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幼儿德育教育的心得

程婷

关键词:
摘要:“孩子,你脸上的抓痕是不是又让别的小孩给挠的?妈妈不是早就告诉过你了吗,别的小孩打你,你也要打他!我都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总是这么胆小,总受人欺负,真是没用!”——这并非在讲故事,这样的话听得多了,见怪不怪.“妈妈,这个老奶奶多可怜啊!你看她跪在那里,冻得发抖,我们给她点钱,这样她就可以买个热腾腾的红薯吃了”,“孩子,她是装的,这样的人妈妈见的多了,咱们经常给也给不起呀,快走吧!”——这也不是故事,这样的事情在逛大街时司空见惯.这就是我们上演的“幼儿教育”真实现状.作为一名七岁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一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我想的很多很多……
儿童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老师,我尿裤子了

    龙龙是我们中一班的一个男孩,他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别的孩子交流,加上他身体素质较弱,经常来两天歇两天.这段时间,因为有病他又在家呆了好长时间——这不,刚一进活动室就都囊着:“老师,我的肚子还疼呢,快打电话让妈妈接我回家吧!”然后,就开始哭,泪水哗哗地流,也不坐小椅子,老师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像老师的小尾巴……面对孩子的表现,我也想让家长来接,可是转念一想,如果这样,孩子的常规何时养成?再说孩子现在已经上中班了,他一哭就让他回家,也容易给他养成不好的习惯.于是,我继续做他的工作,告诉他爸妈不到点不能来接他,鼓励他说:你已经成了中班的哥哥了,不能再哭哭啼啼的.

    作者:周健美;罗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艺术活动:成长的故事

    设计意图:一直以来美术活动都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之一.大班幼儿对自己的了解比中、小班的幼儿更具体、更形象一些.他们可以通过爸爸妈妈的讲述和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照片、录像,更清楚地发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以往的美术活动,我们常常以单幅画的形式让幼儿去呈现,本次活动主要以连环画的形式让幼儿去表现,这对大班幼儿来说是一次尝试和挑战.

    作者:马云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会“跳绳”的老师

    跳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能增强人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对幼儿来说掌握跳绳的技能,能促进健康发育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幼儿跳绳时自跳自数,可以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幼儿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根据大班幼儿的生理特征的需要,我们加强了幼儿跳绳能力方面的培养.

    作者:代小慧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艺术活动:有趣的香蕉画

    设计意图:一天,午间活动结束后,保育员送来了午点香蕉和饼干,孩子们和往常一样洗好了小手坐在椅子上,等待着老师发给他们吃.我捧起了篮子,身体刚刚转过来,一根香蕉突然掉到了地上.“陶老师,给你!”坐在前排的馨馨从地上捡起了香蕉,高高地拎在手上一晃一晃地递给了我——“咦!真好玩,像我奶奶卖菜时用的秤钩,晃来晃去的.”乐乐自言自语地说.“嘿嘿!拎在手上仔细看看还真像秤钩呢!”香蕉我们平时经常吃,但从来没有好好地“研究”过,我觉得利用香蕉开展一些活动,孩子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经过思索后,设计了该教案.

    作者:陶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梳头发风波

    午休起床后,给长头发的女孩子梳头是保教工作中的一件常规事项.这天,孩子们陆续起床后,我开始给女孩子梳头发,梳好头发的丫丫开始炫耀自己的美发了:“看,我的头发漂亮吧?”其他孩子就盯着她整齐的头发乐呵呵地说:“真好看.”这时,胥胥也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你给我梳头发嘛.”我看看胥胥那短而不乱的头发,笑着说:“胥胥,你是男孩子,头发短,不用梳.”听我这么一说,胥胥生气地“哼”了一声,跑开了.

