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问国
急性肠道传染病是由于病原体经口由消化道侵入而引起的一组传染病.按其病原学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由细菌引起的,如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霍乱和副霍乱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第二类是由病毒引起的,包括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脊髓灰质炎及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等;第三类是由原虫引起的,如阿米巴痢疾和梨型鞭毛虫.
作者:徐正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病,治疗多采用内眦部切口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术中出血多、损伤较大、术后面部留有切口瘢痕,随着鼻内窥镜外科技术的建立和成熟,以及鼻眼相关外科的开展,经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成为鼻眼相关外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自2003年3月~2006年5月应用鼻内窥镜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10例(13侧),术后进行了随访以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东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枣庄地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有何差异,并为枣庄地区新生儿保健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中的492例按居住地分为城乡两组,对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乡村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首发病因仍为感染,而城市组感染已降至第四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城市组围产期缺氧窒息己成为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城乡两组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均为第三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而溶血及其他疾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病比例相对较低.结论 乡村患儿感染仍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围产期缺氧窒息及母乳喂养已成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病因.
作者:董兆华;隋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O2激光联合He-Ne激光治疗慢性颗粒性咽炎(CP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7年11月~2007年6月对430例CPP患者行CO2激光治疗.治疗组260例,对照组170例.治疗组CO2激光烧灼汽化病变组织后再以He-Ne激光局部照射;对照组仅给予CO2激光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6~10d,对照组为8~12d.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CO2激光联合He-Ne激光治疗CPP安全、有效.
作者:李明凯;邓秀霞;胡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血小板输血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而发生的出血性疾病,以及严重创伤,高难手术出血抢救的重要手段[1].目前由于国内血小板相关抗原、抗体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及普及面小,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时只考虑ABO血型相同,而忽视了血小板抗原相配合的问题[2].临床上需为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提供血小板抗原相配合的血小板,以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就血小板配型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赵惠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铅是人类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触机会较多,可引起铅中毒.我院于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铅中毒33例,在应用依地酸钙钠驱铅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强调合理的监测管理方法是提高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方法 通过对医院手术室、供应室、CCU、血透室等全院科室的标本进行采样检测,采用监测-反馈-整改-监测的管理方式,对医院消毒灭菌措施进行监督管理.结果 2001~2006年医院消毒灭菌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医院消毒卫生的标准,且消毒灭菌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及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措施是有效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叶佩琼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完善食品卫生法制,设立和完善食品从业人员许可制度.通过分析现行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从业限定范围不一,检查项目与检验规范不够细化,健康证明的立法不足及其发放无具体规定等问题.探讨设立食品从业人员许可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食品卫生法>相关条款及规章的具体制定和修改意见的建议,为<食品卫生法>的修订提供依据.
作者:陈家从;常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新生儿GERD主要原因是食管下括约肌的短暂松弛,其他与新生儿GERD有关的因素还有胃排空延迟和腹内压增高.我们对2005年1月~2007年10月入住本院NICU的60例新生儿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实习护生临床焦虑的原因.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非结构性访谈,获取引起护生临床焦虑的原因.对访谈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小组的访谈资料中总结出五个因素:师生关系、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学生自我准备、临床环境、科室氛围,这五个因素被护生认为是引起临床焦虑的重要因素.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实习的护生普遍存在着临床焦虑,需要广大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郭秀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镇痛液配方,对PCEA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病人100例,手术结束后均保留硬膜外导管.随机分为两组,I组(n=50),0.1125%布比卡因100ml,含布比卡因112.5mg,哌替啶200mg,地塞米松10mg,Ⅱ组(n=50),0.09%布比卡因100ml,含布比卡因90mg,芬太尼0.2mg PCEA速率2ml/h,以VAS评定术后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按WHO规定评定呕吐情况.结果 术后VSA评分、Bromage评分,两组间无差异,WHO规定评定呕吐,Ⅱ组高于I组.结论 两组镇痛液配方对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运动阻滞,但镇痛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可减少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谢静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几年随着肝素应用的深入,用量趋向小剂量化,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小剂量疗法,肝素钠雾化吸入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途径.从2003年开始,我们用小剂量肝素钠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3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胜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另外57例行传统疝修补.结果 全部患者切口I期愈合.随访6~24mo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组无复发,切口无并发症.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安全、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为目前腹股沟疝治疗的佳术式之一.
作者:施申启;钱伟;詹砚;汪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将传统卫生保健服务是患病时才到医院看病和诊疗转观念变为每年定期体检,提早发现隐患.健康体检正成为人们一种新的消费需求.
作者:薛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哺乳期早孕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235例哺乳期妊娠药流及随机选择的同期初次药流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药物流产效果、近期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 重复药流组完全流产率低、阴道流血量多、时间长,但重复药物流产完全流产仍可达86.8%,其出血量仅相当一次月经量,盆腔感染及转经时间与初次药流者无差异,副作用少,能耐受.结论 哺乳期妊娠药物流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掌握适应证、加强流产后的管理.另外长期安全性问题尚不清楚,应加强避孕的指导,预防非意愿妊娠.
作者:谭昌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手指屈肌腱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病,又叫弹响指.多见于妇女和手工劳动者,多发生于拇指、食指、中指,我科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240例,均采用小针刀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使临床了解云南白药的更多用途,治愈更多患者.方法 检索了<中国期刊数据库>有关文献.结果 查出应用云南白药治愈许多疾病的病例报道,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不断增加,麻醉药品在不断更新,如何配合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作者:邢昭晶;周绍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异常分娩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产科2004年3月~2005年11月期间有异常分娩史的足月新生儿91例与同期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进行早期胆红素跟踪监测及对照.结果 足月异常分娩的新生儿较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的黄疸发生时间及峰值出现时间明显提前,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比例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而黄疸消退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异常分娩也是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之一.
作者:董兆华;隋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财务审计委派制度是对现行会计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会计改革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既参与财务科长委派又参与审计科长委派,根据工作期间的心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针对财务审计委派制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委派制的局限性、需要完善的问题和为深化医疗单位改革建议实施财务总监制,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希望能对促进改革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冰茹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