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升位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后患者干眼症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内眼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不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和指导的术后病人干眼不适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给予内眼术后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和指导,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干眼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作者:倪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12月间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而对实验组中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对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急性阑尾炎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小,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时,采取围手术期系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就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黄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61例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29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2.4%,差异大(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综合的护理,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并发症得到减少.
作者:陈海果;胡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内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为23/10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已逐渐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高的恶性的肿瘤.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等.自2012年3月到2013年10月,对12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健康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庄亚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并对其影响结果进行评估.方法:选取80例儿童,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照组未进行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两组儿童的发育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出现发育不良或患病的几率为5%,对照组为37.5%,观察组发育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P<0.05);且观察组儿童的MDI评分、PDI评分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保健知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社区干预保健计划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医师的专业技能,增强了父母对亥子的保健意识,促进了儿童早期健康的发展.
作者:杨同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1年4月~2013年6月92例进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借助综合护理干预措施)46例,对照组(借助常规护理干预措施)4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情况、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Glasgow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更少,Barthel指数与Glasgow评分更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可减少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上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利普刀治疗组和微波对照组,各50例患者,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利普刀手术中出血量多但术后患者阴道排液时间短,终的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素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冠心病的病理和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做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且选择11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能够快速而且有效检测出冠心病.
作者:王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临床原因.方法:将2012我院耳鼻喉手术中突发昏厥的30例患者的临床完整资料作为探究依据.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导致耳鼻喉术中突发昏厥的原因很多,主要为精神紧张伴药物影响者10例,体质虚弱者6例,空腹致低血糖休克性昏厥者6例,镇痛药或麻醉使用不当8例.结论:术前要与接受耳鼻喉手术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术中密切注意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时总结引发突发性昏厥的原因,有利于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来降低突发性昏厥的发生率.
作者:陈德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10年10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为例,此次调查共统计了560例产妇,主要对她们的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止血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5600例产妇中共有14名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状况,发生率大概为2.5%;在这14名出血的产妇中,出血的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巨大儿、胎盘粘连以及前置胎盘.在所有的出血产妇中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没有死亡情况的发生.结论:产妇产后出血是导致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发病原因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止血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
作者:蒋红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产后抑郁症是指在产褥期内出现的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在我国50%-75%的初产妇在产后6个月内会经历一系列生理和神经心理方面的变化,在此期间会出现情绪低落、悲伤、焦虑等症状,通常出现在产后的几天并持续7~10天左右,症状可自行缓解,由于症状较轻,持续时间短,常为人们所忽视.大约10%的妇女症状较为严重,多在产后2周出现症状,表现为易激惹、恐怖、焦虑、沮丧和对自身及婴儿健康过度担忧,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者还会陷入错乱或嗜睡状态,甚至出现自残、自杀及伤及婴儿或他人的情况,这些变化与每个人的个性、身体素质、以往生活经验、当时身体状态及社会支持等各种因素相关.产后抑郁症会妨碍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正常相处,导致婴儿的行为失常、情感障碍等,影响婴儿正常发育生长.
作者:李红军;彭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症状进行分析,提高对其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19例患者的急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本病表现多种多样,提高认识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李文明;张明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人群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参加体检的6351名人群的血脂、血糖、血尿酸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9.37%、21.26%、14.83%、11.84%;男性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血糖、血尿酸总趋势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岁以上人群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显著高于40岁以下人群,高尿酸血症人群年龄提前,从40岁年龄段开始就应重视预防工作,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作者:纪小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全面分析妇产科发生的护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的护理风险回顾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妇产科护理中的护理风险主要存在于患者、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数量多,所面临的工作项目与工作量都比较麻烦,必须通过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妇产科的护理质量,切实消除患护纠纷发生的隐患.
作者:和旭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骶髂关节移位患者分为前移位和后移位两组,前移位12例,后移位16例,两组均行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结果:优20例,良5例,差2例,总有效率89%.前移位、后移位均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小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骶髂关节移位临床疗效好.
作者:冯爱平;柴小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哌替啶与异丙嗪配伍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无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康中心从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门诊的自愿要求人工流产1 60例人工流产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80例,患者术前2小时阴道上米索前列醇400ug后接受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注射用水2ml静脉推注治疗,患者无痛觉状态后,用药后约5-10分钟起效,手术治疗;对照组80例,患者主要接受米索前列醇引道上药2小时后常规实行手术,经过相同手术治疗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人工流产手术均顺利,观察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哌替啶+异丙嗪静脉推注用于人工流产无痛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尤其是基层医院.
作者:齐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促进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治疗磨牙的牙髓病以及根尖周病的病人342例,患牙411颗,随机分成两组即研究组210颗磨牙,以及对照组201颗磨牙,研究组行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单纯根管治疗.术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患牙松动情况和患牙X片检查情况判断疗效.统计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结果:研究组197颗患牙治疗成功,13颗患牙治疗失败,治疗的成功率为93.81%;对照组145颗患牙治疗成功,56颗患牙治疗失败,治疗成功率为72.14%;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采用根管充填联合塑化治疗方法不仅操作简便,并且综合和根管治疗和塑化治疗两种疗法的优点,既能严密填充宽大通畅的根管,又能用合细小弯曲的根管,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凯里市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防控伤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凯里市2005-2012年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凯里市累计报告伤寒204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5.57/10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3∶ 1,发病年龄集中在11~45岁,职业以学生、农民、家务及待业、干部职员为主.结论:凯里市2005-2012年伤寒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和职业特征,人群对伤寒病原菌普遍易感,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
作者:郑颖;邹强;粟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所选60例结肠癌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了给予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术前舒适护理干预、术中舒适护理干预、术后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结肠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6.7%),切口愈合时间(7.1±2.5)早于对照组(9.6±2.1),住院时间(12.3±2.8)比对照组(15.3±3.4)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结肠癌老年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借鉴.
作者:陈茜;张小莉;肖莎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