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观察

王君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 临床检验, 观察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肝功能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的5月份到2011年的8月份收治的40名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作为治疗组,另外选择40名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在清晨空腹的状态对他们进行静脉血检测,主要检测他们血液中的总胆汁的浓度、血清的胆碱酯酶活性、白蛋白、血清胆固醇,与治疗组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要比对照组健康者在以上物质的检测水平上高,在其他指标的检测水平比对照组低.结论:通过患者在肝脏上检测的不同指标,对肝组织病变的水平进行检查,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帮助和思考,帮助肝硬化患者判断病情发展的严重程度,及时预后.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60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总计80例应用单药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观察组总计80例应用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计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纪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科护理记录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精神科临床护理记录,既是检查和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又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且在法律上也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因此,不认真记录或漏记、错记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引发医疗纠纷.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血管内科加床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策在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加床患者96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加床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加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加床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服务很满意的比率和总满意度分别为60.42%和91.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67%和68.75%,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适于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运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反复发作的幼女外阴阴道炎病因与治疗方法探讨

    目的:探析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结果: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主要病因为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后天性直肠阴道瘘、外阴溃疡及疖肿、阴道异物、小阴唇粘连;主要的病原菌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假丝酵母菌、滴虫、淋球菌等;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分泌物异常、外阴瘙痒、排尿异常、外阴红肿、外阴糜烂、小阴唇粘连等.未明确病原菌前先清洁外阴、小剂量应用雌激素;明确病原菌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后天性直肠阴道瘘患者行瘘修补术、瘘管切除术,阴道异物者取出异物,小阴唇粘连者行小阴唇粘连分离术.结论:反复发作性幼女外阴阴道炎常见病因为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主要的病原菌为大脑埃希菌,采用局部和全身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杨玥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套扎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套扎手术治疗膝关节后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年龄20-46岁,接受关节镜下套扎手术.结合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Lysholm评分及Tegner功能评分,分析关节镜下套扎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均在90min内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35个月,平均22.5个月.术后1年Lysholm评分从术前(48.9±8.2)分提高到(90.3±9.5)分(P<0.001);Tegner膝关节评分从术前(1.4±0.7)分提高到(5.7±1.3)分(P<0.001).结论:关节镜下套扎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良好、固定可靠,且可同时一期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

    作者:姜海涛;顾爱群;唐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梗患者三大重要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梗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三大重要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76例急性心梗患者的回顾性护理分析,总结相应的观察护理对策.结果:急性心梗患者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结论:急性心梗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三大并发症时对患者生命产生严重威胁,做好严密监护和预见性的观察与护理,可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为抢救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赢得抢救时间.

    作者:凌金香;韦秋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硝唑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80例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替硝唑进行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用替硝唑进行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跟踪治疗.结果:经过替硝唑的封闭治疗,80例患者中,治愈者有71例,占88.8%;有显著好转者有8例,占10%;未显效者1例,占1.2%.结论:使用替硝唑封闭治疗牙周炎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来美;许淑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HBV病毒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症状以及观察,分析HBV病毒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ALD)特点以及治疗.方法:将我院2012~2013年收治ALD合并HBV感染男性患者39例(合并组),单纯HBV感染男性患者51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绝对戒酒,同时给以对应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合并组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及TBI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病毒感染和饮酒过度导致慢性疾病两者合并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作者:梁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与心律失常的中医治疗体会

    冠心病的现代医学分类方法与治疗手段种类繁多.作为基层医疗机构,限于诊疗条件与所针对的病患群体,中医疗法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范围与适用优势.本文立足于中医学基本理论,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与体会对冠心病与心律失常的中医诊治方法作以总结.

    作者:郭晓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医院党的建设打造过硬医疗队伍

    医院党的建设是医院建设的灵魂,抓好医院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医疗队伍.纵观近年来医疗系统暴出的商业贿赂、收受红包等不良现象,与少数医院忽视党的建设不无关系,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观察自拟中药妇科散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妇科散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中药妇科散外洗阴道方式,而对照组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外洗阴道方式.结果:经研究结果得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6%,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6%,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因此,该研究具有医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妇科散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较好,其复发率小于西医治疗的复发率.

