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时期手术室护理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任科梅;彭柳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带教, 存在问题, 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带教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分析护生、带教管理、学校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带教对策.结果:有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加强护生的职业责任感,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结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手术室护理人才.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汤加味治疗鼻渊35例

    目的:对益气汤加味治疗鼻渊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5位鼻渊患者,患者主要采取益气汤加味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在35位鼻渊患者中,有9例患者治疗有效,有26例患者痊愈.结论:鼻渊是指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鼻病,有虚证和实证之分,用益气汤加味治疗鼻渊虚证,疗效满意.

    作者:郑显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以2010年10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为例,此次调查共统计了560例产妇,主要对她们的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措施、止血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5600例产妇中共有14名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状况,发生率大概为2.5%;在这14名出血的产妇中,出血的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巨大儿、胎盘粘连以及前置胎盘.在所有的出血产妇中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没有死亡情况的发生.结论:产妇产后出血是导致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发病原因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止血护理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

    作者:蒋红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分析

    急性腹痛病情发展较快、病因复杂,如果误诊、漏诊、延误诊断导致延误病情,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了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本研究选取我院急诊内科在2009年11月-2013年2月年间收治的急性腹痛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针对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法,通过对12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后,积极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治愈115例,占95.83%,效果显著.

    作者:赵永刚;李德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元文化护理在五官科病房工作中的应用

    本文就多元文化护理在五官科病房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陈明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医治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六十二例确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治疗,其中这六十二名新生儿患者是2009年至2011年之间收治的.治疗包括三项针对该病的处理手段和五项对该病的疗法支持手段.前者包含减轻颅内压、控制惊厥和脑干症状的消除.五项包括低血糖的纠正、体液的补充、氧的提供、酸中毒的纠正和低血压的纠正.结果:这六十二名新生儿患者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医疗效果,并且这六十二名新生儿的神经后遗症的发病概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减轻.结论:新生儿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将病情加以控制的,对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患者,我们应当密切的观察他们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这对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作者:黄金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浮针、皮肤针扣刺中药熏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报告

    目的:采用中药熏蒸、浮针疗法、皮肤针扣刺治疗由带状疱疹后遣的神经组织剧烈疼痛、表皮刺痛、肢体痉挛等临床症状.方法:根据患者肩胛、腋下、肩周及上肢等部位的持续性疼痛或间歇性痉挛疼痛或表皮刺痛;分别采用中药熏蒸,浮针、皮肤针扣刺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8%.结论:通过中药熏蒸、浮针疗法、皮肤针扣刺疗法达到缓解痉挛、舒筋通络、行气活血、镇痛的功效.采用中药熏蒸、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遣神经痛,疗效肯定,易于推广.

    作者:周海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相关试验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作为A组,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作为B组,32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作为C组,29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患者,将其作为D组,另选同期我院所收治3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C三组患者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行化疗治疗后其血液中的血小板微粒未出现增加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栓性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血小板微粒含量的测定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对血栓性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血小板围粒水平的测定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段克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阴道超声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阴道超声技术在妇产科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它采用高频、高分辨的阴道探头,简化了操作程序,使超声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它能够早期诊断且比传统经腹部超声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因而成为妇产科重要的超声检查途径.本文主要结合阴道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实例来分析经阴道超声技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月梅;张桂仙;袁丽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法,挽救产妇的生命.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6月在我院剖宫产术中出血的128例患者,对其出血原因及抢救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84例,占65.63%;其次是胎盘粘连13例,占10.16%.本组患者常规止血成功112例,宫腔纱布填塞7例,盆腔血管结扎5例,4例因止血后仍有阴道持续出血,行子宫全切术;术后没有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可预防和减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术中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连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议临床护理中人性化管理方法的应用

    护理学是一门综合了人的健康与疾病及二者转化规律的学科,其以人为本的特性决定了护理工作以人为核心的本质属性.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是护理工作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体现响应世界卫生组织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作者:热孜古丽·库尔班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药治疗82例

    目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我科收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82例,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2例,对其行中医药治疗,即将黄苓、乌梅、甘草、延胡索、苦参、白术、白芍、鸡内金、黄芪、石榴皮、炒山楂、蝎子七以及赤石脂(煅)等混合加药水煎,且早晚温服;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口服丽珠肠乐1亿单位,每天2次.15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恢复状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42例病患,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随访,有4例患者复发,占9.52%.对照组40例病患,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随访,有16例患者复发,占40.00%.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综合症患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便、安全,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焦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在妇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对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护理妇科围手术期患者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围手术期分别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与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管理组的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护理缺陷和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对其进行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进行治疗,40例患者在30天内治愈的为34例,比例为85%,显效4例,比例为10%,50天内治愈的为2例.治愈的时间短为21天,长为57天,平均治疗时间为39.5天.结论:对颈部溃疡型淋巴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在生活、心理、用药以及换药等方面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治疗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曾杏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及护理

    目的:通过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及护理进行探讨,分析出外科治疗及护理情况,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外科治疗及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0患者进行分组实验对照.两组对象分别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法(纯修补)和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结论: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手术中,发生伤口裂开、伤口感染及肠梗阻的比率较低,其值得广泛的在手术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种植体前牙修复后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对ANKYLOS种植体在口腔前牙缺失修复中运用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口腔科为32例前牙缺失患者使用ANKY-LOS种植系统进行修复,定期随访口腔卫生,X线观察种植体骨组织情况,种植体周软组织,修复体,患者满意度等.结果:32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无骨质吸收种植体成功率100%;1例修复后5个月崩瓷,1例中央螺丝松动,修复体成功率94%.结论:ANKYLOS种植体操作简捷,骨结合效果好,很少发生骨吸收,成功率比较高.前牙美学修复效果较好.

    作者:邓泽栋;彭国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对于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大的因素是患者的心理情况,60例糖尿病患者中心理情况得分20分以上者35例,占58.3%,其次是生理情况、治疗情况及社会情况.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的探讨

    眼科护理中存在很多的风险,眼科病人由于眼睛损伤,造成视力下降,视物不清等症状,对于眼科护理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医患纠纷,因此,应该要对眼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正确的规避这些风险.本文主要对眼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防范这些风险的对策.

    作者:姜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运用

    临床路径是一种医护规范,是对特定的病种或病例的标准化医护计划,即对某一疾病的大多数患者有效及有效率之照顾流程之共识[1].它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及修正循环过程[2],是提供时间和有效的照顾,使诊疗、护理有序进行,减少漏项、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佳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2012年1月-2013年6月对我院140例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了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文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接受诊治的260例呼吸内科意染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两组行相同的基础治疗,干预组根据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干预方案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的抗菌药物用药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对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可见干预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另一方面也大大缩短了患者住院的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很高.结论:对于呼吸内科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造福广大患者.

    作者:刘淑芹;韩桂超;张国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在临床上的研究应用

    目的:研究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在静脉药物复配液中对不溶性微粒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数为指标,采用光阻法对注射用长春西汀在不同配液器具(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配液环境(治疗室、静脉配置中心(PIVAS))、药物剂量(3、6支)下的复配液进行微粒测定.结果:相同条件下,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组比注射器组微粒数目明显更少(P<0.001).结论: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能明显减少复配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作者:许承雄;周治国;丁文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