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柱凝胶手工法在ABO HDN病中的应用

蔡叶琴;江凡;张修发;祝爱霞;邹建话

关键词:微柱凝胶手工法, 围产期, 孕妇, 产前, IgG抗体, 效价
摘要: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手工法检测围产期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手工法:西班牙DianaFuge离心机、Diana孵育器及微柱凝胶Coombs卡.取围产期夫妻血型不合,O型孕妇2533例全血2ml进行检测,预测新生儿ABO HDN的发病情况.结果 IgG抗A、B抗体效价≥1∶ 64者有703例,占27.75%,则提示有27.75%的胎儿有ABO HDN发生的可能.结论 微柱凝胶手工法检测围产期孕妇产前抗体效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社区人群中开展高血压普查,并针对其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结果 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并能自觉地避免本病的危险因素,遵医嘱按时用药,血压的控制率大大提高.结论 只有通过对高血压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中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才能更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秀河;王见玉;付琳;孔令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发展新疆维吾尔医药

    循证医学是一门在医学实践中寻找、评价和使用佳临床证据的新兴临床学科,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为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从事临床研究和医疗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潘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卧床脑血管病人褥疮的预防

    目的 降低褥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评估建立易发褥疮病人登记本;建立翻身卡;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做好健康指导;严格交接班制度和奖惩制度.结果 褥疮发生率为零.提高了基础护理质量.结论 只要规范管理,落实到位,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和陪护人员的积极性,褥疮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郭利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乙肝两对半ELISA法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处理

    乙肝两对半试剂盒采用ELISA原理,适用于血清或血浆标本,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广泛应用于各类医院实验室.

    作者:张延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例氨茶碱过敏患者的抢救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肺感染收入院.遵医嘱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氨茶碱0.25g,推注5ml时,约2min,病人自诉口舌麻木,随即出现颜面青紫、呼吸困难、颈项强直.立即停止推注,即刻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氧气吸入.

    作者:吴玉梅;王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倍美力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摘取31例

    雌激素主要是由卵巢产生,对维持女性生殖功能及第二性征有重要作用.绝经后的妇女因卵巢分泌雌激素极少,故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皱襞消失,宫颈萎缩,使宫内节育器的取出有一定困难.

    作者:粘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门诊输液室工作体会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服务质量、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我们医院曾经是企业医院,2003年由铁路推向地方,由于各医院竞争激烈,使我们的门诊量一度减少,经过几年在服务理念、护理质量、管理方向的改进,渐渐赢得了病人的赞同,巩固了医院的社会地位,病人逐渐增多.

    作者:王鲜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羊水及脐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胎儿窘迫的关系

    目的 探讨羊水及脐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EPO)与胎儿窘迫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孕妇205例,所有研究对象要求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剖宫产术前诊断有胎儿窘迫者为研究组,共112例,以头盆不称、臀位等无胎儿窘迫者为对照组,共93例.在剖宫产时抽取5ml羊水,胎儿娩出后抽取脐血4ml,采用放免法(RIA法)检测羊水及脐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值.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羊水、脐血EPO的检测结果及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体重的比较,研究组的羊水、脐血中EPO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体重的比较(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羊水及脐血中的EPO浓度是胎儿缺氧的标记.

    作者:卢海英;郭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27例老年食道、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针对老年食管、贲门癌围手术期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指导、术后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娟;张书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阴道前壁部分缺损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15例总结

    笔者于2004年11月~2006年12月于也门共和国援外工作两年,由于多产的原因,子宫脱垂相当常见,而又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一些病人长期脱出磨擦,使得阴道前壁有不同程度的缺损,现将两年间手术治疗15例总结如下:

    作者:马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思密达、妈咪爱联合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思密达、妈咪爱与酶诱导剂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48例用思密达、妈咪爱配蓝光治疗,另外48例予酶诱导剂和蓝光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79.2%)高于对照组(43.8%),P<0.01.结论 思密达与妈咪爱联合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优于酶诱导剂.

    作者:朱明辉;李淑先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病18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及诊治特点.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随机抽取同期180例子宫肌瘤病例与之相对照.结果 1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宫腔手术史≥3次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诊断率65.6%,误诊率34.4%,B超诊断率51.6%.结论 子宫腺肌病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B超作出诊断,多次的宫腔操作、炎症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疾病的病因可能有一定的同源性,手术治疗是首选.

    作者:谢红岩;谢秋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全牙列颌垫用于无明显移位下颌骨骨折的研究

    目的 探讨全牙列颌垫用于无明显移位下颌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明显移位的下颌骨非粉碎性骨折病人,恢复其正常颌关系后取模,制作全牙列颌垫,让病人戴用三月后去除.结果 X线全口曲面断层片显示骨折断端对位良好,骨折线已变模糊.临床检查骨折线断端无松动,颌关系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简单的下颌骨前牙区单线骨折,能手法复位正确颌关系的情况下,可采用下颌全牙列颌垫法治疗.本法简单、方便、创伤小、效果确实可靠,为下颌骨骨折治疗方法的有益补充.

    作者:单保忠;刘同军;马锋;房建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心理疗法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疗法治疗疼痛从古至今在治疗效果上是不容质疑的.心理治疗是医学科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手段,心理治疗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同等重要,笔者长年从事颈腰肢痛的治疗工作,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疼痛病人在治疗的同时均采取不同的心理疗法,均收到良好的疗效,具体应作到如下几方面.

    作者:杨喜红;孟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4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现将46例确诊为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美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1年3月~2007年5月应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87例.结果 术后随访4~18mo,平均7mo.骨折愈合时间12~19wk,平均15.6wk.并发症6例,螺钉松动2例,皮肤钢板刺激2例,感染1例,不愈合1例,治疗结果按庄起昌等评价标准,优63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4.2%.结论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郑永红;闫伟;赵彩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初探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子宫疾病.从青春期至绝经后均有发病,但以育龄妇女多见.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根据不同分析角度统计的发病率不同,总的文献报道为5%~70%[1].因该病发生所涉及的疾病因素较多,所以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笔者结合国内外近期文献将子宫腺肌病发病所涉及的内分泌学、免疫学、凋亡以及遗传学等各方面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作者:代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低蛋白血症与药物不良反应

    低蛋白血症病人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蛋白结合率高,安全范围小的药物.本文通过对低蛋白血症与药物不良反应关系的分析,提醒医务人员在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及调整药物的剂量,尽可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马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消化性溃疡(PU)是消化系一慢性常见疾病,有自然缓解与反复发作的倾向,且易复发,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

    作者:董来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降低头位难产发生率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头位难产.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处理头位难产,多以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

    作者:冯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