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乙肝传染性的关系研究

夏伟伟

关键词:HBV-LP, HBV-DNA, HBV-PreS1
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对305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LP、HBV-PreS1和HBV-DNA的测定,并对结果作分析.结果:HBV-DNA阳性标本中HBV-LP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V-PreS1的阳性检出率(P<0.005);HBV-LP与HBV-DNA有较高相关性(r=0.948,P<0.005).结论:HBV-LP与HBV-DNA呈正相关,较之PreS1,HBV-LP可以更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68例AMI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特征.结果:室性早搏、心室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是AMI患者常见的合并类型.其中以合并心室颤动死亡率高,达100%;非ST段抬高病死率高于ST段抬高,P<0.05.结论:AMI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各个类型均可发生,心室颤动是主要的死亡原因;非ST段抬高是影响AMI心律失常预后的重要因素,应早期预防、及时控制.

    作者:李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宝应县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及工人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某木制家具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及工人健康状况.方法:现场调查本县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的各项情况;对其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对134名粉尘、苯系化合物和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取业健康检查.结果:本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苯、甲苯、二甲苯、术粉尘的浓度均控制在标准限值以下,噪声检测结果部分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职工健康体检发现粉尘作业工人未出现尘肺病表现.结论:本县木制家具制造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预防职业健康损害的关键措施是在超标作业环境中操作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并正确使用.

    作者:商桂娟;刘国新;张玉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时期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心理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和犯罪案件也逐步高发,执法执勤的难度加大,导致边防官兵心理压力增大,多种心理问题层多.因此缓解官兵的心理压力、促进官兵的心理健康、促进警营和谐成为现实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作者:徐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突破感法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采用突破感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突破感法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异感法进行麻醉,在行神经阻滞期间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用药操作,分别对患者的穿刺次数、深度及起效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同时统计在麻醉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所用的穿刺次数及穿刺深度均少于对照组,且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麻醉起效时间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使用突破感法,较常规方法能够取得更有效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兴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膝关节冲洗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注射和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观察组: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于患者髌骨内上、外下行膝关节穿刺,放置16号针头并接输液器,共冲洗0.9%生理盐水1500ml,灌洗结束后尽量吸出关节腔内残留液体,之后注入玻璃酸钠2ml,冲洗完毕后卧床休息24小时.对照组: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在患者髌骨外下行膝关节穿刺,入腔后注射2ml玻璃质酸钠,摇匀.一周一次,以三周为一疗程.结果:60例病人均获得4-6月随访,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8.8%.结论:关节冲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于单纯玻璃酸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

    作者:钟广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8例重症河豚鱼中毒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并探讨重症河豚鱼中毒的院前急救、院内治疗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28例重症河豚鱼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采用的院前急救治疗方法及院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口唇、舌尖、指端麻木,四肢乏力,进而昏迷,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血压下降6例,抽搐4例,呼吸麻痹18例,心跳呼吸停止2例.28例重症河豚鱼中毒患者经院前急救:洗胃、导泻、灌肠,呼吸机辅助呼吸及院内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25例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出院后自行恢复自主呼吸、康复,2例死亡.结论:河豚鱼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尽早尽可能清除毒物,及早人工机械通气、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等综合治疗措施很大程度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符可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骨髓涂片在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涂片,了解淋巴瘤患者骨髓像特点,为淋巴瘤的确诊,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近两年头64例确诊为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片以及13例淋巴结肿大查因的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观察,结合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分析.结果:64例恶性淋巴瘤中有骨髓侵犯者占18.75%(12/ 64).8例HL中有2例骨髓像可见瘤细胞浸润,占3.1%(2/64);56例NHL中有骨髓侵犯者占17.9%(10/56),并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者占12.5%(7/56).正常骨髓像的NHL患者在治疗期间骨髓像有相应的变化.13例淋巴结肿大查因的骨髓涂片,可见瘤细胞浸润有2例.通过骨髓涂片检查确诊淋巴瘤1例.结论:NHL骨髓侵犯较HL常见,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把骨髓穿刺涂片当作一种常规检查.

    作者:张丽娟;欧阳敏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再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结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9%.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发热临床疗效更为确切.

