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间苯三酚在分娩中对产程影响探讨

张燕;钟月平

关键词:间苯三酚, 宫颈扩张, 分娩
摘要: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在自然分娩中对产程、新生儿评分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头位初产妇78例,随机分为2组,间苯三酚组,宫口开大2~3cm,有宫颈水肿者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38例;阿托品组,给予阿托品0.5cm宫颈注射40例.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产程变化及围产结局.结果 (1)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间苯三酚组平均为(2.5±0.3)h,阿托品组平均为(4.3±0.3)h,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用药后2h的宫颈水肿消失率,间苯三酚组为97.4%,阿托品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阴道分娩率,间苯三酚组为97.4%,阿托品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对促进产妇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有良好的作用,且对母儿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疗工作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了病人的法律意识加强了,新技术、新疗法正加快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作为医院工作的主体--医疗和护理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医护人员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行事以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

    作者:李培梅;陈金月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翼点入路在额颞部对冲性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采用翼点人路治疗额颢部对冲性脑损伤68例,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震;姬志鹏;张国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咪唑安宁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咪唑安定硬膜外腔注射施行术后镇痛,采用两组不同的用药方法,即一次性注入或微量泵持续输注.现将两组效果的观察结果比较如下.

    作者:韩启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肾病患者抗-B抗体缺乏1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既往无输血史,因肾病贫血来我院就诊,诊断为肾衰.实验室检查:Hb 5.3g/L;血清白蛋白25g/L,球蛋白70g/L;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39.60g/L,IgA 0.15g/L,IgM 1.31g/L;尿蛋白(+++).因贫血严重拟输血,正定血型为A型,血清与A、B、O、AB型红细胞均不发生凝聚,进一步做吸收放散试验,证明该患者为A型,血清中缺乏抗-B抗体.

    作者:赵惠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包茎、包皮过长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关系

    我院1999年~2005年门诊治疗78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并有包茎或包皮过长患者,发现包茎或包皮过长是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诱因.

    作者:陈雷;马瑞;查殿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金纳多、甲钴胺三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并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同时给予金纳多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注每日一次,连续2周.对照组用维生素B1100mg及维生素B12500μg日一次肌注,连续2周.结果 治疗组有总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部分病人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丹参、金纳多、甲钴胺三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崔秀玲;张爱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人如何预防骨折

    老年人骨折的基本因素有两个:①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②由于衰老,骨关节灵活性降低,加之不注意体育活动,骨关节调节能力下降,跌伤的机会增多.因此,预防骨折,主要应从两个方面人手.

    作者:张玉玲;张静明;刘红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左旋多巴对继发性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我们从2000年5月~2007年5月,共用左旋多巴治疗脑益嗪及氟桂嗪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病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常建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老年呼吸道患者真菌感染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根据老年患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情况,探讨感染病因,制订预防、控制感染的措施.方法 对2003~2006年我院67份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无菌操作不当及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是引起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护理,特别是对年老体衰的患者的护理,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加强无菌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老年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申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络合碘行会阴冲洗的临床护理体会

    会阴冲洗是指对长期卧床患者、妇产科手术、分娩后会阴部有伤口或留置导尿管者,定期用消毒溶液进行会阴冲洗的方法,其目的是保持会阴部及肛门部清洁,促进患者舒适和会阴伤口愈合,防止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传统的方法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

    作者:何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产程中,改变产妇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以期降低头位难产率及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方法 选择骨盆倾斜度≥70°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在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改变娩出力的方向,利于胎儿娩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及侧卧位.对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44例(73.3%)胎儿经阴道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分娩6例(10%),剖宫产10例(16.7%);对照组经阴道自然分娩24例(40%),阴道助产分娩10例(16.7%),剖宫产26例(43.3%),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实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357.3±63.5)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43.0±8.3)mjn;对照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503.4±82.3)min,第二产程平均时间(114±11.5)min,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正常新生儿和异常新生儿出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产程中指导产妇改变体位纠正骨盆倾斜度,是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志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胎盘早剥58例临床处理与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以提高早期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6年12月的胎盘早剥58例.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62%,病因依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脐带绕身绕颈、外伤、、脐带过短、双胎等.孕产妇腰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临床表现.结论 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完全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作者:李允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患者65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饮食控制及应用胰岛素(Ins)控制血糖.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共30d,对照组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足部病变改善、代谢紊乱纠正情况、足背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尿白蛋白定量(UAE)等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wagner分级Ⅱ~Ⅳ级患者有效率显著增加(P

    作者:王向阳;李浩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霉菌感染25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7~87岁,平均50.44岁.均为呼吸道疾病或其他疾病并发肺部感染者.

    作者:邸燕云;黄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COPD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通气功能障碍,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其较为突出的病理生理改变特征,并可由此引起一系列危及病人生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钟玲;程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羊水血型物质测定与临床应用

    母婴血型不合可导致胎芽停育、胎儿畸形、流产、早产、死胎和新生儿溶血病,也可造成生后患儿智力低下和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作者:张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95例急性胃肠穿孔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急性胃肠穿孔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急性胃肠穿孔患者95例,利用B超观察腹腔内游离性气体和液体.结果 95例患者中有84例(88%)能显示腹腔内的游离性气体,有61例(64%)能显示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

    作者:黄波;武爱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膀胱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

    目的 探讨重度尿道下裂膀胱黏膜一期尿道成形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方法 收集11例重度尿道下裂患者,临床分型为阴茎阴囊型6例,阴囊型4例,会阴型1例.成形尿道长度为4.0~8.0cm,平均(4.2±0.8)cm.结果 一期尿道成形术后随访1~3年,发生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18.2%,其中尿道瘘者1例,尿道狭窄1例.结论 彻底矫治阴茎弯曲,严格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尿瘘及尿道狭窄等,均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玉勤;徐少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男性尿道分泌物染色检查的病原生物分析

    男性尿道炎是男性科常见病,其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自2005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涂片快速染色技术,对门诊男性科疑有尿道炎的患者6929例进行了病原生物分析:包括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球菌、加特纳菌、纤毛菌和淋病双球菌染色的形态学检验.

    作者:孙秀玉;刘宏杰;郑慧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胎盘植入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7例胎盘植入患者.结果 27例胎盘植入患者年龄≥35岁18例,孕产次≥3次者21例,有剖宫产史者16例,17例合并前置胎盘;产后出血20例,失血性休克8例,子宫切除10例,保守治疗成功17例.结论 胎盘植入的发生与产妇高龄,多次引、流产,剖宫产和前置胎盘等有关;其病情凶险,治疗方法除子宫切除外.保守性治疗亦是一项不错的措施.

    作者:肖忠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