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15例利凡诺行中期引产的护理

刘玉杰

关键词:利凡诺, 中期引产, 子宫收缩, 子宫肌肉, 收缩频率, 基层医院, 羊膜腔, 杀菌剂, 紧张度, 宫腔内, 胎盘, 胎儿, 离体, 方法
摘要:利凡诺是一种强力杀菌剂,它能引起离体与在体子宫的收缩,表现为子宫肌肉收缩频率增加、幅度或紧张度增大,将利凡诺注入羊膜腔内或宫腔内都能引起子宫收缩,并能达到排出胎儿和胎盘的目的,在基层医院是中期引产的常用方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穿刺成功因素的体会

    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士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其对护士的信任度,而且也能保证治疗计划的顺利进行.现将多年临床静脉穿刺中摸索到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贾红丽;谢艺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浅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反跳与救治体会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在积极抢救治疗,中毒症状缓解或基本控制后,病情突然加重且进一步恶化.是有机磷中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第二高峰,现对临床12例反跳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窦爱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颈椎双斜位的投照方法

    颈椎双斜位X线片主要是观察小关节椎弓根及椎间孔等组织结构的改变,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依据.传统的颈椎双斜位的体位摆法为患者直立背向立式摄影架,使身体与暗盒成45°,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20°,对准C4射入胶片中心.此投照法已沿用很久,虽然可以显示小关节、椎弓根及椎间孔的增生、变形等一些病变情况,但投照时由于患者是背对立式摄影架,患者有时闭眼很难感觉到自己身体是否在移动,尤其老年患者站立不稳、震颤等身体更易移动,从而导致影像效果较差,有些患者不能清晰显示椎间孔等一些组织结构,给患者的病情诊断带来影响,由于影像效果差导致重摄率高,同时也增大了投照工作量.

    作者:李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儿包皮环切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 对小儿包皮环切器临床使用方法、适应证、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进行临床总结.方法 通过对380例用小儿包皮环切器进行手术回顾性分析.结果 380例手术无一例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采用小儿包皮环切器切除包皮,手术时间短,术中不用缝线,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安全、出血甚少,术后切缘整齐,外形美观.

    作者:王克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云南白药的临床新用途

    目的 为了使临床了解云南白药的更多用途,治愈更多患者.方法 检索了<中国期刊数据库>有关文献.结果 查出应用云南白药治愈许多疾病的病例报道,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菊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心痛定治疗支气管哮喘15例近期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以来用心痛定片舌下含服治疗支气管哮喘15例,疗效较好.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旭;何悦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9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用阿魏酸哌嗪、金水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方治疗,共观察3mo后统计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89.2%,对照组6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体征改善比较,治疗组96.4%,对照组6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蒋鹤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女性外阴瘙痒的临床分析

    近两年来,在妇产科门诊患者中,以外阴瘙痒为首要症状来就诊的女性患者越来越多.笔者对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以来以外阴瘙痒为主诉的女性患者92例进行临床诊治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都永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细胞毒性的研究与分析

    目的 评价喹诺酮类药物对幼龄大鼠、兔软骨细胞的相对毒性及对细胞外增殖和蛋白多糖分泌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核心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近三年有关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细胞毒性的相关研究报告114篇,分类立项进行Meta分析.结果 喹诺酮类药物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对幼龄大鼠及兔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对蛋白多糖分泌具有抑制作用,随幼龄鼠、兔周龄增大而减弱,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 喹诺酮类药物对幼龄大鼠、兔软骨细胞增殖和蛋白多糖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孙杰;秦跃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了78例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来得时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危险,同时也不增加患者的体重,患者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虞艳芳;张永红;施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管性介入治疗宫外孕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宫外孕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在X线监视下对10例宫外孕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4FCobra导管,超选择性行患侧子宫动脉插管,经造影证实后,从导管注MTX 100mg,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结果 10例患者住院一周左右均治愈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宫外孕的血管性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保守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保留生育能力是其优势,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雷瑶;李慧波;寇爱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利用小儿气管导管为引导管插置胃管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插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对清醒、一般的患者大部分护士做到一次置管成功.但随着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由于气管插管状态下,患者失去吞咽功能不能主动配合[1],且加上气管与食管的毗邻解剖关系等原因,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常造成置管困难、置管异常或置管失败.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为气管插管患者插置胃管时采用以小儿气管导管(内径5~5.5cm)为引导管来插置胃管,经临床实践32例患者成功率达100%.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张善芳;庞德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8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18例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排空障碍的诊治经过.结果 18例病人经保守治疗,17例缓解,1例术后13d再手术.讨论 X线钡餐或碘剂动态观察和胃镜检查对于排除机械性梗阻确定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处理应行保守治疗,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肠外营养的基础上应用胃复安和吗丁啉有良好效果.

    作者:韩秋鑫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急诊诊疗分析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急诊科常见的急诊之一,病人的预后与及时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有关.现就我科2001~2005年收治的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在诊疗过程中易忽略的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李春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膀胱白斑36例报告

    膀胱白斑通常被认为是慢性膀胱炎的一种镜下表现形式,临床资料报道不多,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膀胱白斑病人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清;王海云;关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调查分析护理人员的心态,确保护理队伍稳定

    医疗卫生市场的建立,直接影响了护理改革.目前我国护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在稳定护理队伍的基础上,向专业化发展,提高护理质量,研究和提供符合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的护理服务,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宋协芹;郑晓丹;刘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地塞米松在PCEA镇痛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镇痛液配方,对PCEA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下腹部和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病人100例,手术结束后均保留硬膜外导管.随机分为两组,I组(n=50),0.1125%布比卡因100ml,含布比卡因112.5mg,哌替啶200mg,地塞米松10mg,Ⅱ组(n=50),0.09%布比卡因100ml,含布比卡因90mg,芬太尼0.2mg PCEA速率2ml/h,以VAS评定术后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按WHO规定评定呕吐情况.结果 术后VSA评分、Bromage评分,两组间无差异,WHO规定评定呕吐,Ⅱ组高于I组.结论 两组镇痛液配方对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运动阻滞,但镇痛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可减少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谢静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类型及康复护理对策

    由于脑血管病造成的各种心理障碍表现不一,在临床康复护理过程中将其归属于不同的心理类型,进而采取针对性地康复护理,有利于调整患者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康复效果.

    作者:白雪莲;罗秋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误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及药物流产的分析

    随着近年来盆腔炎患者的成倍增多,异位妊娠患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本病多发病急、病情重,若延误诊断治疗,轻则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重则危及生命.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94例,其中误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19例,药物流产5例.现将我院5年来误诊病例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林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患者护理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因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临床治疗和护理十分棘手,巨大压疮靠保守治疗十分困难.我院从1998年至2006年间采用双侧筋膜蒂皮瓣对6例巨大压疮进行修复,手术均获成功,就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凤杰;张秀芝;范玉春;樊庆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