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

马生兰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临床治疗, 妇产科, 中西药结合
摘要:目的:针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做出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2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均为110名,分别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针对对照组的110名患者实施西药治疗方案,针对实验组的110名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在共同实施过三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结论: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泌尿外科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通过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3位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客观的认识,消除了他们的消极情绪,从而使他们的病情有了较快的恢复.

    作者:王侦;于萍;门伟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利尿剂和强心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进行卡托普利、美托洛尔药物的联合应用,对照组患者基于常规治疗,进行卡托普利药物的治疗,在用法用量方面和观察组相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分别为:26例、12例、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分别为:16例、16例、8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选择卡托普利和美托洛尔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得以提升,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继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曲肽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肤治疗,同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肛门低压灌肠护理及胃肠减压护理等.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减压引流液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部平片改善时间≤3d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给予奥曲肽治疗及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疾病治疗,值得在医学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总结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5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和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通过对患者治疗的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源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梁伟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在校女生痛经治验总结

    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女生痛经多为原炭性,治疗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简称理疗)和止痛药物对症治疗,通过对50例理疗治疗和50例单纯止痛药物治疗的痛经案例比较,发现理疗治疗效果优于药物治疗.作用机理,电磁板直接照射疼痛部位和穴位,通过经络调节和局部调节,改善病位的血液循环,达到治疗作用.与药物相比,减少了药物通过胃肠吸收,全身分布的大循环的环节,所以收效快、疗程短.

    作者:潘慧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提高基层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经验体会

    静脉穿刺术是每一位护士都要熟练的一项护理技术,在护校都要学习和掌握的.但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要做到一针见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本文从静脉穿刺过程的各个环节讲述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些方面,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共勉.

    作者:刘国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病人手术的护理探讨

    老年病人的手术护理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手术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的心理疏导和疾病预防,手术后的全面细致护理以及手术病情稳定后的心理护理.

    作者:宋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了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27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实施了术菌和术后护理、以及结合出院指导的方法.结论:我科长期开展鼻内镜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崔霞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62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2.4±6.2)min、(41.6±6.5)mL、(10.6±3.1)d、(3.7±1.1)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结论:手术治疗子宫疤痕部位妊娠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游小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为更好的选择临床手术方案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依次为(一组)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组,(二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三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组,每组40例病例.观察手术前、中、后各衡量指标.结果:一组与二、三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具有显著性差异.二与三组比较有差异,但不明显.三组卧床时间短.一、二组的并发率高于三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8个月后进行一般体征评分,一组患者明显低于二、三组(P<0.05).结论: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有不一样的愈后疗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效果好.

    作者:王国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5例临床研究

    目的:利用乌司他丁治疗25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患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25例,均利用药物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一周、二周、三周后的治疗效果和血尿淀粉酶含量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运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其疗效显著,但是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其血尿淀粉酶浓度含量变化不大.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疗效显著,并且可以缩短血尿淀粉酶恢复所需的时间,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邰少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麻醉科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医院麻醉科的麻醉药品管理作为临床手术或者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药品之一,其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镇痛效果,但滥用或者误用则会产生依赖性,而这些麻醉药品若流入非法市场则可能成为毒品,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将深入分析麻醉科在麻醉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而提出一系列改进策略,以期能为加强医院麻醉药品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作者:何琼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90例骨外科肋骨骨折临床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骨外科性肋骨骨折临床护理要点的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骨外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愈出院23例,好转出院67例,平均住院时间18.9天,电话随访出院三个月后的患者,均对治疗结果感到满意,并无并发症.结论:骨外科骨折,早期主要观察和处理可能危及生命体征稳定的征象;中期主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后期主要进行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这将有利于促进肋骨骨折患者的治愈和康复.

    作者:叶芬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探讨

    目的:探究与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不同麻醉平面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10例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按照麻醉平面的高度分为:Ⅰ组、Ⅱ组、Ⅲ组.观察并对比各组麻醉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产妇经麻醉后的血压、心率及脉搏氧饱和度较麻醉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Ⅰ组出现寒颤及呼吸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与Ⅲ组(P<0.05);Ⅲ组出现恶心呕吐及腹部牵拉不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时需将麻醉平面调整在T6-8的水平,以确保达到佳的麻醉效果,且保证麻醉作用时间较少,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李应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灸配合语言训练中风失语症的疗效

    目的:研究针灸疗法在治疗中风失语症方面的辅助治疗效果,开创语言训练新思路.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这三年时间内救治的中失语症患者共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即单一的语言训练来治疗失语症;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针灸来辅助训练后通过效果对比研究两种方式效果的差异性,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失语症恢复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较高;使用“汉语准失语症检查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后发现,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灸方式辅助语言训练对于患者语言功能的治疗效果显著,适应于广泛推广.

    作者:廖青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膀胱功能训练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膀胱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膀胱功能训练联合弥可保糖尿病膀胱病变方面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曾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膀胱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利用血糖、血脂以及血压控制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利用弥可保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利用膀胱功能配合训练来进行治疗.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饭后2h的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腓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之前进行比较,有十分明显的改善,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患者的高峰尿流率以及平均尿流率与膀胱残余尿量和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存在,观察组中患者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利用膀胱功能训练与弥可保相联合来对糖尿病膀胱病变进行治疗,能够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使患者的腓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改善,使患者的膀胱功能逐渐恢复,能够抑制病情恶化.

    作者:郭新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 2013年6月我院确诊的腹泻患儿180例,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分为细菌性腹泻组、病毒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3组,每组各60例.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周后检测其血清CRP水平.结果:入院时,细菌腹泻组血清CRP阳性率为93.3%,明显高于病毒性腹泻组与非感染性腹泻组,均P<0.01.治疗1周后,细菌腹泻组血清CRP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1,病毒性腹泻组与非感染性腹泻组则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CRP可早期判断小儿腹泻的性质,有利于提高预测疾病细菌感染及发生合并症的可能性与疗效判断,可作为小儿腹泻的临床敏感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黄志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的非心脏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3年9月期间,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各计30例.对照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麻醉期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注射痛症状,2例患者出现躁动症状,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以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干预,效果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岳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管理不断提高门诊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加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管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来我院门诊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70例患者的护士均经过综合素质培训,对照组70例患者的护士未经过综合素质管理培训,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门诊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管理对提高门诊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形象.

    作者:蒙彩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在提高助产质量及减少产后出血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提高助产治疗以及减少产后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分娩的孕妇206例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的护理方式是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助产护理.比较两组的助产质量、产后出血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明显的短于对照组(t=8.6431,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人数少于对照组(X2 =6.59,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是94.17%,对照组是56.31%,X2 =5.67,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可以提升助产的质量,降低产后的出血,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