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士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多见于早产儿,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规的治疗重点是纠正缺氧、表面活性物质疗法、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陈淑娟;熊明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道结石的处理方法.方法 对48例尿道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1例患者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40例患者采用内窥镜技术治疗尿道结石,4例患者采用钩取结石.结果 15例内窥镜治疗的患者效果好,经随诊,预后满意.结论 可视下处理结石预后较佳.
作者:王和金;胡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右侧腮部包块2年余来院就诊.超声检查所见:右侧腮腺增大,其内部可见大小约4.0cm×3.6cm×3.4cm的低回声区,形态尚规则,轮廓完整,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
作者:周迎春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罗红霉素、灭滴灵等药物治疗牙周疾病96例,经过1541个月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少雄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男性尿道炎是男性科常见病,其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自2005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技术,对门诊男性科疑有尿道炎的患者6929例进行了病原生物分析:包括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球菌、加特纳菌、纤毛菌和淋病双球菌染色的形态学检验.
作者:孙秀玉;刘宏杰;郑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预防的方法.方法 选择1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医源性播散,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治疗主要以手术彻底切除病灶为主,而预防是关键.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其规范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作者:于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及饮食、心理行为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社区人民生活质量.方法 采取抽样方法,问卷的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一般治疗情况.结果 男性患者120人(48.74%),女性患者126人(51.26%),工人162人(87.8%),初中及初中以下患者200人(81.30%),使用降糖药的患者195人(79.27%),使用胰岛素的患者83人(33.74%),控制饮食的患者208人(84.55%),对糖尿病非常重视的患者103人(41.87%)等.结论 社区普遍存在经济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不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深.医务工作者应把重点放在普及糖尿病知识、加强糖尿病预防教育方面.
作者:陈华;田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7~87岁,平均50.44岁.均为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疾病并发肺部感染者.
作者:邸燕云;黄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在自然分娩中对产程、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头位初产妇78例,随机分为2组,间苯三酚组,宫口开大2~3cm,有宫颈水肿者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38例;阿托品组,给予阿托品0.5cm宫颈注射40例.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 (1)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间苯三酚组平均为(2.5±0.3)h,阿托品组平均为(4.3±0.3)h,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用药后2h的宫颈水肿消失率,间苯三酚组为97.4%,阿托品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阴道分娩率,间苯三酚组为97.4%,阿托品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对促进产妇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有良好的作用,且对母儿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作者:张燕;钟月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并对我院住院的21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示我们产后出血仍然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只有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发病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田杰;陈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剂、阿莫西林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对110例小儿腹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用蒙脱石散剂、阿莫西林保留灌肠,对照组(40例)口服蒙脱石散剂、阿莫西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包括止泻、脱水纠正、退热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止泻、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蒙脱石散剂、阿莫西林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采用咪唑安定硬膜外腔注射施行术后镇痛,采用两组不同的用药方法,即一次性注入或微量泵持续输注.现将两组效果的观察结果比较如下.
作者:韩启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顽同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病情重、死亡率高,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效果往往不满意.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心病顽同性心衰86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86例.
作者:肖桂贤;张永红;陆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因恶心、呕吐、剑突下不适2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2d劳累后出现周身不适,继而恶心、呕吐胃液数次,上腹部饱胀不适.
作者:薛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998年1月~2007年6月,我科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解剖钢板固定、DHS、Gamma、PFN及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180例,其中男76例,女104例;年龄20~92岁,平均56岁.结果 随访3个月~4年(平均2.5年),六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闻骨折疗效均确切,但各有优缺点.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冉隆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技术已十分成熟,并可达到98%以上的根治水平.但由于条件和技术方面的限制,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并未普遍施行.药物治疗仍是众多医师控制阵发性室上速急性发作期的首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及特点.
作者:赵自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幽门梗阻患者术前洗胃的有效方法.方法 按幽门梗阻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多两组,奇数为改良组,偶数为传统组,改良组采用输血器输注洗胃液,联合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进行洗胃,传统组采用传统漏斗洗胃法和注洗器洗胃.结果 改良组较传统组洗胃所需的时间短、病人的耐受程度好,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 幽门梗阻患者术前采用输血器输注洗胃液,联合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进行洗胃,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作者:蒋莉;李晓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部及腰骶部疼痛的常见病之一,其多由腰椎小关节退行性变而引起,近年来CT、MRI对本病的诊断技术及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有些基层医院特别是广大农牧区及部分欠发达地区县市级医院,先进的CT、MRI尚未普及,而腰椎平片仍是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和诊断依据.
作者:张光伟;赵西昌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以胸部无痛性为特点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徐清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选择北安市10种主要传染病历年发病的流行病学资料,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进行分类管理,把分类整理的资料做卫生统计学处理:
作者:朱孝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