    作者:刘良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外科治疗.方法:2000年01月至2013年6月胸下段食管癌手术并进行胸内吻合病例共526例,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17例,发生率3.2%.这17例吻合口瘘患者均进行开胸探查冲洗、重新置胸管充分引流、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肠造瘘肠内营养,并给予抗感染、静脉营养、持续胃肠减压治疗.结果:治愈16例,1例于术后42天因肺部霉菌感染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早中期,积极开胸冲洗并重新置管确保胸腔引流通畅,常规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空场造瘘肠内营养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洪银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足转筋患者采用中医验方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足转筋患者采用中医验方进行治疗的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11年7月-2012年7月所治疗的12例足转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确诊后采用我院自制中药验方来进行治疗,对其中1例典型患者的临床资科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举例分析.结果:对该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在经过两个疗程后,其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再以同功效药酒巩固治疗一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其余11例的治疗情况与改例典型患者大致相同.结论:在对足转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本研究所提到的中医验方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而且患者在治疗1年后未出现复发的情况.因此,在对足转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本研究中所提高的中医验方进行在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吴春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

    目的:探究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对84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乳酸水平分别进行测定,对治疗6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进行计算,并进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和急性生理学评分,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的血乳酸水平,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P>0.05,两者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6小时后的乳酸清除率,存活组明显比死亡组高,P<0.01;APACHEⅡ评分,存活组为22.85±6.76,死亡组为23.63±6.85,两者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乳酸水平和乳酸清除率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旺龙;劳均燕;黄妙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米沙坦与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对患有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2例患有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胺碘酮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阵发性房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房颤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停药后阵发性房颤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胺碘酮与替米沙坦联合对患有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2例毒蘑菇中毒应用CRRT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毒蘑菇中毒患者给予常规抢救治疗外,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12例毒蘑菇中毒患者入院后在急诊科接受洗胃、静脉输液后入血透室行血液灌流后再转入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抢救等治疗护理,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严密监护病情,并对患者病情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及时做相应的抢救、治疗、护理.结果:12例毒蘑菇中毒患者中有10例患者好转出院,其中2例患者由于进食时饮酒,病情更重,且没有及时行CRRT治疗,病情很快加重,经过治疗、抢救无效,患者死亡.结论:及早的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对毒蘑菇中毒患者可更快速、更有效地消除毒蘑菇毒素及内源性毒素,治疗有效率较高,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存活率高,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可作为治疗毒蘑菇中毒重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姜金花;陶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喂养方式与IE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婴儿湿疹(Infantile Eczema,IE)的发生与喂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指导新生儿湿疹的预防.方法:我院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共有新生婴儿394名,其中85名婴儿采用纯母乳喂养,164名婴儿采用母乳与人工混合喂养,143名婴儿采用人工喂养,分别按照其喂养方式设置为母乳组、混合组和人工组,回顾统计各组婴儿IE的发病情况,分析不同喂养方式与IE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母乳组婴儿发生湿疹31例,湿疹发生率为36.5%,混合组发生湿疹69例,湿疹发生率为42.1%,人工组婴儿发生湿疹57例,湿疹发生率为39.8%.结论:人工喂养成分与IE的发病之间具有明确的相关性,母乳成分与IE的发病相关性不大,但混合喂养对IE致病性更强,临床上对易过敏体质的婴儿应建议母乳喂养为宜.

    作者:韩玲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7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内容),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压与血糖改善效果更佳,比较两组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血压、血糖情况,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姜伟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文就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黄梅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胱抑素C在早期预测对比剂肾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早期预测对比剂肾病中,胱抑素C的价值.方法:本次共选择30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均应用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有CIN发生者30例(CIN组)与无CIN发生者270例中抽取30例作对照组(非CIN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胱押素C进行检测.结果:本组选取病例中,CIN 30例,为10%发生率,在未发生CIN的270例患者随机抽取30例作非CIN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两组Cr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48h,CIN组Cr明显高于非CIN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IN组Cr平均升高>25%,与诊断标准符合.CIN组与术前比较,术后2hCysC值和8h CysC值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差异明显(P<0.05).组间比较,术后24h CysC值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对比剂肾病预测中,胱抑素C作用显著,具稳定、准确的优点,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秋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