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利;陈亚芬;王国华;田红敏;刘景霞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期RDW及MCV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KX-21三分类血球计数仪测定370例妊娠期妇女的血常规,观察其中RDW与M CV两项参数,同时以192例未孕妇女的体检结果为对照.结果 随着妊娠进展RDW明显升高(P<0.01),而MCV则明显下降(P<0.01).结论 RDW与MCV两项参数可提示妊娠期铁缺乏状况,对判断孕期铁缺乏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英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为减少手术术前导尿给病人带来的不良刺激,我们对全麻手术病人由传统的术前导尿改为全麻诱导后导尿,并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外科住院治疗的102例病人随机按分为2组,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51例.A组在全身麻醉后给予导尿,B组在术日晨全麻前导尿.将两组病人导尿过程顺利与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全麻诱导后导尿能减少病人术前清醒时导尿带来的不良刺激,导尿顺利.结论 全麻手术病人在全麻诱导后导尿效果可行.
作者:张红雅;张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镇痛完全、肌松良好的优点.但病人清醒状态下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紧张、焦虑、恐惧可导致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医此麻醉期间进行适当的镇静是必要的.丙泊酚镇静具有麻醉操作简单、可控性好的优点.本研究拟通过观察硬膜外麻醉中持续输注丙泊酚的临床效果,探讨丙泊酚在非全麻病人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案.
作者:康红灿;张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牙齿修复美学是随着口腔医学美学的不断发展成熟,而逐渐形成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将美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人体美尤其是容貌美的构成法则,以及口腔医学美学、口腔修复美学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口腔修复临床和科研,提高口腔修复工作者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美学素质,提高技艺水平,从而达到患者满意的既符合生理生物学要求又符合美学规律的口腔修复治疗效果.
作者:侯明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药学服务的产生背景药学服务是1990年由美国学者Hepler and Strand提出并倡导,其含义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赖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经过近20年的药学服务的实践,药师的职业现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已成为全球药师共同的目标和责任.
作者:王红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肺纤维化的效果.方法 将103例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类固醇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氧分压、胸部DR、高分辨CT(HRCT)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血氧分压、胸部DR、HRCT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肺纤维化,优于传统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方法.
作者:原竹林;李俊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颅脑损伤40例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做到了抢救及时、处理快速、准确、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率.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而熟练掌握颅脑损伤急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方惠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眼位球后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2例55眼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患者球后麻醉时采用原眼位球后注射,即由下眶缘中、外1/3进针1 cm后,针尖指向上睑正中部,继续进针1.5~2 cm,50例56眼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眼位进行球后注射,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原眼位球后注射麻醉及间歇压迫眼球后,所有病人眼睑和眼球术中无疼痛,眼睑不能启闭者达100%.30例31眼白内障麻醉后15~30秒钟瞳孔开始散大,并可维持半小时左右.50例54眼有1眼球固视欠佳,并有轻微活动(原有水平眼球震颤).所有术眼经上处理后眼压均明显降低,指测眼压Tn-1,无明显麻醉不全所致的并发症.对照组情况相同,X 2检验,P>0.05,无显著性.结论 原眼位球后麻醉注药部位,可能在睫状神经节与眶上裂下部之间,较传统眼位安全,又较麻药注在眶上裂下部麻醉确实,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任维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干扰素是一组多细胞来源的复杂的细胞因子,其中的α干扰素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以及S A R S冠状病毒等均有疗效.但I F N-α也有部分副作用,应予以重视.
作者:崔晨曦;陈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内科门诊较常见的急症,近年来导管消融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且能根治心动过速,但在基层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我们采用维拉帕米静脉注射的方法治疗了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咳嗽是呼吸道非常常见的症状,也可以是全身疾病的表现之一.在儿科门诊,因为咳嗽而就诊的病人占门诊病人的一大部分,现在对我院(二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而就诊的病人分析如下.
作者:王其瑞;石广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生脉注射液是由人参、麦冬、北五味子组成,人参甘温,大补肺气,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能提高心脏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增强心功能,血压上升,改善微循环.麦冬含多种甾体皂甙,润肺滋水,提高机体耐氧能力,北五味有中枢兴奋作用,由上述三药组成的生脉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缓慢性心率失常,低血压性眩晕及休克等的抢救.以往认为其副作用较少,近几年来其不良反应时有报道,现就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李文启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规范调剂操作规程.方法 分析医院药房调剂过程中常出现的差错及原因.结果 与结论针对调剂过程中产生差错的原因,提出一系列防范差错的措施.
作者:韩敏珍;高余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药汤剂是中医常用的传统剂型之一,它具有吸收快,药力强,随时增减灵活,能充分利用药物配伍,对中医在临床辩证施冶,乃古到至今广泛应用.如何发挥汤剂的治疗作用,就必须使用科学方法煎煮,合理用药.现将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简述如下.
作者:刘克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内分泌科自2003~2005年共收治的103例低血糖患者,其中34例初误诊其他疾病转入我科,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田小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为使分娩顺利进行、确保母婴安全,我院于2005年5月至11月试行了助产士陪伴分娩制度,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继芬;刘薇;王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概述:现代输血疗法已进入了成分输血的新时代.成分输血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医院输血技术发展和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国际上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的制品.其优点在于制剂容量小,浓度和纯度高,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可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稳定性好,便于保存;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可见成分输血明显优于输全血.而目前临床医生能否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及不同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正确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选择适宜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求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已成为评价医师医术水平的标准之一.下面谈谈常见的成分输血适应症及应用时注意事项,使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此有充分了解.
作者:于红红;李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化和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模式的推广,人们开始重视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不但要求提供优质服务还要求专业水平的提高.门诊注射室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之一,注射室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直接关系到医院信誉和形象.通过对病人的了解,运用沟通技巧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白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尿道下裂是比较多见的先天性畸形,手术宜在学龄前,可一期或分期完成,尿道下裂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与同龄人明显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身了解和社会联系的增多,其恐惧、焦虑、自卑的心理加重,为了提高护理质量,解除患者紧张、自卑的心理,有利于手术顺利地进行和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我们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采取个性化、人性化的心理护理,对30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熊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保存方法对血清CRP测定结果有无影响.方法 随机收集门诊健康体检者49例血清样本,分组在不同温度、保存时间和不同冻融次数后采用多点定标的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清样本进行CRP浓度测定.结果 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的血清样本对CRP的结果无明显影响,反复冻融标本CRP浓度呈下降趋势.结论 测定CRP的血清样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存条件,但是不宜反复冻融.
作者:方德洋;李正花;鞠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