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杨悦
肠道微生物数量庞大,是人体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态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微生态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关系日益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人体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主要由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等构成,这些微生物数目达1012~1014个,是人体自身细胞数目的10倍,人体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细菌生态系统,各微生物群体之间相互依存并相互制约,彼此保持着稳定的比例,且按照一定的顺序定植于肠壁,达到稳定的微生态平衡,对宿主有生物屏障等功能[1].不同个体肠道微生态构成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有助于理解某些人更敏感或能抵抗某些疾病的现象.本文就肠道微生物及其参与人类疾病发病机制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黄坤;吴丽丽;杨云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n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是临床常见胆管系统急性炎症,胆管高压及胆管梗阻是本病发病基础,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胆源性感染性休克,致患者死亡[1].虽然近几年来,由于各种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化脓性胆管炎的病死率有了明显下降,但重型急性胆管炎的病死率仍然较高,根据近10年报道总病死率为25%[2],其中AOSC合并中毒性休克者病死率为50%~80%[3],因此在治疗期间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尽快解除梗阻,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患者康复有着重要作用.我院于2015年2月收治了1例AOSC伴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症状缓解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黄聪颖;肖文文;马佳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引言医院信息系统(HIS)每天都要采集大量的医嘱、费用记录和检查单等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是以数据表的形式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长期的积累使得某些数据表的规模日益庞大.以一个日均门诊量5 000人次的普通三甲医院为例,门诊医嘱表和门诊交易记录表每年新生成的表数据将在1500万行以上,10年将累计到1亿5千万行.这种大数据量的存储给业务系统在做支撑时带来很大的性能压力、稳定性压力[1].
作者:潘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山东地区(青岛、济南)民航飞行员中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收集2016年8月1-19日1 809名来自山东地区(青岛、济南)参与年度体检的飞行员体检资料,统计抽样人群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病率.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法,将患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飞行员377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从未患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同批飞行员中选取754人,按年龄相近(相差5岁以内)、性别相同、地区相同原则进行匹配.设计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对研究涉及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山东地区1 809名民航飞行员无痛风患者,377人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0.8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有7项:经常饮酒、经常摄入海鲜、肉食、碳酸饮料、肥胖及有家族遗传史是危险因素;保护因素是:经常运动.结论 青岛地区飞行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济南地区.建议飞行员在饮食上要多加注意,适当减少高嘌呤食物以及酒精、碳酸饮料的摄入.对于肥胖、有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遗传史的飞行员需要更加警惕,做好体重控制、加强锻炼.
作者:史峰;阮亚;金清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民航飞行员肾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讨肾癌的航空医学鉴定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9例民航飞行员肾癌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研究中所有飞行员均为年度体检发现肾癌,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肾癌根治性切除术6例,肾部分切除术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肾恶性肿瘤,肿瘤分期均为T1aNOM0.地面观察8~32个月后,无肿瘤复发转移,肾功能正常,均已恢复飞行,定期随访至今.结论 民航飞行员肾癌多为体检偶然发现,其病理学分期较早,预后良好,因肿瘤复发或转移导致突然失能的可能性低,可评定为合格,密切随访.重点关注其肺、肝脏及颅脑转移的风险.
作者:武将;汪庆;李旭;张超;闫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第87届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科学年会于2016年4月24 2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亚特兰大市召开.本次年会共交流了491篇研究论文,涉及军事航空医学、民用航空医学、航空航天生理学、航天医学以及临床航空医学等专业领域,本文现就年会上交流的持续性加速度生理研究论文综述如下.1 高G离心机训练在离心机上的高G训练是很安全的,但少数参加者经受离心机暴露期间身体出现症状要求停止训练.美国空军Sarsfield等[1]针对终止离心机训练的医学原因开展了长达9年的研究.
作者:于丽;焦艳;雍伟;韩学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短暂性全面性遗忘(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一种少见的临床综合征,1964年Fisher和Adams[1]在论著《Transient global amnesia》中正式提出本概念,并沿用至今.由于TGA临床表现特殊,且辅助检查阳性率低,至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存在争议.1 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初中文化水平,因“一过性记忆内容缺失1d”于2016年5月12日收入院.患者于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于活动中突发记忆障碍:①逆行性遗忘:不认识回家的路,不认识自己的家,不记得儿子近期曾出国留学等.
