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病人手术的护理探讨

宋萌

关键词:老年病人, 手术, 护理
摘要:老年病人的手术护理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手术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的心理疏导和疾病预防,手术后的全面细致护理以及手术病情稳定后的心理护理.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细胞分析仪应用于浆膜腔积液检查的探索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分析仪应用于荣膜腔积液细胞计数中的方法与意义.方法:对80例浆膜腔积液分别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计数法进行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比较两法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64份无异物标本,显围镜计数法算得白细胞计数为52-9700×106/L,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算得白细胞计数为49-9819×106/L,二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16份有异物的标本,两种方法的计数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52份非血性标本,显微镜计数法算得红细胞计数为43-33500×106/L,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算得红细胞计数为399-35000×106/L,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余28份血性标本,两种计数法测量的结果差异不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荣膜腔积液细胞数目较多时,可以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做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检查,但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法.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376例鼻咽癌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总结我院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376例,鼻咽原发灶、阳性淋巴结的大体肿瘤体积处方剂量66.0~72.6Gy,临床靶体积处方剂量为60.0~64.0Gy,淋巴结阴性引流区处方剂量54.0~56.0Gy.单纯放疗34例,放化综合治疗352例.结果:治疗中3~4级骨随押制及3级粘膜炎发生率分别为19.9%及59.0%;治疗后3月评估肿瘤CR率90.9%、PR率9.1%;2年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88.3%、90.4%及93.1%,失败以远处转移为主(48例).结论:IMRT治疗鼻咽癌获得了较好疗效,与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可能加重骨髓抑制及放射性粘膜损伤;需继续深入研究IMR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卢秋霞;唐溢聪;林力;石锦平;吴永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18例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经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水电解质紊乱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其中15例治愈,3例因原发颅脑损伤严重而死亡.结论:正确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及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对颅脑损伤性尿崩症,患者病情的恢复和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王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文章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满足每一位患者的高质量要求,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为行之有效,相对于传统的基础护理能够大限度地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了相关临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缩短了临床护理疗程,改善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的紧张局面,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作者:匡丽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6例女性乳腺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共诊治的20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对比分析,A组治愈率为明显优于B组,经临床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之一,临床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是乳腺癌防治的重要策略.

    作者:常三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脑梗塞病人的早期康复指导

    脑梗塞病人为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存活率也不断提,但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它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属和社会的负担,我科从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对6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分组进行早期康复指导,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继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接受诊治的260例呼吸内科意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行相同的基础治疗,干预组根据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干预方案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的抗菌药物用药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可见干预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另一方面也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很高.结论:对于呼吸内科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造福广大患者.

    作者:刘淑芹;韩桂超;张国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给出合理的减小误差的对策.方法: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血检科出现明显误差的5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误差进行合理分析.结果:造成此50份标本误差的原因,除2份标本原因不明外,其他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可分为4个方面:①采集原因,共15份,占30%;②送检原因,共10份,占20%;③检验原因,共18份,占36%;④病患本身的原因,共5份,占10%.结论:在血检中,使血液标本出现误差,导致其不合格的原因有多种,应从多个方面着手加以预防,严格规范各个环节的相关操作,重视送检工作,注意与病人的良好沟通,以提高血检标本的合格率,减小其误差.

    作者:张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重症肺炎疑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重症监护分析

    目的:对患有重症肺炎并表现出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展开重症监护,研究护理要点,旨在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有效程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4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此类患者共64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重症监护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护理过程中的注意要点.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满意程度更高.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重症监护方式应注意的要点较多,但辅助治疗效果较好.护理人员要加强研究,并将这种监护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健康教育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两种健康教育的方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健康卡片及口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仅用传统口头宣教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认识水平(P<0.001),治疗效果(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卡片与口头相结合的健康宣教方法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满意度及治疗效果.

    作者:黄世杏;庞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创接骨板技术治疗四肢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并探讨围创接骨板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所收治的78例四肢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为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术方式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进行治疗.再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后的效果优良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都要少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也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其满意程度要远远地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接骨板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恢复情况相当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王家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针对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呼吸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集的35例行机械通气且未发生VAP高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5例患者实施专业的呼吸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5例行机械通气高龄患者实施专业呼吸护理,随访33例机械通气>72h的高龄患者均未发生VAP,2例出现VAP,经抢救治疗恢复.结论:有效的呼吸护理能有效控制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降低VAP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饶文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秋季腹泻护理的体会

    目的:对护理措施对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3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对其疗效和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在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采取对病情、隔离消毒、心理疏导、护理皮肤、指导饮食、静脉补液等护理措施之后,疗效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爱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两种蓝光照射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黄疸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8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儿给予间歇性蓝光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两组患儿的观察时间均为72小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黄疸新生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多次间歇性蓝光照射,不仅可以取得与持续蓝光照射相同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因此,在对黄疸新生儿进行蓝光治疗时,可以对间歇性治疗的方式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治疗的64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外科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止血的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后止血的成功率为93.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8%;观察组患者出血复发的现象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改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治疗后显效32例、有效8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拉嗪缓较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轻围,疗效较好,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作者:魏晨曦;杨东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医院党的建设打造过硬医疗队伍

    医院党的建设是医院建设的灵魂,抓好医院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医疗队伍.纵观近年来医疗系统暴出的商业贿赂、收受红包等不良现象,与少数医院忽视党的建设不无关系,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84例

    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同左金丸结合使用在非糜烂性的反流病治疗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4例.将其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有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及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观察组则选择半夏厚朴汤同左金丸进行加减结合使用.对两组病人在4周以后的治疗疗效以及12周以后的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过治疗之后,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没有明显差异,但观察组中病人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非糜烂性的反流病治疗中,选择半夏厚朴汤同左金丸结合使用,其复发率明显减少.

    作者:苏昶才;王万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阑尾脓肿手术切除和非手术治疗的分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阑尾脓肿患者采用非手术以及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所收治的100例阑尾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阑尾脓肿患者行手术治疗时,手术切除治疗具有一次性治愈、费用低以及疗程短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在对阑尾脓肿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手术切除治疗的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孙彦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镇中的应用.方法:将46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分别采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与氯胺胴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并对两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的肢体活动发生率、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七氯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是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杨刚;李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