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目的:分析与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共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咽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4.1%,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咽喉症状改善率为96.3%,对照组咽喉症状改善率为77.8%,两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沈俊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糖尿病高血压的防治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3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糖尿病高血压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该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和实施,并对防治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对全部患者进行为期2至5个月时间的随访,结果显示26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占86.67%,患者糖尿病症状得到改善,血压指标得到降低,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宣教、服用降糖药物等防治方法能够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优化.
作者:蒋先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间在我院治疗的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药物治疗,并辅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认知护理干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表(HAMD)以及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认知护理疗法干预后HAMA、HAMD以及SCSQ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心理认知疗法干预能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认知水平,改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余军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对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进行两周的治疗,对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h血糖、HbA1c等均显著下降,而Homa-β则比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胰岛素有所下降,治疗后明显升高.结论:胰岛素β细胞的功能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改善.
作者:赵正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特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状,探讨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金凤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院前急救评分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院前急救的420例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观察组的现场明确急救诊断的例数、急救成功率、急救成功率以及延续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评分方法可在现场快速判断采取何种急诊措施,利于后续治疗,从而增加了抢救成功的几率.
作者:陆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急诊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了2010年3月-2011年3月来我院进行多发肋骨骨折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在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全面的急救护理、胸腔引流护理、胸壁牵引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果:上述50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急诊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急救护理、胸腔引流护理、胸壁牵引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几率,大大提高治愈率与患者满意度.
作者:梁雪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提出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有关流程和注意事项,它奠定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重要地位.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分析作业场上危害人身安全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危害程度,它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保证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的质量至关重要.而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涉及到大量的现场和实验室中的数据,做好这些数据的修约工作是提高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质量的基础.
作者:胡贤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很多存在体质较弱及健康意识薄弱的现象.学校是青少年主要活动场所.其常发生诸多的身体健康问题而求助于校医.这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个人健康意识的缺乏和学校健康教育较弱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减少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意外伤害.
作者:郑明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身体健康与病后康复的相关事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而到更多关注.普外科的病人具有较高的突发病病发机率,病情较不稳定,护理的风险较大,加强细节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满足广大社会群众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与期望已经成为医疗事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本文以探析细节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为题,对细节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缪培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肤治疗,同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肛门低压灌肠护理及胃肠减压护理等.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胃肠减压引流液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部平片改善时间≤3d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给予奥曲肽治疗及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疾病治疗,值得在医学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断肢再植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断肢再植5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56例断肢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过精心且全面的固手术期护理,断肢再植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得以大幅度减轻,与之前相比患者更加积极的接受护理及治疗.结论:组建专门性的临床护理小组,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对断肢再植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患者心理困境的摆脱,有助于患者积极的接受护理及治疗,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的早日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及临床治疗,并就护理干预的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所诊断收治的120例骨科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平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普通骨科预后护理,对全部人员的骨折预后进行评价,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人数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共60名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人数为2,对照组60人发生人数为11,实验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黄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冠心病的病理和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做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且选择11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图能够快速而且有效检测出冠心病.
作者:王奎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静脉输液是基层医疗单位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给药途径,也是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乐于接受,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提高患者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习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抽取我院在2010年8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262例,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总结防治措施.结果:在262例阴道分娩产妇当中,14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占总人数的5.34%.其中2例由于软产道出现损伤而引发出血,4例由于胎盘原因而引发出血,8例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而引发出血.10例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在500ml到1000ml之间,4例患者在1000ml以上,14例患者在通过有效诊治与抢救之后,均保留了子宫,没有1例死亡.在出血因素当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因素,远高于其它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及早发现并有效处理引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提高相关医护人员的素质,认真监测产妇具体情况,相关医务人员要利用扎实的基础以及娴熟的助产技术来保证分娩的安全性,使产后出血率降到低.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进行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25例,年龄26-33岁,年龄平均(28.1±3.3)岁,通过子宫或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B组25例,年龄24-35岁,年龄平均(28.1±4.7)岁,通过子宫或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活性妇产科大出血.结果:B组在止血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及阴道出血时间等方面均优于A组.结论:子宫或髂内动脉栓塞术具有安全、高效、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种寿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大叶性肺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患儿住院时间短的为1周,长的有25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6.4天;出现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的患儿有41例;合并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有45例;其余主要的感染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等;X线表现主要有肺部斑片状渗出性的改变.结论:病原学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选用是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关键.
作者:李丽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2011年北京市开始推广使用预付费制度,而作为预付费制度分组的基础,国际疾病分类(ICD)的质量将对预付费制度标准起着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医疗保险的成本核算以及医患保三方的利益.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分类了肿瘤疾病的内容,这不论对于综合医院还是专科医院的肿瘤患者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ICD-10制定了标准的肿瘤疾病分类编码,既为预付费制度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又是广大肿瘤患者预付费组别的重要依据.
作者: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64位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在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出现手术并发症的患者有22位,在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后,22位患者都痊愈并且出院.在64位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平均住院天数为(3.53±5.25)天.通过相应的治疗以后,由于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患者有2位治疗以后病情有明显好转趋势的患者有14位,经过治疗以后痊愈出院的患者有48位.结论:左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多、三少,所以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以免耽误患者的佳治疗与诊断的时间.
作者:朱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