作者:周红;王辰龙;陈芸;呼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临床疑似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共149例,根据诊断标准确定是否发生IPFI,对比其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和真菌培养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G试验灵敏度66.67%,特异度74.04%,阳性预测值52.63%,阴性预测值83.70%;真菌培养灵敏度55.56%,特异度71.15%,阳性预测值45.45%,阴性预测值78.72%.结论 血浆G试验定量测定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对于老年AE-COPD患者并发IPFI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兰兰;刘远程;钱效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就目前而言,中心静脉导管逐渐成为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之一,使用的同时也加大了感染的发生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血管通路,究其主要原因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出现感染现象[1].PDCA循环方法具有一定的标准化以及科学化,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PDCA循环方法,现将应用结果作如下报道.
作者:程丹;张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药品在长时间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受光照、潮湿、微生物污染等环境影响,其药效、稳定性、安全性都可能受到影响,药品包装是避免药品变质的必要举措.当药品的包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时,药品的过度包装问题也日趋严重.医疗机构住院药房采用单次剂量调配方式,药品拆零不可避免,对本院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进行统计,分析药品包装方面存在的不合理性.
作者:张彩霞;孙瑞芳;刘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引言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办公方式[1],它具有提高办公效率、规范办公流程的特点.医院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它不仅是医院医疗、科研等部门的重要信息共享数据传递平台,更能将各科室、管理部门中繁琐的日常办公事务简单化,降低行政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2].
作者:潘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民航女乘务员的生殖健康现状和生殖保健需求,了解她们生殖健康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方法 采用女性空勤人员身心健康调查问卷,对1000名航空公司女乘务员进行调查.终回收有效问卷952份,有效回收率为95.2%.对流产方式和避孕方式选择,每年接受的妇科体检项目和关心的妇科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①关于佳流产方式的调查结果,77.1%的被调查者认为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效果同样不好.②关于佳避孕方式的调查结果,62.0%的被调查者认为避孕套好.③关于何种避孕方式不好的调查,55.7%的被调查者认为避孕药不好.④关于每年接受过的妇科体检项目,70.7%的被调查者做过B超.⑤关于关心的妇科病,排名前五的疾病分别是月经不调(41.7%),阴道炎(29.3%),乳腺增生(25.6%),子宫、乳腺癌症(23.2%),继发不孕症(21.3%).结论 民航女乘务员所获取的生殖健康与避孕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准确性.她们每年接受的妇科体检项目也不能满足她们的生殖健康需要.迫切希望相关部门以专题讲座或课程教育的形式进行教育并提供避孕节育及生殖保健服务和咨询.
作者:李娜;杨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宫颈癌诊疗过程,判断宫颈癌预后情况以及航空医学鉴定评定.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航空公司近年明确诊断为宫颈癌的3例现役空中乘务员的临床资料,对3例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 3例患者经手术和药物支持治疗后,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再出血症状,经过地面观察1年情况稳定,恢复飞行工作后,病情无复发及转移,至今状况良好.结论 宫颈癌发生率较高,越来越趋向年轻女性,尽早诊断及采用适当治疗方式可有较好预后,并可以继续胜任空中工作.
作者:王勇超;宋莉;武思宇;刘洪俊;李恺;贾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汉族,乘务长.2015年4月20日以“头痛10年余,加重伴闭经2年余”为主诉入住于某医院.自诉于2002年无明显诱因自觉头部阵痛,无头晕恶心,疼痛尚能忍受.后逐渐加重,自服阿司匹林、去痛片可缓解.2012年起出现闭经,伴有全身乏力.2013年于某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垂体微腺瘤.口服溴隐亭治疗,头痛症状减轻,闭经、乏力症状缓解.因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于2013年8月停止服用溴隐亭.
作者:杨成钢;王燕;崔思宇;武烜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