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新型抗组胺药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祝林;黄朝玲;龙力;段永建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依巴斯汀,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5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口服依巴斯汀,对照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结果 试验组痊愈12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69.2%.结论 口服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法明显优于西替利嗪且不良反应少.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胃息肉的诊断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息肉的临床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分析了经胃镜和胃双对比造影检查证实的36例胃息肉病变.结果 36例胃息肉病变,单发27例,多发9例;共49个病灶,小于1cm 32个,大于1cm 15个,大于2cm 5个.增生性息肉32例,腺瘤性息肉2例;5例胃息肉并发胃癌.讨论胃息肉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胃双对比造影检查确诊.胃息肉与胃癌的关系密切,腺瘤性息肉有癌变的倾向被称为癌前病变;特别对病变大于2cm形态不规则并伴有萎缩及肠化的老年患者要高度重视,应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癌或恶变的可能.

    作者:刘尊清;胡育松;程诗军;庞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2128例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2128例硬膜外术后镇痛病人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记录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发生率,分析发生原因,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 全部病例镇痛有效率达100%.共发生并发症998例(46.9%):其中皮肤瘙痒发生率较高(24.44%),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恶心、呕吐发生率7.05%,较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低;尿潴留的发生率3.81%;过早脱管占8.41%;单侧下肢麻木或乏力占4.70%;呼吸抑制和椎体外系症状各占0.42%和0.94%;骶尾部硬肿0.14%,导管阻塞及机器故障占0.42%,全组病人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硬膜外镇痛并发症主要与镇痛药物有关,并与患者性别、置管部位有关.在临床实践中,合理选择用药、适时调整用药量、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是提高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降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杏琼;刘纳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术后护理体会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特点为起病急、变化快、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达20%~30%,并发症多.我院外科于2002~2007年共收治21例,早期采用胰腺被膜广泛切开、坏死组织清除及胰床置管腹腔持续灌洗术,疗效显著.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美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压疮患者护理

    压疮即压力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的发生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因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临床治疗和护理十分棘手,巨大压疮靠保守治疗十分困难.我院从1998年至2006年间采用双侧筋膜蒂皮瓣对6例巨大压疮进行修复,手术均获成功,就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凤杰;张秀芝;范玉春;樊庆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枣庄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92例城乡原因对比分析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枣庄地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有何差异,并为枣庄地区新生儿保健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中的492例按居住地分为城乡两组,对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乡村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首发病因仍为感染,而城市组感染已降至第四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城市组围产期缺氧窒息己成为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城乡两组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均为第三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而溶血及其他疾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病比例相对较低.结论 乡村患儿感染仍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围产期缺氧窒息及母乳喂养已成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病因.

    作者:董兆华;隋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我们采用来得时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了78例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来得时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水平,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危险,同时也不增加患者的体重,患者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虞艳芳;张永红;施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心理、饮食指导

    高血压患病率高,死亡率逐年上升,在持之以恒地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症心理指导,合理的膳食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任海兰;马艳涛;张彩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门诊注射室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知识的普及和法制观念的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期望值也因此而不断攀升,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门诊注射室作为医院的前线,每天病人多、流动大、病种复杂、患者素质参差不齐,是护理纠纷的易发地,护理人员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导致护理投诉的发生.因此,正确分析注射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制定对策,提高注射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护理投诉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桂梅;刘敏;刘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前置胎盘孕期阴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阴道出血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2007年1月~2007年10月以来共收治的26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观察前置胎盘阴道出血情况,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预防感染、应急处理等几方面的护理.结论 通过对前置胎盘出血的用药观察、精心护理,使前置胎盘孕妇的阴道出血量减少,提高了围产儿的成活率.

    作者:王乐;李觅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调查分析护理人员的心态,确保护理队伍稳定

    医疗卫生市场的建立,直接影响了护理改革.目前我国护理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在稳定护理队伍的基础上,向专业化发展,提高护理质量,研究和提供符合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的护理服务,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宋协芹;郑晓丹;刘秀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女性外阴瘙痒的临床分析

    近两年来,在妇产科门诊患者中,以外阴瘙痒为首要症状来就诊的女性患者越来越多.笔者对我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以来以外阴瘙痒为主诉的女性患者92例进行临床诊治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都永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利用小儿气管导管为引导管插置胃管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插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对清醒、一般的患者大部分护士做到一次置管成功.但随着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在重症颅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由于气管插管状态下,患者失去吞咽功能不能主动配合[1],且加上气管与食管的毗邻解剖关系等原因,常规的胃管置入方法常造成置管困难、置管异常或置管失败.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为气管插管患者插置胃管时采用以小儿气管导管(内径5~5.5cm)为引导管来插置胃管,经临床实践32例患者成功率达100%.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马惠;张善芳;庞德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小针刀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

    手指屈肌腱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病,又叫弹响指.多见于妇女和手工劳动者,多发生于拇指、食指、中指,我科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手指屈肌腱腱鞘炎240例,均采用小针刀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胆管第4次取石术并发伤口感染再次缝合的护理体会

    胆石病是指发生在胆囊和胆管的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1].胆管结石病人常伴有非异性消化道症状,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导致典型胆管炎症状:如腹痛、寒颤、高热、黄疸等,统称为Charot三联征.其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胆总管探查或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适用于单纯胆管结石,胆管上下端通畅、无狭窄或其它病变.胆道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有胆道出血、胆管损伤、胆管炎性狭窄、胆源性肝脓肿等,术后并发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有: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因素、机体抵抗力降低、伤口局部因素等.现将胆总管多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并发感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麦翠;肖伟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实施委派制情况的分析调查

    财务审计委派制度是对现行会计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会计改革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既参与财务科长委派又参与审计科长委派,根据工作期间的心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针对财务审计委派制实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委派制的局限性、需要完善的问题和为深化医疗单位改革建议实施财务总监制,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希望能对促进改革有一定作用.

    作者:李冰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6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6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基础疾病复杂,确诊55例,误诊7例,治愈59例.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危重,及时诊断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郑贤勇;林洪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修补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观察

    在口腔治疗工作中磨牙常因髓室底穿孔而被拔除,这将使咬合的稳定性及咀嚼效率大为降低.我们从1997年对48例髓室底穿孔的患牙,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进行穿孔的修补,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魏绍莲;陈玉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异常分娩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异常分娩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防治高胆红素血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产科2004年3月~2005年11月期间有异常分娩史的足月新生儿91例与同期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进行早期胆红素跟踪监测及对照.结果 足月异常分娩的新生儿较正常足月分娩的新生儿的黄疸发生时间及峰值出现时间明显提前,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比例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而黄疸消退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异常分娩也是引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之一.

    作者:董兆华;隋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血管性介入治疗宫外孕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宫外孕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在X线监视下对10例宫外孕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使用4FCobra导管,超选择性行患侧子宫动脉插管,经造影证实后,从导管注MTX 100mg,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结果 10例患者住院一周左右均治愈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宫外孕的血管性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保守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可保留生育能力是其优势,在临床上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雷瑶;李慧波;寇爱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设立食品从业人员许可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

    为完善食品卫生法制,设立和完善食品从业人员许可制度.通过分析现行食品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从业限定范围不一,检查项目与检验规范不够细化,健康证明的立法不足及其发放无具体规定等问题.探讨设立食品从业人员许可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食品卫生法>相关条款及规章的具体制定和修改意见的建议,为<食品卫生法>的修订提供依据.

    作者:陈家从;常晶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