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继勇
目的:对我院2008年月-2012年6月期间6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用常规康复护理+CPM进行观察.方法:术后对髋关节置换术的主要并发症如关节粘连、脱位、血栓形成等作好预防护理,患肢关节CPM功能的训练,进行康复应用.结果:60例患者获随防,CPM对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容易为患者接受,通过使用CPM锻炼可使手术后的关节达到患者满意的屈曲、伸直、旋转功能位.结论:术后常规康复护理+CPM,可使患者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安莉;姬小娜;曹院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取改良结扎法加点式抽剥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3例采取改良结扎法进行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治疗资料,观察疗效,总结治疗经验.结果:10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效果良好,随访期间未发现疾病复发状况.结论:改良结扎法加点式抽剥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具有极好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卢升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选取92例于2006年04月-2013年6月在南京古楼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本组选取对象接受手术治疗后,共1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切口裂开、切口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患者人数依次为5例、3例、5例和2例;手术治愈患者90例,死亡2例,2例均因胆囊穿孔引发感染性休克,导致多器官衰竭病亡.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病情变化快、病症严重、治疗难度等待点,临床医师应注重选取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方法,这对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以及降低病死率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程一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血管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腔内血管外科技术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但只有具备一定的外科手术技术,对血管的临床解剖熟捻于心,才能深刻地把握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从容不迫地面对一切可能在腔内血管手术时出现的问题,游刃有余的完成手术,解决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梦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着重探讨了人文关怀在内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在内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有利于降低护理纠纷率,提高患者的医护满意率,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身心的早日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宇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放置吉妮IUD147例一年的临床观察显示新型的吉妮IUD续用率高,年续用率93%,脱落率低仅为1.36%,妊娠率为0,副反应少,尤其适用于剖宫手术后、宫腔偏大、带器妊娠、宫口松、反复脱环者.
作者:陈伏兰;潘小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诊治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联合社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诊治护理组)各32例,观察分析社区康复护理实施措施及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联合社区康复护理的患者在症状改善、临床治愈率等方面好于常规诊治护理,两组比较有差异显著(P<0.01). 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有利于肺功能恢复,起到很好的延缓病程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临产孕妇在分娩时,机体要承受子宫收缩带来的剧烈疼痛,以及胎头压迫、肌肉拉长、宫颈扩张和腰酸等生理上的疼痛.加上孕妇对分娩的期盼,以及对胎儿的的渴望,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产生焦虑、恐惧和紧张等情绪.本文就临产孕妇的心理变化特点,对助产士对临产孕妇的心理变化应对措施进行分析,以促进母婴安全.
作者:王欢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观察使用术前短期放疗联合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9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于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案为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进行短期放疗前提下联合使用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相比,对照组较短,但术后排气时间治疗组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两年,发现治疗组疾病复发率小于对照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术前放疗联合腹腔镜根治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能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和根治率,对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吕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院前急救工作的复杂性和特珠性以及人民群众对于急救医疗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急救病历也像院内病历一样,越来越凸显出其医学及法律上的重要意义,已经成为病案管理人员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对院前急救病历的管理尚没有统一的模式,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解决.
作者:吴素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8月选择符合标准的早期妊娠者40例,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观察终止妊娠效果、流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等情况.结果:33例(82.50%)孕囊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2~4h排出;完全流产37例(92.50%),不全流产3例(7.50%),流产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9.22±3.78)d;4例(10.00%)阴道出血量小于平时月经量,30例(75.00%)与平时月经量相似,6例(15.00%)超过平时月经量,月经恢复时间(36.49±4.05)d.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临床效果好,痛苦少,损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秀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哮喘为儿童常见慢性疾病,反复发作,虽可缓解,难以根治,中医除将本病归纳于喘哮之列外,还与短气、少气、气促的某些描述相近似.
作者:谢立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相关资料将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腹腔镜手术它与传统的手术方式不同,是高科技在临床手术学科中应用,它更多依赖设备与手术器械,所以护士术前必须熟练掌握操作各种设备、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及程序,才能减少术中的失误,熟练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美克霜与液氨联合治疗股体癣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经诊断确诊为体癣患者28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例,治疗组先给予液氨擦洗股体癣患处,再用美克霜涂布,而对照组只用美克霜涂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和有效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缩短3-6d,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5%.结论:液氨与美克霜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体癣效果显著,疗程缩短,疗效提高.
作者:刘中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手足口病患者应用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等血常规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共6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同期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儿童共60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儿童进行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联合检查.对比2组患者血常规指数,以及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血常规指数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等血常规指数均要高出许多,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后CRP指数显著下降,相对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指数相对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白细胞联合C反应蛋白的血常规检测,对其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卢浩棠;卢爱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信息技术给临床检验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临床检验效率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应用计算机进行临床检验的意义与进一步完善的方法.
作者:李玉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综合分析减轻骨科门诊患者疼痛感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1月到2011年11月接收的120例骨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基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本护理的基础上还要接受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判定这些措施对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的作用.结果:这120例患者经过相应的护理之后疼痛感有效得到减轻,但是对比两组患者的表现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减轻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骨科患者进行合理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是提高骨科门诊患者的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愈加不规律、不健康,再加上环境污染和工作繁重等因素的制约,致使男性不育症发病率逐渐递增.中医药在诊疗男性不育症的辩治方药、辩治理论及辩治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果,经研究表明,中医药诊疗男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极佳.本文重点论述五子六味加减方治疗男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仅供各位医学同仁参考之用,如文中所述内容有所偏差,还望各位专家、学者多多批评指正.
作者:朱焕涛;朱立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医院如何开展优质的药学服务工作.方法:分析本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发展变化,对医院开展优质临床药学服务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必须发生改变,在医、护、患者间加大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结论:临床药学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模式,提供药学信息咨询服务,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孙嘉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2012年9月间收治的5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历史性回顾分析,临床随访两年并对其进行详细随访记录.结果:50例患者经胆道观察损伤分类治疗,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术中发现胆道损伤患者4例,46例术后发现.经术后随访的2年间,出现胆道感染33例和胆管炎6例,黄疸7例,经直接接受手术干预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处理中,实施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胆道炎,利于患者早日康复,还可以消除胆道隐患,在临床上高效、安全,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周本成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