    作者:党丽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幼儿关爱行为缺失引发的思考

    现如今的独生子女在“独占、独有、独享”的环境中成长,大多数幼儿只知道别人为他服务,体会不到他人给予的爱,不懂得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让孩子从小学会传承爱、发扬爱、展示爱,让爱成为一种习惯.一、关爱自己,激起爱的火花爱别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由于幼儿的年龄小,老师和家长老是担心孩子这儿摔了,那儿碰了,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大包大揽,导致幼儿胆小,依赖性强,独立和自我保护能力差.所以我们与其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他们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不但减轻了我们负担,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作者:洪秀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活动:好玩的金箍棒

    设计意图:农村学前班玩教具相对较少,男孩子又多,他们活泼好动、爱探索、好模仿,尤其喜欢看《西游记》之类的动画片,对孙悟空手中多变的金箍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和孩子们用高粱杆自制了“金箍捧”,利用室外活动和孩子们边模仿、变玩耍、边探索,果然,调皮的孩子们能玩出许多花样.于是,借此契机,创编了此次富有探索性的健康活动.

    作者:崔粉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谈我园的绿色环境教育

    “如何使幼儿园的教育与幼儿的成长需要相一致、如何在幼儿园进行绿色环境教育”是我们探究的方向,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根据幼儿园实际,我们一直追求着“绿色满园”这一目标,让孩子在空气清新、幽雅整洁、充满生机的环境中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认知、学会探索、学会创造,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创设绿色环境,营造绿色氛围我园注重以构筑“绿色空间”的匠心来营造“绿色广雅“——现在丛丛绿林、鸟语花香,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就是我们幼儿园环境的真实写照,优美的环境、园林式的布局、近3000平方的绿化面积,让幼儿园在绿色环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者:杜雅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家长开放日的示范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为家长提供了这种通力合作的样本、指导、示范.一、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家长在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1.由于受传统教育中陈旧和错误观念的影响,部分家长还在坚持“不打不成器”、“船到桥头自然直,孩子大了自然好”的观念缺乏耐心细致的正面说服教育.2.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人才观、育儿观.以孩子为中心,包办代替,放纵溺爱,生怕孩子吃亏受委屈,缺乏对孩子责任、意识、助人为乐、坚强、乐观勇敢品质的培养.

    作者:马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头顶球

    游戏过程场地布置如图所示,网子可以用一根绳子代替.准备一只塑料薄膜球(或气球),每队二人.每次抛球接球可以用手,但击球过网时必须用头攻,先得六分的队为获胜.如下情况为失误,由对方得分:1.击球超过三次未过网2.球落地、出界或钻网下.

    作者:何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我环保我美丽

    制作方法:1.包装纸类服装:将选好的包装纸按自己设计的服装式样裁剪,用双面胶、订书机等工具连接各处.2.卡纸类服装:将卡纸剪成自己需要的形状,并将其用双面胶或订书机连接起来.3.纸箱类服装:(1)将纸箱上面和下面的多余部分剪去.(2)在纸箱两侧分别挖 个洞,作为袖口.(3)装饰纸箱表面,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出不同的式样.

    作者:黄影;汪洋;毛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纸筒乐

    制作材料:各种型号的纸筒、薯片筒、茶叶桶、羽毛球筒等;扭扭棒、饮料瓶盖、塑料管子、废旧木质跳棋若干.制作材料:1.将纸筒、薯片筒、茶叶桶等用锯子锯成各种需要的长度.2.将锯好的纸筒的两端用电钻分别钻两个小洞,“听听筒”和“旋旋筒”用大的电钻钻出大一些的洞.3.将所有纸筒涂上各种颜色或画上各种图案.

    作者:黄影;徐青;毛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语言活动:我喜欢上学

    设计意图:本活动是幼小衔接主题活动之一.活动素材选自新西兰儿童情绪管理图画大师特蕾西·莫洛尼的作品《我喜欢上学》.故事从幼儿的视角出发,用儿童化的语言叙述了学校的环境和见闻.书中洋溢着悦纳自己与同伴、用积极乐观的态度解读陌生的环境以及对上学的渴望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意识.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作品进行了部分修改,旨在通过对生活环境的渲染,激发他们对做一名小学生的渴望.

