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东涛
目的 总结分析异位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异位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 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符合率为87%.结论 异位妊娠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征性,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
作者:晋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院1999~2006年共收治6例月骨周围腕骨脱位患者,有3例首诊时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刘明华;王再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在医疗界的广泛应用,血液净化室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区之一.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及HCV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应采取专门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透析中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丁晓仙;朱丽;顾雪莲;张金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NCPAP在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反复呼吸暂停早产儿61例,将应用NCPAP治疗的42例作为治疗组,应用氨茶碱加纳洛酮治疗的1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早产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存活率高.结论 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且优于氨茶碱加纳洛酮;NCPAP的应用可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可减少反复呼吸暂停后遗症发生率,其具有氧气调节装置及加温湿化装置,减少了早产儿氧疗副作用发生.
作者:唐迎元;吴州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在口腔治疗工作中磨牙常因髓室底穿孔而被拔除,这将使咬合的稳定性及咀嚼效率大为降低.我们从1997年对48例髓室底穿孔的患牙,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进行穿孔的修补,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魏绍莲;陈玉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枣庄地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原因有何差异,并为枣庄地区新生儿保健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取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中的492例按居住地分为城乡两组,对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乡村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首发病因仍为感染,而城市组感染已降至第四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城市组围产期缺氧窒息己成为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城乡两组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均为第三位,构成比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而溶血及其他疾病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发病比例相对较低.结论 乡村患儿感染仍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首发因素,而围产期缺氧窒息及母乳喂养已成为城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主要病因.
作者:董兆华;隋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已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需要,与传统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合理安排,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作者:徐浩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正常晚期妊娠和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Livin的表达,探讨Livin在子痫前期及子痫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4例子痫前期、20例子痫和24例正常晚期妊娠胎盘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 Livin主要在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子痫前期及子痫组Livin蛋白均低于正常晚期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Livin蛋白的表达异常可能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为子痫前期及子痫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王晓兵;林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8-异前列腺素F2a (8-iso-PGF2a)作为反映缺氧缺血-再灌注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指标具有准确、特异、敏感的特性.而新型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的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实验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尿与脑组织8-iso-PGF2a相关性及尿8-iso-PGF2a能否作为监测早期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生化指标及NAC的治疗效果.方法 7日龄SD新生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缺血组和NAC组.NAC组给予NAC 0.1mg/(g*d),于缺氧缺血前3d灌胃,共3d;缺氧缺血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做相应处理.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尿与脑组织8-iso-PGF2a含量.结果 缺氧缺血组尿和脑组织含量分别为(101.5±22.8)ng/mmol.cr和(237.2±11.3)ng/g,明显高于对照组(26.5±11.6)ng/mmol.cr和(90.8±18.7)ng/g(P<0.01),NAC组(40.1±9.9)ng/mmol.cr和(110.5±12.4)ng/g,明显低于缺血组(P<0.01),尿与脑组织8-iso-PGF2a水平相关(r=0.823,P<0.01).结论 急性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尿8-iso-PGF2a含量产生增加,NAC能有效的降低尿8-iso-PGF2a水平,可用于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谢彦鹏;肖光文;郭俊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用心痛定片舌下含服治疗支气管哮喘15例,疗效较好.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旭;何悦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于青壮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尤其以女性多见,病变可累及心、脑、肾、肺、肝、皮肤等.其中1/4~2/3的病例肾脏受累,是SLE的主要死因之一[1].肾活检在诊断和治疗中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对部分确无条件行肾活检的病人,只能经验性地进行治疗,笔者就诊治过的LN并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谈谈我们的体会.
作者:高荣;邝红漫;刘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迅速逆转阿片类药物的作用,解除呼吸抑制并使血压回升,主要用于阿片类及其他镇静药的急性中毒,解除呼吸抑制症状.近年来救治乙醇中毒、药物中毒、休克、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小儿复杂性高热惊厥等效果较好,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重视.纳洛酮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对阿片受体有拮抗作用.其本身并无明显的药理效应及毒性,能通过血脑屏障,经肝代谢,由尿排出,血浆半衰期短.近期许多学者研究表明,急性药物中毒、休克、昏迷、脑血管意外等应急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增多,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内源性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就成为研究的热点.
作者:王秋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腋前线和锁骨中线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4月我院收治的年轻自发性气胸患者共计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于锁骨中线和腋前线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带管时间、疼痛程度和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在带管时间和复发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腋下组病人疼痛程度较锁骨中线组有所减轻,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腋前线第4肋间的胸腔闭式引流在带管时间和复发率等方面与传统方法相类似,但疼痛程度有所减轻,病人容易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何勇;李志强;刁力;李桃源;常忠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哺乳期早孕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来235例哺乳期妊娠药流及随机选择的同期初次药流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药物流产效果、近期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 重复药流组完全流产率低、阴道流血量多、时间长,但重复药物流产完全流产仍可达86.8%,其出血量仅相当一次月经量,盆腔感染及转经时间与初次药流者无差异,副作用少,能耐受.结论 哺乳期妊娠药物流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掌握适应证、加强流产后的管理.另外长期安全性问题尚不清楚,应加强避孕的指导,预防非意愿妊娠.
作者:谭昌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褥疮是脊柱脊髓损伤后截瘫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较困难.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截瘫并发Ⅰ~Ⅳ度褥疮36例,采用显微镜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费立;吴海波;管秋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高发病率与致残率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一旦发现和确诊糖尿病足患者,应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针对糖尿病足溃疡的原因,早期正确使用抗生素和正确处理创面,采用辨证施治的医学方法,进行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才能减少骨髓炎的发病率,降低截肢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幼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生育年龄妇女常见,月经的异常包括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的异常.我院2007年6月运用丹栀逍遥片治疗月经病160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蔡阳鸾;谢旭;胡亚萍;唐甲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是指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在积极抢救治疗,中毒症状缓解或基本控制后,病情突然加重且进一步恶化.是有机磷中毒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第二高峰,现对临床12例反跳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窦爱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纯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及其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母婴同室前后两年新生儿黄疸发生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实行母婴同室、采取纯母乳喂养以来,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 母乳喂养是婴儿佳的喂养方式.
作者:刘述珍;范江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9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用阿魏酸哌嗪、金水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方治疗,共观察3mo后统计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89.2%,对照组6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体征改善比较,治疗组96.4%,对照组6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蒋鹤鸣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