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林;王浩
目的:探讨龙血竭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将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阜新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宫颈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9例用龙血竭,对照组258例用爱宝疗栓局部上药.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4%和47.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龙血竭为局部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小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颅脑损伤40例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做到了抢救及时、处理快速、准确、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而熟练掌握颅脑损伤急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方惠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咳嗽是呼吸道非常常见的症状,也可以是全身疾病的表现之一.在儿科门诊,因为咳嗽而就诊的病人占门诊病人的一大部分,现在对我院(二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而就诊的病人分析如下.
作者:王其瑞;石广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对出院新生儿家庭护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探讨在无陪新生儿病房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将200例住院新生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在出院时对家属进行书面的健康教育,并让其将健教内容带回家,让全家人共同知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以口头教育为主.结果 出院后一个月电话回访,两组患儿家属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患儿健康状况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无陪病房出院时对家属进行书面的健康教育,对出院后患儿的家庭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余诗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规范调剂操作规程.方法 分析医院药房调剂过程中常出现的差错及原因.结果 与结论针对调剂过程中产生差错的原因,提出一系列防范差错的措施.
作者:韩敏珍;高余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概述:现代输血疗法已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新时代.成分输血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医院输血技术发展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国际上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的制品.其优点在于制剂容量小,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可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稳定性好,便于保存;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可见成分输血明显优于输全血.而目前临床医生能否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及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正确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选择适宜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已成为评价医师医术水平的标准之一.下面谈谈常见的成分输血适应症及应用时注意事项,使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此有充分了解.
作者:于红红;李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本文论述了脑的功能、脑络病变,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肾(络)虚、血瘀、痰阻,且肾(络)虚为本,痰瘀为标.临床分3型施治:脑络失养、脑络瘀阻、痰滞脑络,并对其用药特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邓永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采用笑气吸入镇痛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通过观察对疼痛忍受程度、宫颈松弛程度、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和有效的护理.结果 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显著优于常规人工流产术,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人工流产术,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起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马静茹;谷晓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控制康乐鼻炎片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对麻黄中的盐酸麻黄碱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含量测定盐酸麻黄碱线性范围0.137~0.822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6.86%,RSD=1.04%(n=6).结论 本质量标准可有效的控制康乐鼻炎片的质量.
作者:陈亚利;陈亚芬;王国华;田红敏;刘景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手术可引起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1].特别是局麻手术病人,他们的神志是清楚的,紧张、无助、恐惧情绪尤为明显,心理压力非常大.而触摸则可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减轻恐惧感,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而得以放松.通过触摸,可使病人的心理生理尽可能达自然状态,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2002年5月2006年10月,我科对394例眼科局麻手术病人手术时适时应用触摸技术,效果满意.
作者:毛庆兰;左燕屏;熊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药学服务的产生背景药学服务是1990年由美国学者Hepler and Strand提出并倡导,其含义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赖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经过近20年的药学服务的实践,药师的职业现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已成为全球药师共同的目标和责任.
作者:王红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将收治的9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选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对照组49例应用复方丹参片4片,每日3次;两组均4周为一个疗程,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缓解心绞痛:治疗组总效率84.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46.9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x2=13.492);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治疗组总有率70.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38.78%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5);血脂变化:治疗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x2=8.5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肯定,可作为常规治疗一线药.
作者:王建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手术室是病人手术治疗的场所,手术室护士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质量.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新技术在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对现代手术室护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手术室护士与专科手术的配合,更面临新的挑战.
作者:杨彬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对确保病人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患者接受护理的唯一法律证据.因此,护理记录应引起各级护理人员的关注,鉴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精神科护理人员更应认真写好护理记录,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作者:张福英;孟庆立;岳淑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尿道下裂是比较多见的先天性畸形,手术宜在学龄前,可一期或分期完成,尿道下裂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与同龄人明显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身了解和社会联系的增多,其恐惧、焦虑、自卑的心理加重,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解除患者紧张、自卑的心理,有利于手术顺利地进行和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我们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对30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熊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评价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抽查2007年5月出院病历553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指征用药仍然存在,联合用药比率较高,抗生素使用率较高和预防用药过度有关,酶抑制剂药物使用过广,病原学送检率低,抗生素选用剂量过大.结论 抗生素应用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强规范化使用的管理.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祛痰、熄风、化瘀、强筋类中药配伍冶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天龙健脑胶囊(天麻、地龙、夏枯草、白蒺藜、钩藤、莶草、怀牛膝、龙骨、牡蛎、全蝎、杜仲、桑寄生、白花蛇、水蛭、胆南星)治疗本病480例.结果 :总有效率89%.提示:本方具有祛痰通络、平肝熄风、搜风化瘀、强筋壮骨之功效.
作者:马晓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 A P)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 O D S)的临床病理过程及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SAP及其中28例并发MODS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MODS的发生与重度胰腺坏死、早期循环休克及继发性胰腺感染等因素有关.死亡30例,死亡率32.61%.结论 发生于胰腺炎病程不同时期,临床经过也不一致的MODS病例,却以显著的全身脓毒性反应为共同特征,SAP后MODS是由局部胰腺毒性病灶始动而波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炎症性病理过程.
作者:张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评估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了解其临床不良反应.方法 统计我院药库2003年~2005年中药注射剂销售数据,对购药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对我院部份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作一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大幅度增长,品种不断增多.购药金额高的为参麦注射液,用量大的为舒血宁注射液.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应用于临床时,发挥其大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问题,应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患者对社区牙科诊所的选择权力越来越大,医院、社区诊所都面临的将是开放的竟争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如何在改革中保持竟争优势,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关系到诊所的生存与发展.笔者通过调查患者就牙科门诊诊所,所关注的重点,了解患者需求,改进牙科诊所的门诊服务,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竟争,推出的法宝就是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赵麒麟;张翠玲;张建涛;张雪萍;赵仙芝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