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振艳;别如志
颈椎双斜位X线片主要是观察小关节椎弓根及椎间孔等组织结构的改变,是诊断颈椎病的重要依据.传统的颈椎双斜位的体位摆法为患者直立背向立式摄影架,使身体与暗盒成45°,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20°,对准C4射入胶片中心.此投照法已沿用很久,虽然可以显示小关节、椎弓根及椎间孔的增生、变形等一些病变情况,但投照时由于患者是背对立式摄影架,患者有时闭眼很难感觉到自己身体是否在移动,尤其老年患者站立不稳、震颤等身体更易移动,从而导致影像效果较差,有些患者不能清晰显示椎间孔等一些组织结构,给患者的病情诊断带来影响,由于影像效果差导致重摄率高,同时也增大了投照工作量.
作者:李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胃息肉的临床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了经胃镜和胃双对比造影检查证实的36例胃息肉病变.结果 36例胃息肉病变,单发27例,多发9例;共49个病灶,小于1cm 32个,大于1cm 15个,大于2cm 5个.增生性息肉32例,腺瘤性息肉2例;5例胃息肉并发胃癌.讨论胃息肉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双对比造影检查确诊.胃息肉与胃癌的关系密切,腺瘤性息肉有癌变的倾向被称为癌前病变;特别对病变大于2cm形态不规则并伴有萎缩及肠化的老年患者要高度重视,应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癌或恶变的可能.
作者:刘尊清;胡育松;程诗军;庞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于青壮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以女性多见,病变可累及心、脑、肾、肺、肝、皮肤等.其中1/4~2/3的病例肾脏受累,是SLE的主要死因之一[1].肾活检在诊断和治疗中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对部分确无条件行肾活检的病人,只能经验性地进行治疗,笔者就诊治过的LN并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谈谈我们的体会.
作者:高荣;邝红漫;刘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结果 试验组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9.2%.结论 口服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法明显优于西替利嗪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祝林;黄朝玲;龙力;段永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剖宫产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也是产科医师应该掌握的一门技巧,如何避免术中、术后出现意外情况,笔者谈谈在临床工作中取得的一些心得.
作者:史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将80例经硬膜外麻醉施行混合痔切除加铜离子化学治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在Ⅰ组手术终末时经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Ⅱ组手术终末时不向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术毕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可使硬膜外阻滞开始至运动阻滞完全消退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黎少安;祁荣章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迅速逆转阿片类药物的作用,解除呼吸抑制并使血压回升,主要用于阿片类及其他镇静药的急性中毒,解除呼吸抑制症状.近年来救治乙醇中毒、药物中毒、休克、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小儿复杂性高热惊厥等效果较好,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重视.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对阿片受体有拮抗作用.其本身并无明显的药理效应及毒性,能通过血脑屏障,经肝代谢,由尿排出,血浆半衰期短.近期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急性药物中毒、休克、昏迷、脑血管意外等应急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增多,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内源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就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秋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血小板输血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而发生的出血性疾病,以及严重创伤,高难手术出血抢救的重要手段[1].目前由于国内血小板相关抗原、抗体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及普及面小,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时只考虑ABO血型相同,而忽视了血小板抗原相配合的问题[2].临床上需为反复、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提供血小板抗原相配合的血小板,以提高临床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就血小板配型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作者:赵惠彦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正常晚期妊娠和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Livin的表达,探讨Livin在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子痫前期、20例子痫和24例正常晚期妊娠胎盘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Livin主要在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子痫前期及子痫组Livin蛋白均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为子痫前期及子痫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晓兵;林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及所占社会人口比例日益增加,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人也逐年增加,加之现代化的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有些过去无条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人也得以治疗.但是由于麻醉、胃肠暴露和手术刺激或感染,导致胃肠运动和消化功能受到抑制,尤其是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体质虚弱、好静不好动,且往往合并内科疾病,因此相对于其它年龄段的患者来说,胃肠蠕动恢复就比较慢.腹部手术后康复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肠蠕动恢复的快慢.据我院统计,自2001年9月~2006年9月,我院对198例腹部手术老年病人,手术后肠蠕动恢复慢的原因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分析,总结中西结合护理体会,为今后更好的保证老年患者手术顺利康复提供了依据.
作者:姚磊;陈艳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了提高斜视儿童围手术期的安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恢复良好,本文从心理护理、病房环境设施的安全管理、麻醉前的安全管理、麻醉复苏的安全管理、复视的安全管理、用药的安全管理六个方面进行探讨,保证了儿童斜视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
作者:卢素芬;吴冬冰;陈少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停用所有对血压及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2wk以上,联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使血压维持140/90mmHg,疗程8wk,观察其降压疗效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92例患者中有2例因咳嗽而中途退出,实际只有90例列入疗效分析,经过8wk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及尿蛋白的排泄量(P<0.01).治疗前后心率、血脂、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良好的疗效,并可减少尿蛋白排出,保护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素文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生育年龄妇女常见,月经的异常包括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我院2007年6月运用丹栀逍遥片治疗月经病16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蔡阳鸾;谢旭;胡亚萍;唐甲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应用异丙托溴胺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吸入0.83~1.25mg,每12h一次或一天一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复方异丙托溴胺溶液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方便、经济.
作者:毛红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同时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整体的健康教育,从病人入院至出院后半年内采取追踪调查、健康评定并记录.结果 出院半年后,实验组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有利于帮助其恢复健康.
作者:朱宏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以便找出干预措施,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发生,本文对近5年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腋前线和锁骨中线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锁骨中线和腋前线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带管时间、疼痛程度和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在带管时间和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腋下组病人疼痛程度较锁骨中线组有所减轻,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前线第4肋间的胸腔闭式引流在带管时间和复发率等方面与传统方法相类似,但疼痛程度有所减轻,病人容易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勇;李志强;刁力;李桃源;常忠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庆大霉素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HP感染,有效而且安全.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的分泌.为此,我院自2004~2007年,用庆大霉素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光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通过观察ICU内监护设备使用中对病员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总结提出护理干预,避免和消除不必要的负面伤害,使病员更好的配合治疗,使越来越先进的高科技监护设备在ICU中发挥其巨大的正面作用.
作者:张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8例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行剖宫产术,1例顺娩,发生子宫胎盘卒中10例,新生儿轻度窒息9例,重度窒息3例,死胎2例,无孕产妇死亡,产妇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妊娠晚期突发胎盘早剥的患者采取早发现、早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和术后细心的护理是保证母儿安全的关键.
作者:王品;张雅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