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红亚

关键词:复方异丙托溴胺, 毛细支气管炎, 辅助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异丙托溴胺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0.83~1.25mg,每12h一次或一天一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方便、经济.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临终关怀的护理要点

    临终关怀也称临终护理,是指对处于临终阶段的病人提供全面、周到的关怀和照顾,此阶段的护理与其它疾病阶段的护理目的不同,护士必须以病人的舒适为前提,帮助其解除生理上的痛苦,并给予心理支持,缓解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使其认识到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帮助病人宁静、安祥地离开人世.`

    作者:吕美珍;王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磷霉素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100例疗效观察

    2003年6月~2006年10月,我院门诊收治100例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全部采用磷霉素钠(东北制药总厂生产)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清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围产儿出生缺陷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以便找出干预措施,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发生,本文对近5年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应激性高血糖和急性期脑卒中的治疗和预后

    高血糖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在治疗和预后方面起着不利影响,增加死亡率、延缓康复的问题相对突出.早期控制血糖是减少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和重要手段[1].

    作者:陈军华;张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枣庄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92例城乡原因对比分析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枣庄地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有何差异,并为枣庄地区新生儿保健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中的492例按居住地分为城乡两组,对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乡村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首发病因仍为感染,而城市组感染已降至第四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城市组围产期缺氧窒息己成为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城乡两组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均为第三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而溶血及其他疾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病比例相对较低.结论 乡村患儿感染仍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围产期缺氧窒息及母乳喂养已成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病因.

    作者:董兆华;隋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材料的改良与应用

    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的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气管插管的病人很多,它是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以及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抢救危重患者辅助呼吸的常用方法.

    作者:张丽华;梅丽娟;刘春艳;刘艳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子宫全切除术后性心理调查及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除术后性心理的变化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 以80例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为对象,采用两组病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通过入院时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了解其对子宫全切除术的看法,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同时也能改善性生活的质量,明显提高性生活的满意程度.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和了解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存在的不良性心理,积极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性生活质量.

    作者:邢雪;胡惠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315例利凡诺行中期引产的护理

    利凡诺是一种强力杀菌剂,它能引起离体与在体子宫的收缩,表现为子宫肌肉收缩频率增加、幅度或紧张度增大,将利凡诺注入羊膜腔内或宫腔内都能引起子宫收缩,并能达到排出胎儿和胎盘的目的,在基层医院是中期引产的常用方法.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孕妇应该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式对200例无妊娠合并症的妊娠妇女进行调查,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影响等均影响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结果 有26.2%孕妇因畏惧宫缩疼痛而选择剖宫产,其中2.1%要求选择分娩时间.结论 加强产前教育,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提高接生技术,严格剖宫产手术指征,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乐;王永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浅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反跳与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在积极抢救治疗,中毒症状缓解或基本控制后,病情突然加重且进一步恶化.是有机磷中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第二高峰,现对临床12例反跳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窦爱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18例子宫肌瘤的B超诊断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B超诊断价值与特点.方法 收集弥渡县人民医院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三年来的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并对118例子宫肌瘤患者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正确率达87%,其中肌壁间肌瘤的发生率占90%,并通过手术及病理检查得到证实.

    作者:李光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及干预措施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对高血压病有所了解、认识,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确保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讲课的形式,向病人进行宣传、教育,在城市部分人对高血压病认识不足.因此,在预防、治疗、护理方面需要有效的健康教育,在治疗用药方面应该引起重视.笔者介绍了高血压的定义、诊断标准与分类、临床资料、病情观察、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用药治疗及护理内容、并发症等通过系统讲解及干预,让病人懂得了高血压的防治、治疗及预后等指导内容.结果 参加健康教育的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病有了认识,知道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护理.结论 临床对高血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使更多的人受益,从而有效控制了高血压病的残疾率和并发症的发展,确保高血压病人健康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连兴;谢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包皮环自我施行包皮环扎术

    目的 探讨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包皮环自我施行包皮环扎术的安全性.方法 2003年5月~2007年1月,笔者共指导3例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包皮环及橡皮筋自己在家施行包皮环扎术.结果 3例环扎时间:3min、5min、8min.环扎过程中,无剧痛,无出血,患者无紧张.12~24h后橡皮筋远侧包皮苍白或发紫、发黑,无痛觉,沿内环远侧剪除坏死包皮,便于排尿.4~8d剪断橡皮筋,取出内环.10~15d塑料内环与橡皮筋压扎的环带状结,痂创面愈合,内外板相连.4wk后可有性生活.3mo后压扎处愈合平整,两侧对称,无掐痛,无硬结.结论 患者采用包皮环可以安全地对自己的过长包皮施行环扎术.

    作者:施问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利用小儿气管导管为引导管插置胃管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插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对清醒、一般的患者大部分护士做到一次置管成功.但随着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由于气管插管状态下,患者失去吞咽功能不能主动配合[1],且加上气管与食管的毗邻解剖关系等原因,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常造成置管困难、置管异常或置管失败.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为气管插管患者插置胃管时采用以小儿气管导管(内径5~5.5cm)为引导管来插置胃管,经临床实践32例患者成功率达100%.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张善芳;庞德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CRP在儿童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免疫透射浊度法测定血清的CRP值.结果 细菌,支原体肺炎CRP值>8mg/L,病毒性肺炎CRP值<8mg/L;对于临床诊断不符的病例作动态分析,康复前后差别显著的以细菌或支原体为主,而差别不显著的以病毒为主.结论 CRP的监测及动态分析对早期诊断儿科疾病,判断感染病原、感染程度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曲红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新进展

    桡骨远端骨折是上肢常见的骨折,约占急诊骨折的1/6[1].约50%的桡骨远端骨折累及桡腕和(或)下尺桡关节,由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解剖、结构功能独特,骨折与邻近关节韧带损伤密切相关,加之骨折损伤的形式多种多样,使桡骨远端骨折变得复杂,疗效往往不满意.

    作者:黄家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胆管第4次取石术并发伤口感染再次缝合的护理体会

    胆石病是指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1].胆管结石病人常伴有非异性消化道症状,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导致典型胆管炎症状:如腹痛、寒颤、高热、黄疸等,统称为Charot三联征.其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适用于单纯胆管结石,胆管上下端通畅、无狭窄或其它病变.胆道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胆道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炎性狭窄、胆源性肝脓肿等,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因素、机体抵抗力降低、伤口局部因素等.现将胆总管多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并发感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麦翠;肖伟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80例无自然分娩史,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在宫颈口开大2~3cm时,给予硬膜外麻醉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并与条件相似、未给任何镇痛方法的80例初产妇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剖宫产率下降(P<0.05),新生儿评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腹外自控镇痛可达到镇痛,加速产程,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效果.

    作者:龚政林;徐厚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幼女小阴唇粘连16例诊治分析

    小阴唇粘连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的幼女,临床上常因诊断、治疗措施不当,对患儿造成较大危害,我们对16例幼女小阴唇粘连患者,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海芹;李秀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调查分析护理人员的心态,确保护理队伍稳定

    医疗卫生市场的建立,直接影响了护理改革.目前我国护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在稳定护理队伍的基础上,向专业化发展,提高护理质量,研究和提供符合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的护理服务,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宋协芹;郑晓丹;刘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