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邢昭晶;周绍梅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手术室护理工作, 医疗仪器设备, 麻醉医生, 麻醉药品, 麻醉学科, 麻醉工作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不断增加,麻醉药品在不断更新,如何配合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小儿眼睛护理

    生活中如何保护眼睛,应该从孕期保健开始做起.母亲孕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胎儿发育和健康.不少先天性眼病,就是由于母亲在孕期的营养不良或患某种疾病所致.比如怀孕期间患风疹时,可致婴儿发生先天性白内障.所以,妊娠妇女要保证充足的营养,特别是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于家族中有先天性畸型或遗传性眼病以及本人曾经生育过畸型或患有遗传性眼病婴儿的孕妇,可在妊娠第14~20wk期间,用羊膜穿刺取羊水进行化验分析和染色体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胎儿某些遗传病,并终止妊娠,以防止遗传性眼病和先天性眼病患儿的出生.

    作者:郑瑾;张建平;金祖慧;徐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皮瓣转位治疗截瘫性褥疮

    褥疮是脊柱脊髓损伤后截瘫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较困难.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截瘫并发Ⅰ~Ⅳ度褥疮36例,采用显微镜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费立;吴海波;管秋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环钻在锁孔入路开颅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技术的显著提高和显微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神经外科手术逐渐微侵袭化,锁孔入路也进一步广泛开展和应用于鞍区病变、桥小脑角肿瘤、神经内窥镜手术中.传统的锁孔入路开颅手术是用铣刀和微钻,而笔者用环钻行开颅手术,应用于垂体腺瘤和听神经鞘瘤的锁孔入路手术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孙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肝炎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目的 通过调查120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以提高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给予贴切的语言,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结果 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住院日缩短.结论 规范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日.

    作者:荆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8例膝关节强直的手术治疗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是膝部周围骨折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屈膝功能不足70°时,将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股四头肌成形术是治疗本症的经典性手术,我院2004年8月~2007年1月共手术治疗1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利;郑若昆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β受体阻断剂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评价

    1 机制到目前为止,已有几十个随机对照试验,约15000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β受体阻断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及卡维地洛等)治疗,结果一致显示该类药物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左室功能,从而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不论病因是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年老或年轻、糖尿病或非糖尿病、基础LVEF值低或高者均能获益.临床试验证据亦表明,β受体阻断剂长期治疗心力衰竭的效应与短期治疗的负性肌力作用截然不同,治疗3mo,均能改善收缩功能、LVEF增加;治疗4~12mo,心肌肌重减轻,心室形状趋向正常,出现了逆转心室重塑的现象.

    作者:苏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化疗药物引起呃逆的原因分析

    化疗药物常引起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但引起呃逆反应的不多.我院自2005年5月~2007年10月期间共收治779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有17例出现化疗后呃逆症状,占总住院人数的2.2%.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旸;刘刚;万里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不断增加,麻醉药品在不断更新,如何配合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作者:邢昭晶;周绍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水针减痛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既不影响母儿健康,又能减轻疼痛的分娩方法.方法 将71例单胎足月,头位,无头盆不称,临产后腰痛明显的36例设为观察组,同等条件35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产后出血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围产儿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水针减痛是简单易行,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的一种镇痛分娩方法.

    作者:闫莉萍;龙艳芬;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1315例利凡诺行中期引产的护理

    利凡诺是一种强力杀菌剂,它能引起离体与在体子宫的收缩,表现为子宫肌肉收缩频率增加、幅度或紧张度增大,将利凡诺注入羊膜腔内或宫腔内都能引起子宫收缩,并能达到排出胎儿和胎盘的目的,在基层医院是中期引产的常用方法.

    作者:刘玉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行一期阑尾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48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手术治疗与同期47例患者行保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组:48例全部治愈,术后并发伤口感染7例,腹腔脓肿1例,平均住院时间9d.保守组:40例治愈,治愈率85.1%,有7例保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2d.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魏宏;姜平;魏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浅谈妇幼保健院放射科的科学化、人性化防护管理

    随着医院管理质量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放射科对病人的防护和对放射医务人员的保护也应同时加强.由于妇幼保健院的服务对象为孕产妇和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此X线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规范放射防护管理,落实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X线对人体的损伤,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诊治环境,是我们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

    作者:李启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浅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反跳与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在积极抢救治疗,中毒症状缓解或基本控制后,病情突然加重且进一步恶化.是有机磷中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第二高峰,现对临床12例反跳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窦爱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

    手指屈肌腱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病,又叫弹响指.多见于妇女和手工劳动者,多发生于拇指、食指、中指,我科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240例,均采用小针刀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秋冬季腹泻的治疗

    目的 探讨小儿秋冬季腹泻的治疗.方法 对我科2007年9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全部因腹泻病入院治疗的21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显效64例,有效139例,无效14例.结论 小儿秋冬季腹泻绝大部分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重点应为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辅用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654-2的应用对缩短病程有一定疗效.

    作者:刘珍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60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干预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新生儿GERD主要原因是食管下括约肌的短暂松弛,其他与新生儿GERD有关的因素还有胃排空延迟和腹内压增高.我们对2005年1月~2007年10月入住本院NICU的60例新生儿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孕妇应该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目的 探讨妊娠妇女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式对200例无妊娠合并症的妊娠妇女进行调查,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影响等均影响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结果 有26.2%孕妇因畏惧宫缩疼痛而选择剖宫产,其中2.1%要求选择分娩时间.结论 加强产前教育,积极开展无痛分娩,提高接生技术,严格剖宫产手术指征,对降低剖宫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乐;王永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重症胰腺炎非手术治疗36例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简称SAP)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其临床过程非常凶险,病死率达50%~70%,治疗十分困难.手术仍为目前治疗SAP的主要方法,但其死亡率高达18%~44%.为探索SAP非手术治疗的效果,笔者对36例SAP患者的治疗效果做了细致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MEK-6318血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使用MEK-6318血液分析仪对静脉血、指尖血和耳垂血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静脉血和指尖血结果接近,耳垂血有明显差别.

    作者:付振艳;别如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干扰素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1 干扰素的分类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微量(分子量2~16万)调节蛋白质,具有广谱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作用,根据其生理性质和抗原特性分为α、β、γ三大类:α-干扰素(IFNα)又称人白细胞干扰素,由于其蛋白分子的变异和肽类氨基酸序列第23位和34位的不同,又可分为α-2a(23位为赖氨酸、34位为组氨酸)、α-2b(23位为精氨酸、34位为组氨酸)、α-2c(23位及34位均为为精氨酸)3种;β-干扰素(IFNβ)又称人纤维母细胞干扰素(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其结构与IFNα相似.

    作者:王延虹;冯国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