    作者:陈晓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幼儿德育教育的心得

    “孩子,你脸上的抓痕是不是又让别的小孩给挠的?妈妈不是早就告诉过你了吗,别的小孩打你,你也要打他!我都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总是这么胆小,总受人欺负,真是没用!”——这并非在讲故事,这样的话听得多了,见怪不怪.“妈妈,这个老奶奶多可怜啊!你看她跪在那里,冻得发抖,我们给她点钱,这样她就可以买个热腾腾的红薯吃了”,“孩子,她是装的,这样的人妈妈见的多了,咱们经常给也给不起呀,快走吧!”——这也不是故事,这样的事情在逛大街时司空见惯.这就是我们上演的“幼儿教育”真实现状.作为一名七岁孩子的母亲,同时作为一名从事幼儿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我想的很多很多……

    作者:程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用“亲子陪读”缩短托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期

    所谓入园初期焦虑是指幼儿因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亲人而导致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负性情绪.适度的焦虑情绪是幼儿“家园过渡”的正常表现.如果孩子较长时间里都处于严重的分离焦虑中,会破坏其正常生活,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为了减少托班幼儿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有效的缩短入园适应期,从201 2年开始我园进行了亲子陪读缩短托班幼儿入园焦虑期的尝试.

    作者:周雪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破解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开展之难题

    尽管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仍然不够普及化,不少幼儿园对开展科学活动感到畏惧,除诸多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师们认为组织幼儿园科学活动较难以把握、干扰因素多、不易成功.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认为科学活动的成功有以下几条秘诀.

    作者:吴群英;黄玉琼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教育三得

    饼干的用途今年我带小班.班上的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体素质、饮食习惯、自理能力都不同.为了让孩子们能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我每天都准备一袋饼干——谁饿了、想吃就给一块.我发现每一个孩子对到手的饼干都爱不释手——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用它作奖品来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

    作者:李宁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用“指南”的理念引领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方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理念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全领会的,教育行为的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贯彻实施《指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可以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提升一个理念,从而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儿童的发展.我园研究的课题是“幼儿自创歌曲的探索”.在寻找贯彻“指南”的切入点时,我们依照其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的教育建议: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那么,在幼儿自创歌曲的实践探索中,“作为老师如何欣赏和回应孩子的哼哼唱唱”呢?我们以此作为教研主题开展了课题教研活动.

    作者:山西运城市市委政府机关幼儿园荟萃分园课题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交往礼仪

    在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区域游戏是举足轻重的环节.在游戏中,幼儿不仅与物交往,而且也在与同伴和成人交往着.即便是对于交往能力属于比较成熟的大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也经常会发生很多因为不会交往、不会协商而发生的矛盾,导致区域活动无法顺利开展下去.一、大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常见的交往问题1.愿意合作,但不能有效协商,导致游戏无法正常进行下去.2.游戏过程中会出现小团体.3.游戏过程中的指挥与服从的矛盾.4.在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不会主动寻求同伴的帮助,同时也不会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同伴.

    作者:吴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幼儿冬季营养食谱

    冬季是储藏的季节,冬季也是养息的季节,把许多营养储存在孩子体内,到来春他们就有足够的体力生长、活动、学习.因此,冬季的菜肴要提供丰富的动物性食品、豆制品,并注意荤素的搭配,而且牛奶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面筋山药白菜煲原料:白菜500克,油面筋12只,肉糜200克,胡萝卜50克,山药100克.辅料:黄酒10克,盐、酱油、味精适量,浓白汤300毫升,麻油15克.制法:1.肉糜放入盆内,加黄酒、酱油、葱姜末及适量盐、糖、味精,拌匀后加80克水,顺一个方向将肉糜打上劲,成肉馅.将油面筋用清水冲一下,然后用手指挖开后,塞入肉馅.

    作者:《儿童与健康》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儿童与健康杂志

儿童与健康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