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素芬;吴冬冰;陈少青
目前,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是精确放射治疗,然而由于设备条件等的限制和治疗目的不同,常规的放射治疗仍然是常用的放疗方法.在常规的放射治疗中,放疗医生给患者模拟定位后,制定出治疗计划,在治疗单上设定出该患者各种参数,如放疗机型号、射野大小、靶区深度、靶区剂量等等之后,就要根据治疗机的各项参数,计算出处方剂量.计算处方剂量时,首先要知道用什么治疗机治疗,找出该治疗机的各项参数,再按公式计算出处方剂量.现在,治疗单上的处方剂量由物理室计算填写,作为放疗医生,对自己开的治疗单上的处方剂量亦应进行核对,这样就可以保证处方剂量的可靠性.
作者:庄梅生;王继宇;刘孝景;林伟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普外科常见病之一.我院自2003年以来治疗2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全斌;袁广超;周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医院管理质量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放射科对病人的防护和对放射医务人员的保护也应同时加强.由于妇幼保健院的服务对象为孕产妇和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此X线的防护显得尤为重要.规范放射防护管理,落实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X线对人体的损伤,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诊治环境,是我们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
作者:李启贵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静脉输液的优劣,直接反映医院的护理质量.近年来,在儿科输液中发现在个别环节中直接影响输液病人的满意度.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选择静脉给药,为此使儿科门诊输液量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儿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笔者通过医务人员集思广益、献计献策,采纳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临床实践与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姜爱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在医疗界的广泛应用,血液净化室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及HCV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应采取专门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透析中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丁晓仙;朱丽;顾雪莲;张金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生育年龄妇女常见,月经的异常包括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我院2007年6月运用丹栀逍遥片治疗月经病16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蔡阳鸾;谢旭;胡亚萍;唐甲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近几年来,随着麻醉学科的不断发展,医疗仪器设备不断增加,麻醉药品在不断更新,如何配合麻醉工作,给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浅谈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配合.
作者:邢昭晶;周绍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80例无自然分娩史,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在宫颈口开大2~3cm时,给予硬膜外麻醉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并与条件相似、未给任何镇痛方法的80例初产妇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剖宫产率下降(P<0.05),新生儿评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腹外自控镇痛可达到镇痛,加速产程,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效果.
作者:龚政林;徐厚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笔者对我院2002~2006年收治的5例妊娠期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分析,就酮症酸中毒的病因,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期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肖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发生的原因以及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寻求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间的310例羊水过少病例与同期羊水量正常的310例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与脐带异常,过期妊娠,妊娠合并糖尿病、妊高征等密切相关.羊水过少组的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足月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并发症,提示宫内情况不良,对围产儿影响严重,一旦确诊应严密监测胎心及羊水变化,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高峰;金贞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胆囊炎分为急性、慢性,慢性胆囊炎多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不适,可放散至右肩胛和背部,疼痛时轻时重,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急性胆囊炎发作时可出现剧烈的绞痛,持续数小时或1~2d,阵发性加重,伴高热、寒战、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
作者:胡学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 GDF-15)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截断点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病例研究,292例NSTE-ACS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清GDF-15水平,观察3mo时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梗和心源性死亡)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GDF-15水平截断点,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 血清GDF-15水平危险分层的佳截断点取1608ng/L,其敏感性81.3%,特异性61.7%.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54例(38.3%),而无事件者为87例(61.7%);低危组中依次分别为11例(7.3%)和140例(92.7%).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38.3%vs7.3%,P<0.001;RR为5.25,95%CI为2.60~10.59).结论 血清GDF-15水平对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佳截断点为1608ng/L,是较可靠的生化指标.
作者:胡天勇;刘宇;刘鹏;解金红;关怀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对高血压病有所了解、认识,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确保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讲课的形式,向病人进行宣传、教育,在城市部分人对高血压病认识不足.因此,在预防、治疗、护理方面需要有效的健康教育,在治疗用药方面应该引起重视.笔者介绍了高血压的定义、诊断标准与分类、临床资料、病情观察、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用药治疗及护理内容、并发症等通过系统讲解及干预,让病人懂得了高血压的防治、治疗及预后等指导内容.结果 参加健康教育的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病有了认识,知道如何有效预防与治疗、护理.结论 临床对高血压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使更多的人受益,从而有效控制了高血压病的残疾率和并发症的发展,确保高血压病人健康的生活质量.
作者:邓连兴;谢艳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符合率为87%.结论 异位妊娠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
作者:晋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以便找出干预措施,减少缺陷儿的出生发生,本文对近5年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肺部弥散性疾病.1958年Rosen等首次报告本病,全世界仅有330例报告[1].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的过碘酸雪夫(PAS)反应阳性的富含磷脂蛋白样物质.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呼吸困难.PAP治疗方法较为局限,目前认为,全肺灌洗是治疗PAP唯一有效方法.我们应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PAP患者3例,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林武强;林岱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计算机X线钼靶摄影(CR,以后简称CR钼靶摄影)与传统钼靶摄影对乳腺癌钙化的检出率,并探讨乳腺癌钙化的诊断标准.方法 对本院1998年至2005年所有传统钼靶怀疑乳腺癌的患者行CR钼靶摄影(必要时行CT、超声检查),并采取双盲法进行前瞻性研究,做出定性诊断并统计钙化出现率.结果 乳腺癌钙化在传统钼靶摄影出现率为53%,在CR钼靶摄影出现率为66.6%,有统计学意义,CR优于传统钼靶.结论 传统钼靶及CR在乳腺癌钙化检出率上均明显优于CT及超声,但两者相比,CR优于传统钼靶.
作者:刘庆祥;李淑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包皮环自我施行包皮环扎术的安全性.方法 2003年5月~2007年1月,笔者共指导3例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包皮环及橡皮筋自己在家施行包皮环扎术.结果 3例环扎时间:3min、5min、8min.环扎过程中,无剧痛,无出血,患者无紧张.12~24h后橡皮筋远侧包皮苍白或发紫、发黑,无痛觉,沿内环远侧剪除坏死包皮,便于排尿.4~8d剪断橡皮筋,取出内环.10~15d塑料内环与橡皮筋压扎的环带状结,痂创面愈合,内外板相连.4wk后可有性生活.3mo后压扎处愈合平整,两侧对称,无掐痛,无硬结.结论 患者采用包皮环可以安全地对自己的过长包皮施行环扎术.
作者:施问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临床上屡有报道,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造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中的医源性种植,正确的手术中护理配合及护理对策更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乙肝疫苗于1992年就已纳入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系统管理,并于2002年1月由国务院颁文对儿童全面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然而,对于接种乙肝疫苗效果如何,免疫成功率是多少,却少有报导.为了增强儿童家长和预防保健医生对接种乙肝疫苗的重视,增加其可信度,我科于2007年1~12月对60家托幼园所的3~7岁3250名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对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的1820人进行了预防接种,观察其接种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宏生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