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分析

雷改琴

关键词:外科手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 大出血,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治疗的64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外科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止血的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后止血的成功率为93.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8%;观察组患者出血复发的现象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研究不同心理护理对患者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的成功率.方法:从我院选取20名需做输卵管卵巢切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试验组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并给予仔细合理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就按一般护理处置,观察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做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后的疗效差异和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治疗7天后成功率为70%,对照组成功率为10%,试验组患者治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并给予仔细合理的心理护理有效的提高了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的成功率.

    作者:陈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简谈对儿科医护人员的角色定位及素质要求

    作为儿科医护人员,我们担负着保证儿童健康和提高儿童素质的使命,充当着直接护理者,患者的代言人,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此外,我们也必须具备特殊的素质,应有强烈的择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信心、具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人际沟通技巧.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自己的角色定位,严格要求自己的业务素质,以便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大价值.

    作者:刘培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6例发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病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处理措施,若效果不佳,则给予纱条填塞宫腔治疗法或子宫切除术等.结果:本组16例患者中2例行综合处理后出血得到了控制、13例行宫腔纱条填塞、1例因胎盘早剥纱条填塞无效后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所有患者行抗感染等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术前、术中预防及处理,对降低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孕产妇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叶旺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内容),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压与血糖改善效果更佳,比较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压、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姜伟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的5月份到2011年的8月份收治的40名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作为治疗组,另外选择40名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在清晨空腹的状态对他们进行静脉血检测,主要检测他们血液中的总胆汁的浓度、血清的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与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要比对照组健康者在以上物质的检测水平上高,在其他指标的检测水平比对照组低.结论:通过患者在肝脏上检测的不同指标,对肝组织病变的水平进行检查,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帮助和思考,帮助肝硬化患者判断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及时预后.

    作者:王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及体位并发症问题的循证护理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9例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及腹腔镜手术采取的特殊体位可引起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CO2蓄积,胃内容物反流,血压降低及心动过速,神经损伤,术后肩部疼痛等并发症.结论:术中合理安置体位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现状

    现代医学本质上是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与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认识生命运动的规律,并用以维持、促进人的健康.生物医学工程已经深入于医学,从临床医学到医学基础,并深刻地改变了医学本身,而且预示着医学变革的方向.本文通过对于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将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做了介绍.

    作者:康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尿道下裂术后心理障碍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本研究对尿道下裂术后患者进行调查,从统计结果来看,患者的术前抑郁、术后焦虑和抑郁在得分上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可采取现身说法、转移疗法、树立目标三种心理护理方法;另外,护士要及时的做好术后健康教育.

    作者:刘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明竹欣治疗生殖器疱疹62例疗效观察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侵犯生殖器、皮肤粘膜引起炎症、水疱、糜烂、溃疡性病变的性传播疾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某些激发因素如发热、感染、月经、受凉、胃肠功能紊乱、创伤等作用下,都是导致生殖器疱疹产生的病因.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明竹欣是阿昔洛韦与L-缬氨酸缩合成酯的盐酸盐,能在体内迅速吸收并安全水解为母体阿昔洛韦与L-缬氨酸;治疗水痘带状疱疹及Ⅰ型,Ⅱ型单纯疱疹的感染,包括初发和复发的生殖器疱疹.用药量小,疗程短,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作者:陈松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心脏病的彩超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在临床应用上心脏彩超(UCG)对高血压心脏病诊断依据和诊断意义.方法:选取自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9例心脏彩超检查病例,回顾性分析诊断过程中患者本人的心脏彩超资料,对其中41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彩超进行分析.测量心房收缩期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左心房射血能力等功能参数.结果:经心脏彩超诊断左心房增大或者左心房肥厚的有39例,有18例左心房增大,34例患者左心室肥厚,心脏彩超检测显示阳性的比率是50.63%.结论:用心脏彩超来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结果准确率较高,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理想.

    作者:吴玉;武小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癫性肾炎29例临床分析

    过敏性紫癫性肾炎是指由于某些过敏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而出现的肾脏改变.紫癫性肾炎系小儿的主要肾炎之一.病程往往迁延.现将该病29例做一临床分析.

    作者:邹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总结手术室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手术室手术感染防控护理要点,并观察总结感染防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于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3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实施顺序将30例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手术实施时间为2013年1月到6月,手术实施前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20.0%,实验组感染率为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手术实施过程中手术室状况、手术时外部因素存在情况及手术时间等因素均为影响引起切口感染的关键因素.结论:对手术患者行系统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手术室及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和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从2008年2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AB两组,A组为良好结局组56例,B组为不良结局组110例.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血清胆汁酸量(缩写为TBA)、子宫动脉搏动指数(缩写为PI)、阻力指数(编写为RI)以及子宫动脉收缩压大血流速度(缩写为S)与舒张末期失血流速度(缩写为D)两者的比值.结果:B组各项指标都比A组要高,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方法对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有很好的监护作用,是妊娠期干内胆汁淤积综合征患者比较好的监测手段.

    作者:张婧;李枫光;董菊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强化期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强化期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4例,采用利福平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54例,采用利福平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强化治疗2个月后效果及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治疗效果相对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且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福平注射液强化期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有很大帮助,在临床治疗肺结核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临床强化期推广应用.

    作者:刁士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谈PDA在现代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掌上电脑(PDA)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是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向病房的扩展和延伸,实现护士护理工作的“无纸化、无线网络化”.本文主要探讨了PDA在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问题.对PDA的使用与普及可以弥补原有HIS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其查询统计、床旁录入及跟踪医嘱生命周期等功能可以明显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

    作者:方惠青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的护理措施,以期促使神经外科护理水准的不断提高.方法:通过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82例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在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并对其病例资料以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而对症施治,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之后,按照Bond和Jennett等提出的格拉斯哥治疗结果评定标准,判定死亡患者2例,植物人患者7例,重度伤残患者18例、轻度伤残患者11例,恢复良好患者44例.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能够大限度的降低意识障碍病人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于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思维导图在中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学中的药学知识点历来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习中医学的重点.思维导图作为中医学教学的新尝试,已经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将以中药教学为例,来探讨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推进中医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宋吉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对运用计算机进行临床检验的思考

    信息技术给临床检验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临床检验效率的提高.本文阐述了应用计算机进行临床检验的意义与进一步完善的方法.

    作者:李玉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在关节僵硬方面的护理方式,以此来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骨折治疗后发生关节僵硬症状的患者共88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患者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成员在关节僵硬方面明显改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远远高于常规护理下的对照组,对比数据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后采取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状况,提升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并且在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效果显著,可以将护理干预方式天面积推广.

    作者:覃兆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实验原则将我院收治的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月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