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期子宫破裂40例临床诊治体会

吴冬

关键词:分娩期, 子宫破裂, 临床诊治, 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原因,探讨临床诊治子宫破裂的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40例分娩期子宫破裂产妇的资料,分析出现分娩期子宫破裂的原因,研究治疗子宫破裂的有效方法,探讨子宫破裂的预防措施.结果:40例产妇出现子宫破裂的原因为多次生产13例(32.5%),瘢痕性子宫17例(42.5%),梗阻性难产5例(12.5%),产前使用宫缩剂不当5例(12.5%).40例产妇分娩出的胎儿中,其中死胎8例(20.0%),死产4例(10.0%),围产儿的死亡率为30.0%.子宫破裂处理方法,行子宫破裂修补手术者19例(47.5%),行子宫次全切手术者14例(35.0%),行子宫全切手术者7例(17.5%).结论:子宫破裂不仅对于产妇的危害十分严重,而且会造成死胎、死产的出现.为了减少子宫破裂情况的出现,产妇应加强在产前的检查,多次分娩及瘢痕性子宫的产妇,应该在接近预产期时,提前住院待产.子宫收缩剂的使用应该严格按照使用指征进行,避免出现滥用导致子宫破裂.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其对策的探讨

    在日常的外科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性因素.并且这些潜在性风险因素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对于外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要进行一定的总结,找出常见的风险种类,并就此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本文从50例外科临床资料中进行分析,发现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详细不足之处,找出解决的措施来降低外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李月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腺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保乳根治术临床比较

    目的:研究乳腺切除并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保乳根治术这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旨在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高治疗有效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3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将这3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切除并腋淋巴结清扫方式,观察组采用保乳根治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两方面的情况,分析哪种治疗方式更具优越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方面相差不大,患者手术情况良好,没有严重并发症情况产生.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效果相差不大,远期上治疗效果较好.但就患者自身而言,更倾向于保乳根治方法,在外观方面优势较强.

    作者:陈守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活的8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使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四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3.1±2.3)min,术中出血量为(20.4±1.6)ml,住院时间为(2.5±0.5)d,三项观察指标相比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的特点,在提升手术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明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护理安全作为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关系到病患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也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精神科护理安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话题,本文便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我们能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同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措施,旨在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防范安全隐患的意识,以期减少这些隐患给患者造成的伤害.

    作者:杜燕;刘咏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探析

    目的:探究更年期功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更年期功血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三组,各组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妇科养荣胶囊治疗,观察组单纯采用西药炔诺酮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即炔诺酮+妇科养荣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在治疗24h、48h、72h时的出血控制率与控制出血时间,并对三组患者完全出血率与完全止血时间,以及用药出血反应与副作用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24h、48h、72h时的出血控制率与控制出血时间,完全止血率与完全止血时间,以及用药出血反应与副作用等指标上皆明显优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完全止血率研究组不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更年期功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患者出血控制率高,用药出血率低、副作用也较少,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安彦辉;徐丽杰;刘新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试析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价值

    目的:针对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1].方法:选取本院骨科在2011年7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并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进行诊断检查,给予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检查的效果.结果:经过诊断结果发现,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进行诊断检查的观察组,根据其所得的资料与数据,在进行手术前能够准确的对骨折类型进行评价,其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三维重建影像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诊断,其能够非常立体的对患者关节内的骨折进行诊断,从而帮助手术治疗,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诊断检查方式.

