、灭滴灵治疗牙周疾病96例初步观察

谭少雄

关键词:口服, 罗红霉素, 灭滴灵, 药物治疗, 牙周疾病, 现报告如下, 效果满意, 临床观察
摘要: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罗红霉素、灭滴灵等药物治疗牙周疾病96例,经过1541个月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白血病中着丝粒和着丝粒周染色体重排的研究进展

    用染色体特异的卫星DNA探针进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恶性血液病,发现着丝粒和着丝粒周染色体的重排并非罕见.基因组计划的发展促进了对染色质分子本质的研究.笔者就着丝粒和着丝粒周异常染色质的分子结构及其重排作一综述.

    作者:王斯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应用组织粉碎器行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前列腺组织粉碎器是国外新近专门为大功率100W钬激光切除前列腺技术而设计的,对钬激光下的前列腺组织块进行粉碎并吸出体外的专门器械.通过肾镜能将大块前列腺叶块在数分钟内粉碎吸出体外,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速度快、操作安全、疗效可靠.

    作者:梁永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998年1月~2007年6月,我科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解剖钢板固定、DHS、Gamma、PFN及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180例,其中男76例,女104例;年龄20~92岁,平均56岁.结果 随访3个月~4年(平均2.5年),六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闻骨折疗效均确切,但各有优缺点.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冉隆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乙肝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新式封管法探讨

    目的 观察乙肝患者静脉留置针采用输液原液封管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取乙肝患者100名为实验组,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100名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新式封管法和常规封管法,保留使用3天,观察输液通畅情况.结果 3日中,两组输液情况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乙肝患者静脉留置针采用输液原液封管法效果可靠,操作简单,节约耗材、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久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牙体去髓再植与保髓再植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牙体去髓再植与保髓再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脱落6h内脱落牙50例60颗即刻保髓再植、脱落6小时以上52例66颗即刻根管治疗后再植并固定,定期复诊评价再植牙齿情况.结果 保髓再植成功30例,基本成功27例,不确定1例,失败3例;去髓再植成功45例,基本成功16例,不确定3例,失败2例.结论 根据适应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贺建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末节断指再植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119例末节断指再植患者的相关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丹参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损伤情况是一致的,丹参组的断指存活情况优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有较低的坏死率和较高的完全存活率.结论 结果表明丹参组可以提高断指的存活率,从某种意义上提示复方丹参可能对微循环的建立有促进作用,需要进一步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加以证明.

    作者:李展兴;李国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及时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例ICP患者进行NST监测及药物治疗后及时终止妊娠.结果 经治疗及时终止妊娠后母婴预后良好.结论 及时终止妊娠,大大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9例分析

    以胸部无痛性为特点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徐清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

    目的 探讨健康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人的指导.方法 对实验组500例进行生活方式改善的指导,并随访2年.结果 实验组500例病人中有250例血压下降,占50%.结论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明显减少病人对药物的依赖,增加药物的疗效,对高血压病人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史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折

    老年人骨折的基本因素有两个:①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②由于衰老,骨关节灵活性降低,加之不注意体育活动,骨关节调节能力下降,跌伤的机会增多.因此,预防骨折,主要应从两个方面人手.

    作者:张玉玲;张静明;刘红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5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21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的好转、房室大小改善、心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

    作者:李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早期人工破膜对足月羊水偏少孕妇引产时产程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人工破膜对足月羊水偏少孕妇引产时产程的影响,以期为足月羊水偏少孕妇适时终止妊娠确定恰当的引产方法及评估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应用AFI法估测羊水量,并测定脐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s)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胎儿生物物理评分,宫颈评分,胎先露衔接程度.选取病例19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先行人工破膜2h后行催产素引产,对照组直接行催产素引产.观察两组产程、羊水性状、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及剖腹产率.结果 早期人工破膜组的潜伏期、活跃期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01),均在破膜后24h内结束分娩,剖宫产率、新生儿评分优于对照组(P<0.001),在第二产程时限及产后出血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早期人工破膜对于足月羊水偏少孕妇可有效地缩短产程,能降低剖腹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改善母儿结局,是行之有效且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黎凤彩;王云嫦;肖枫;吕凤冰;梁笙;张晓静;黄爱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对社区甘油三酯增高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首要致死性疾病,血脂异常在这类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了解健康教育是否能降低社区老年人增高的甘油三酯的水平,于2005年9月对我县600例老年人进行普查,筛选出173例自述血脂增高的老年人,经生化检查后确认其中有80例甘油三酯增高,我们对其中进行了为期2a的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如何预防精神病人的暴力凶杀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患精神病的人有所增多.假如你身边有一位精神病患者,你或许会担心他病情突然发作,对你施加暴力行为.你也许还会问,这类暴力行为可以预测吗?应当采取哪些防范措施?无疑,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作者:冯士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妇科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附160例报告)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妇科急腹症患者1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妇科急腹症的原因依次为:内出血性疾病95例;感染性疾病45例;肿瘤并发症20例.结论 妇科急腹症病因复杂,通过病史、症状、体征、B超检查及HCG检查,遇疑难问题可多科会诊、协作,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甘宜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左旋多巴对继发性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我们从2000年5月~2007年5月,共用左旋多巴治疗脑益嗪及氟桂嗪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病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常建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口服罗红霉素、灭滴灵治疗牙周疾病96例初步观察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罗红霉素、灭滴灵等药物治疗牙周疾病96例,经过1541个月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少雄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由于妊娠期内分泌改变,致体内胰岛素不足所致,妊娠合并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自胰岛素问世以来,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孕妇糖尿病的临床过程比较复杂,至今母婴死亡率仍较高,必须引起重视.

    作者:阮丽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方法及特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技术已十分成熟,并可达到98%以上的根治水平.但由于条件和技术方面的限制,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并未普遍施行.药物治疗仍是众多医师控制阵发性室上速急性发作期的首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及特点.

    作者:赵自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呼吸道患者真菌感染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根据老年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情况,探讨感染病因,制订预防、控制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2003~2006年我院67份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无菌操作不当及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是引起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护理,特别是对年老体衰的患者的护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无菌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