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临床价值的分析

张培英

关键词:经皮气管切开术, 重症监护病房,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的主要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需行气管切开术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给予研究组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等项目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确定切开气管到实施切开手术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切管切开术而言,经皮气管切开术手术之间更短,操作更简单且安全,术中创伤小,实施切开手术时间更加快速,有助于在佳时机行切开手术,提高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治疗水平.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10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除外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品,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长托宁,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抗胆碱能药剂量及使用次数、死亡率、反跳率、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治愈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的碘解磷定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肯定,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杨玉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14例小儿肺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小儿肺炎患儿114例.将他们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7例.对观察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法进行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进行治疗,并就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在临床指标(喘咳减轻时间、退烧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的改善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果方面(98.2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85.96%),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疗法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疗法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护理措施.

    作者:陈艳兰;龙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眶部肿瘤患者的临床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CT诊断眶部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为眶部肿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探计其特点及准确率.结果:50例患者中脉管性肿瘤12例、先天性肿瘤10例、炎性假瘤10例、视网膜母细胞瘤6例、黑色素瘤4例、神经鞘瘤3例、淋巴瘤3例、泪腺肿瘤2例.对它们的发生部位、形态、边缘、密度、眶骨改变、眼球壁改变及眶周受累情况进行了分析.结论: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症状表现及CT所提供的影像信息,能够对大多数眶部肿瘤作出定性诊断.

    作者:曹火亮;张延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年轻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重复人工流产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月~2012年8月调查未婚年轻女性重复流产的心理行为及生殖健康状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以便对有潜在危险的未婚女性进行早期干预,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结果:本文160例患者中户口是本市者72例,占45.00%;外地88例,占55.0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9例,占24.38%;高中及中专82例,占51.25%;大专及以上39例,占24.38%;社会职业:无业/个体/服务员85例,占53.13%;工人/农民18例,占11.25%;技术管理员57例,占35.63%.在本次妊娠占160例重复流产患者中,53.13%(85/160)的人未使用任何避孕措施,46.87%(75/160)的患者怀孕原因是因为避孕失败.职业、文化程度、户口、本次流产避孕状况的患者其重复人工流产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2.36、8.41、5.92、6.02,P<0.05).将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是否重复流产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进入模型的因素有职业、文化程度、户口、本次流产避孕状况.结论:由于年轻妇女对避孕知识相对缺乏,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较高,文化程度、社会职业是否避孕是妇女重复流产的影响因素.应对重点人群加强避孕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并督促落实可靠的避孕措施.

    作者:方富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08例肺癌患者GVAX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研究肺癌患者使用GVAX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总结树突状细胞对肺癌患者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7月肺癌患者10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取同期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健康组、肺癌组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检测结果.10/例肺癌患者均使用GVAX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变化.结果:肺癌组患者DC1与DC2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癌患者治疗一个月、三个月,患者DC1与DC2无明显变化,而治疗6个月后,DC1与DC2比较有上升,各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患者使用GVAX治疗后患者有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但是变化较为缓慢.

    作者:杨涤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检测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和分析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检测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使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上述患者送检胸腹水标本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数进行检测,并与同期采取手工法检测结果相对比.结果:UF-100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和手工法两种方法对46例胸腹水标本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的检测结果对比上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计数检测有明显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进行分娩产后出血产妇42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出血原因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发现导致产妇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妇子宫收缩乏力、贫血或胎儿体重过重等,通过对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合理的护理,42例产后出血产妇均已痊愈.结论:孕妇在怀孕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医护人员应给予孕妇合理的身心护理,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妇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产妇及胎儿的安全.

    作者:张爱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医院所收治的一组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情况及其诊疗方法和终结果分析比较.结果:在本组共25例患者中,存活于死亡病例分别为9例和16例.死亡率为64%,死亡率很高.结论:在颅脑损伤的患者中,神经源性肺水肿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一项并发症.

    作者:胡京涛;曹俊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PACS系统的应用初探

    PACS系统具有直观、吸引人、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教学联系实践的特点.在医学影像的教学中可将教学资源大程度集约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向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理记录书写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目的:探讨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改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的146份病历进行分析,重点对护理记录单、手术安全核对单、手术器械清点单等进行检查.结果:不规范书写、不完整记录、不真实记录以及病房护理质量低是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结论:护理人员应当意识到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医院安排的培训活动中,通过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来实现医疗纠纷的控制.

    作者:杜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他汀类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合并高脂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90例,均根据病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抗心律失常组、抗心绞痛组、抗心力衰竭组、抗动脉粥样硬化组、抗高血压组、抗凝组均配伍他汀类与心血管类药物后,各自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92.3%、93.3%、94.7%、93.7%.抗心律失常组肌痛1例;抗心绞痛组出现1例轻度头痛;抗心力衰竭组出现1例心动过缓,调节药物用量后正常;抗动脉硬化组有1例轻度恶心;抗高血压组不良反应1例,为轻微咳嗽;抗凝组不良反应6例,均为INR值上升,对华法林用量作出调节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控制度良好,临床上需要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量以减轻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李振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晨尿与随意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损害患者晨尿与随意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及随意尿的mAlb进行了联合检测,并与52例健康查体者作对比.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晨尿、随意尿mAl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意尿与晨尿mAlb的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率,减少漏诊.

    作者:田艳芳;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对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中度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红霉素(0.125g,3次/日)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100ug,2次/日);B组口服安慰剂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100ug,2次/日);C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ug,2次/日).三组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血清中C反应蛋白以及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结果:A组和C组治疗后的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与各自治疗前及与B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A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及与B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A组和C组治疗后的急性加重发生率与B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中度缓解期COPD可减轻气道炎症,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保护肺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莫诚航;邓嘉宁;施唯;邝敏;杨双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干预在针灸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部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护理效果较好,这种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裕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草药内服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草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草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草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间在我院治疗的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并辅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认知护理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表(HAMD)以及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干预后HAMA、HAMD以及SCSQ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心理认知疗法干预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余军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养

    目的:建设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护理师资队伍,培养德才兼备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结果:培养出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临床带教老师.结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效果良好.

    作者:郭翠英;李彩;张皎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透析诱导期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通过规范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提高诱导期透析患者依从性.方法:调查诱导期透析患者在透析方案、体重增长、心理、用药及血管通路维护方面的依从性,结合患者问题和对知识需求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路径.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诱导期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明显提高了诱导期透析患者依从性.

    作者:刘顺玉;吉小静;石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性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84.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的躯体功能、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和心理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能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预后.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肝脏肿块的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多层螺旋CT具有各项同性、极快的扫描速度、超薄层厚等优势,能显示更小的血管分支.本研究对36例患者行肝脏多层螺旋CT双期扫描,旨在探讨对肝脏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沈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