    作者:刘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胸部手术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胸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SAS Ⅰ~Ⅱ级36例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12例.A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为静脉全身麻醉组;C组为硬膜外麻醉联合静脉全身麻醉组,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进行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各指标的监测.结果: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能保持循环、呼吸功能的稳定.在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中有显著效果.降低全身麻醉的不良反应.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徐忠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

    目的:针对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做出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过去两年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2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均为110名,分别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针对对照组的110名患者实施西药治疗方案,针对实验组的110名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在共同实施过三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的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结论: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马生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国名老中医路绍祖教授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举隅

    全国第二批中医药名老专家,路绍祖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尤其强调中医辨证,标本兼治,根据主证选取穴位,多取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为自血部位,配合针刺其他穴位,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宝贵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麟;崔瑾;陈盼碧;张小珊;吴高鑫;王兴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0例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尼麦角林治疗,给予参考组患者阿尼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椎动脉、大脑中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E)、缩期血流速度(VP)及脉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E、VP及PI指标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治疗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流,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我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解析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城市化的速度也加快了步伐,当前,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要求也在提高,同时,面对这些流动大军的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也成为我国急需进行体制改革的主要对象.本文探讨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社区化管理的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进行制度创新的具体举措.

    作者:叶燕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左旋甲状腺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的影响及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45例作为亚临床甲减组,同时随机选取5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亚临床甲减组给予小剂量LT4替代治疗,至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再次测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水平.结果: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临床甲减患者容易合并HCY升高及脂代谢异常,LT4替代治疗可降低亚临床甲减患者增高的血清HCY及血脂水平.

    作者:翟有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方法:本院2003至2012年收治的30例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穿孔修补20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5例,根治性胃癌切除15例.结果:穿孔修补病例生存期平均5.3个月;姑息性切除病例生存期平均14个月;根治性切除病例生存期平均33个月.结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胃癌穿孔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时间长.

    作者:向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术室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手术室出现创伤性休克的情况,并分析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手术室创伤性休克患者20例,对急救的患者进行护理配合.结果:20例患者进行早期的急救配合护理,全部抢救成功,抢救率为100%.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急救护理,增加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李俊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秋季腹泻护理的体会

    目的:对护理措施对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3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进行全面综合护理,对其疗效和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结果:在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采取对病情、隔离消毒、心理疏导、护理皮肤、指导饮食、静脉补液等护理措施之后,疗效显著提高.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爱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ICU护理安全用药的注意要点

    目的:通过对ICU护理用药的临床实践分析,探讨安全用药在ICU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方法:从药物的合理放置,药物标识明显化处理,以及对药物的合理管理;使用药物过程中病患用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护理人员对药物的熟悉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ICU护理中安全用药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使ICU护理中护理人员强化了安全用药的意识和知识,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提高了ICU护理用药的安全性.结论:ICU护理中用药是否安全直接关系着病患的生命健康,不能马虎,必须将病患的安全隐患降到低.

    作者:林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在关节僵硬方面的护理方式,以此来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骨折治疗后发生关节僵硬症状的患者共88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患者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成员在关节僵硬方面明显改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也远远高于常规护理下的对照组,对比数据没有可比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折后采取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状况,提升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并且在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方面效果显著,可以将护理干预方式天面积推广.

    作者:覃兆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临床中分析

    目的:分析无痛肠胃镜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降低病人的痛楚,以及对于治愈的精确性.方法:抽取在医院治疗的病人,把168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无痛胃肠镜组共计84人,B组为普通胃肠镜组,共记84人.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同状态以及身体的一些其他数据,对比结果明显.结论:在对病人进行胃肠镜检查时,使用无痛胃肠镜队伍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数据影响较小,治疗效果更佳,相比普通胃肠镜,患者能够更快痊愈.从安全上来讲,这种新的治疗手段更加的人性化,更能被患者所接受,在以后应更加加大推广.

    作者:张桐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如何降低成分血制备过程中的差错

    成分输血是输血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成分制品种类的增加和成分制备过程中的环节增多,如果在血站产品生产管理过程中,监督措施不到位,差错就会不断发生,给血液质量带来很多隐患.所以,如何加强过程管理,杜绝和降低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差错发生,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易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技术(药品)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实用价值

    目的:为推动基层医疗单位合理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注射器和配液方式进行文献研究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了调研.结果与结论:通过理论研究,免推注技术是在传统配液方式的基础上的一次革新,结合基层医疗机构现状和实际应用,其安全、便捷和实用的特点能满足现在甚至未来一段时间配液的要求.

    作者:檀俊东;范盼盼;周治国;丁文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