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PD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钟玲;程鸣

关键词:COPD, 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护理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通气功能障碍,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其较为突出的病理生理改变特征,并可由此引起一系列危及病人生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牙体去髓再植与保髓再植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牙体去髓再植与保髓再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脱落6h内脱落牙50例60颗即刻保髓再植、脱落6小时以上52例66颗即刻根管治疗后再植并固定,定期复诊评价再植牙齿情况.结果 保髓再植成功30例,基本成功27例,不确定1例,失败3例;去髓再植成功45例,基本成功16例,不确定3例,失败2例.结论 根据适应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均能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贺建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喹诺酮类药物对于老年病人的合理应用

    随着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断问世,该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剂型多样、使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现象较少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因而其耐药性与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而老年病人如何合理地使用这类药物应引起重视.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诊断95例急性胃肠穿孔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急性胃肠穿孔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急性胃肠穿孔患者95例,利用B超观察腹腔内游离性气体和液体.结果 95例患者中有84例(88%)能显示腹腔内的游离性气体,有61例(64%)能显示不同程度的腹腔积液.

    作者:黄波;武爱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疗工作中很明显地感受到了病人的法律意识加强了,新技术、新疗法正加快和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作为医院工作的主体--医疗和护理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医护人员如何在工作中更好地体现知法、用法,并依法行事以保护病人和自身的利益.

    作者:李培梅;陈金月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复方丹参、金纳多、甲钴胺三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并伴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应用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同时给予金纳多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甲钴胺注射液500μg肌注每日一次,连续2周.对照组用维生素B1100mg及维生素B12500μg日一次肌注,连续2周.结果 治疗组有总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部分病人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丹参、金纳多、甲钴胺三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崔秀玲;张爱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胸腔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胸腔注入雷米封、山莨菪碱、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条件下,将6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经引流管注入雷米封注射液300mg,山莨菪碱注射液30mg,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对照组行胸腔穿刺抽液.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胸水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胸膜粘连、肥厚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胸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注入雷米封、山莨菪碱、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安全、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焯彬;姚钦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COPD病人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伴严重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通气功能障碍,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其较为突出的病理生理改变特征,并可由此引起一系列危及病人生命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钟玲;程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洁尔阴治疗女性外阴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简称CA),是一种常见的由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属八种法定性病之一.尖锐湿疣通常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途径感染,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性传播性疾病,发生于生殖器的皮肤、黏膜交界处,多数为良性病变,少数与宫颈癌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发生率上升.

    作者:徐祜娥;张遵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症鼻出血67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严重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探讨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在鼻出血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对近5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7例鼻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采取前鼻孔填塞止血的13例,通过前后鼻孔填塞止血的14例,激光止血4例,内窥镜下治疗35例:其中双极电凝烧灼或填塞止血30例,内窥镜下肿物摘除5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颌内动脉栓塞l例.67例均痊愈.结论 治疗严重鼻出血的关键是明确出血原因,找到出血的部位,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手段,而鼻内窥镜可准确寻找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具有操作方便、痛苦小、创伤轻等优越性.

    作者:扈祚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10年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的变迁

    目的 探讨近10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的变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努力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对我院近10年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子宫血流暂时阻断加子宫局部血流缩减术治疗产后出血.比较前(A组)、后(B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及其指征的变化.结果 前(A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破裂,其发生率为3.07‰;后(B组)5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指征为羊水栓塞、妊娠期特发性急性脂肪肝、DIC,其发生率为0.12%o,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子宫血流暂时阻断加子宫局部血流缩减术治疗产后出血能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发生率,保留子宫,提高产科质量,胎盘因素及子宫收缩乏力不再是产科子宫切除的指征.

    作者:徐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计划免疫接种纠纷防范探讨

    计划免疫接种纠纷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接种儿童及其监护人的身心健康,阻碍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接种纠纷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必须从接种纠纷发生的原因入手.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探讨接种纠纷的防范措施.接种前,做好计划免疫宣传工作,把好每个环节,尽可能地预防纠纷的发生.接种纠纷发生以后规范处理,使医患双方的损失降到低.确保计划免疫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作者:张志芹;孙宪刚;于学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居于产妇死亡的4大原因之首[1],因此积极防治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的重要课题,而在防治中尤以预防为主,要想做到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作者:朱艳;邢佑红;苏言辉;陈永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能明显减少肺结核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情况的发生,并提高疗效.方法 肺结核患者128例均为住院患者.方法 随机分为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对照组60例)和生脉注射液辅助抗结核治疗(治疗组68例).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病灶吸收情况、痰抗酸杆菌检测、各种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各种副作用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好转率、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能明显减少肺结核患者不能耐受化疗情况的发生,并提高疗效.

    作者:陈新良;王华;邓文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24h尿白蛋白、尿酸、肌酐测定对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

    目的 针对肾脏疾病早期特点,通过24h尿液UALB、UCREA、UURIC排泄量的测定,可以判定各种类型肾病的早期改变,因此能在常规肾功能试验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而更早的捕获肾脏的损伤,采用此方法可以使临床对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能提前着手,使肾病在没有给患者造成重大创伤之前得到控制.肾脏疾病旱期24h尿液UALB、UCREA、UURIC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例如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狼疮肾病、高血压肾病早期及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直接反应肾脏疾病病变的程度和预后.因此,对辅助诊断早期肾病和肾病分型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宏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胎盘植入2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7例胎盘植入患者.结果 27例胎盘植入患者年龄≥35岁18例,孕产次≥3次者21例,有剖宫产史者16例,17例合并前置胎盘;产后出血20例,失血性休克8例,子宫切除10例,保守治疗成功17例.结论 胎盘植入的发生与产妇高龄,多次引、流产,剖宫产和前置胎盘等有关;其病情凶险,治疗方法除子宫切除外.保守性治疗亦是一项不错的措施.

    作者:肖忠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方法及特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技术已十分成熟,并可达到98%以上的根治水平.但由于条件和技术方面的限制,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并未普遍施行.药物治疗仍是众多医师控制阵发性室上速急性发作期的首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药物的治疗方法及特点.

    作者:赵自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小脑梗死52例临床分析

    由于小脑梗死位于后颅窝这一较特殊的部位,且供应小脑的3对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从相应的动脉发出后均同时供应脑干,故临床表现多样化,且根据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为了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我们对1997年4月~200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作者:粟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即Miles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常规手术方式,由于手术方式复杂,病人创伤大,结肠造口改变了病人原来的排便方式,患者要承受身心的巨大压力,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做好肠道清洁,术后做好造口和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是直肠癌Miles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作者:刘京荣;边美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8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方案.方法 选择近10年在本医院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抢救26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者,应尽早诊断、及时抢救、采取规范有效的综合抢救措施,能够挽救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

    作者:孙立新;纪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巴氏腺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下方,如黄豆大小,左右各一,腺管开口于阴道口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此腺在正常情况下不易触及,如因感染腺管口阻塞,形成脓肿或囊肿时,则能看到或触及.

    作者:张燕;辛改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