    作者:郝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两种不同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为减轻病人的疼痛反应,改进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法.方法:选择病人1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接两种不同的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对两组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共100例,观察组无痛率18.7%,对照组无痛率9.4%.结论:快速直接穿刺血管法明显优于常规斜刺法.

    作者:贺志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 2013年6月我院确诊的腹泻患儿180例,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分为细菌性腹泻组、病毒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3组,每组各60例.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周后检测其血清CRP水平.结果:入院时,细菌腹泻组血清CRP阳性率为93.3%,明显高于病毒性腹泻组与非感染性腹泻组,均P<0.01.治疗1周后,细菌腹泻组血清CRP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1,病毒性腹泻组与非感染性腹泻组则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CRP可早期判断小儿腹泻的性质,有利于提高预测疾病细菌感染及发生合并症的可能性与疗效判断,可作为小儿腹泻的临床敏感检测指标之一.

    作者:黄志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乙肝传染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BV-LP)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对305例乙肝患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LP、HBV-PreS1和HBV-DNA的测定,并对结果作分析.结果:HBV-DNA阳性标本中HBV-LP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V-PreS1的阳性检出率(P<0.005);HBV-LP与HBV-DNA有较高相关性(r=0.948,P<0.005).结论:HBV-LP与HBV-DNA呈正相关,较之PreS1,HBV-LP可以更好地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作者:夏伟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相关资料将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腹腔镜手术它与传统的手术方式不同,是高科技在临床手术学科中应用,它更多依赖设备与手术器械,所以护士术前必须熟练掌握操作各种设备、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及程序,才能减少术中的失误,熟练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国名老中医路绍祖教授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举隅

    全国第二批中医药名老专家,路绍祖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针刺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痤疮,尤其强调中医辨证,标本兼治,根据主证选取穴位,多取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背俞穴为自血部位,配合针刺其他穴位,取得较好临床疗效,宝贵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麟;崔瑾;陈盼碧;张小珊;吴高鑫;王兴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磷酸肌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药物再灌注治疗后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进行药物溶栓再灌注治疗,治疗组患者早期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给药治疗.比较两组再灌注后2h、24h QT间期离散度及24h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结果:①溶栓2h、24h后,两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比较,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发生30例,为78.9%;治疗组患者发生22例,为57.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效果明显,可以减小QT间期离散度,起到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张孟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养

    目的:建设一支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护理师资队伍,培养德才兼备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结果:培养出一批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临床带教老师.结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采取“教”、“学”双向考评等活动进行选拔与培养效果良好.

    作者:郭翠英;李彩;张皎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通过对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探讨微波护理的作用.方法:文章通过对宫颈炎患者的跟踪治疗,用微波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在治疗宫颈炎的方法中,微波治疗宫颈炎成功率高达92%,并且在治疗后没有出现治疗后遗症.结论:微波治疗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患者受苦少、术后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在宫颈支的治疗和护理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宫颈炎的方法,值得医院大力推广.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疏血通注射液与艾麦舒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病患行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艾麦舒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心绞痛病患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艾麦舒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单纯艾麦舒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7.67%,临床总有效率95.34%,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72.09%,临床总有效率60.46%.观察组在疗效及左心射血分数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相较于单纯艾麦舒注射液疗法,在此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更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科护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改进措施.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和本院20例护理人员的调查问卷,找出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不足找出改进的措施.结果:外科护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主要的问题:①少数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匮乏,缺乏相应的法律责任感;②一些护理人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利用新技术开展工作;③还有一些护理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不扎实;④一些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耐心,自身的承受能力不够.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改进措施,尽可能减少患者所受的痛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

    作者:林明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壶腹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观察

    目的:分析观察影像学方法在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从2011下半年到2012上半年收治50例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且每组都有25例患者,试验组的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CT影像学方法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的诊断方法,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结果:在两组患者中,试验组检出18例,检出率为72.0%;观察组中检出人数为11例,检出率为44.0%;试验组高于观察组两者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CT影像学是辅助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的良好手段,采用影像学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不仅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王绍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反流性疾病54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与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咽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4.1%,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咽喉症状改善率为96.3%,对照组咽喉症状改善率为77.8%,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俊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