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

王春惜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初产妇, 产后出血,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为165.43±22.56ml,产后24h出血量为255.17±24.35ml;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为105.28±13.15ml,产后24h出血量为147.52±14.76ml.此外,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尿潴留,2例患者会阴发生炎性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2%;观察组中仅1例剖宫产产妇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不良反应发生率0.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产妇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与传统经腹切除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与传统经腹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对比,选择一种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良性病变的非脱垂子宫切除的患者,分为经阴道和经腹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阴道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48h)、术后疼痛(≥2分)、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分别为(50±35) min、(150±32.4)ml、95%、80%、5%、(9.3±5)d.腹式组分别为(70±20)min、(132±35.3)ml、50%、10%、0、(10±6)d.结论:经阴道子宫全切较腹式子宫切除的手术更符合当今微创的外科原则,手术时间短,腹腔干扰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早,疼痛轻,住院日短,腹壁不留疤痕,深受患者青睐.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切除可充分展示出其诸多优越性.

    作者:朱晓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硝唑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80例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替硝唑进行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用替硝唑进行牙周封闭治疗牙周炎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跟踪治疗.结果:经过替硝唑的封闭治疗,80例患者中,治愈者有71例,占88.8%;有显著好转者有8例,占10%;未显效者1例,占1.2%.结论:使用替硝唑封闭治疗牙周炎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来美;许淑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的思路与方法

    目的:对目前临床上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进行相关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随机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相应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治疗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后发现,观察组的治愈总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则是8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且观察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此外,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临床上脑梗塞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医学界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思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以分析其应用特点.方法:针对腹股沟疝病例55例实施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均为2010年7月-2013年8月,术中有28例病例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称为观察组,27例病例接受常规疝修补术,称为常规组,统计两组的修补时间和修养时间,对比并发症发生比例、接受止痛操作比例及复发比例.结果:修补时间和修养时间对比,观察组均比常规组短(P<0.05),差异性符合有效标准;并发症发生比例、接受止痛操作比例对比,观察组均比常规组低(P<0.05),差异性符合有效标准;观察组复发比例为2.1%(1/28),常规组复发比例为10.6%(5/27),观察组均比常规组低(P<0.05),差异性符合有效标准.结论: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选择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可降低对生理条件的改变,始终保持无张力操作,缩短修养时间,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和永建;唐树珍;杨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山丹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为撑握学生身体发育及健康状况,了解新生待染病、常见病的发病规律及动态变化,保证入学新生能够参加正常的训练与学习,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校因内传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科学保障和依据,笔者于2009-2011年对山丹第一中学高一新生进行健康检测,现将体检情况根道如下.

    作者:张金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研究和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60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总计80例应用单药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观察组总计80例应用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计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的结果.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对我国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陆纪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肺癌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105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05)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降低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是一种一线护理方法.

    作者:张凌;刘晓燕;王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

    本文对新生儿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乔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06例女性乳腺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5月共诊治的20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护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对比分析,A组治愈率为明显优于B组,经临床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临床恶性肿瘤之一,临床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是乳腺癌防治的重要策略.

    作者:常三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思维导图在中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学中的药学知识点历来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习中医学的重点.思维导图作为中医学教学的新尝试,已经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将以中药教学为例,来探讨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来推进中医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宋吉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后腹膜途径腹腔镜下肾切除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切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结果:15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3.75%).1例脓肾粘连严重改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90~420min,平均210min;术中出血50~400ml,平均146ml;术后第1天恢复饮食,1~2d提除后腹腔引流管,1~3d拔除尿管,术后住院7~14d,平均8天,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的特点,可大部分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农健;吴新潮;何慈聪;李涛;岳万勇;杨爱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对策探析

    目的:探析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运行中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150名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运行急救绿色通道,分别包括院前护理和院内护理,对治疗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其中包括加强护士配合能力的培养.结果:97%的患者经过急救绿色通道护理,获得了及时的救治和痊愈.结论:严重创伤后进行有效的绿色通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残率和患者的痛苦.

    作者:罗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本院的中药处方进行科学系统化的分析,并探讨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参照中医药相关理论文献资料,重点从中医药物的种类、疾病的诊断、功效等层面上阐述中药处方的实际效果.从我院的中医药资料库中,选取400张中药处方,以上所选取的处方有具体的数目、药草应用的种类、应用频率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地分析.结果:统计分析,发现这400张中药处方中一共有80种中药材,其中20种较为多见.对此,本文选取药方应用频率多的6种中药材:丹参(92%)、当归(80)、赤芍(69%)、红花(61%)、莪术(50%)、葛根(48%).结论:临床医生应当熟悉中药处方的各种药材的药效、剂量及煎煮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以此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中药房应当将药学服务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切实认真地加强中药处方的管理,总结各种中药处方使用的方法,以此推动我国药学服务发展及建设.

    作者:张慧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观察自拟中药妇科散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妇科散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中药妇科散外洗阴道方式,而对照组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外洗阴道方式.结果:经研究结果得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6%,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6%,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因此,该研究具有医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妇科散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较好,其复发率小于西医治疗的复发率.

    作者:刘良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利用超声原理分析肿瘤的良恶性程度

    本文就利用超声原理分析肿瘤的良恶性程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施会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和查找相关资料将5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手术配合的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腹腔镜手术它与传统的手术方式不同,是高科技在临床手术学科中应用,它更多依赖设备与手术器械,所以护士术前必须熟练掌握操作各种设备、器械;熟悉手术步骤及程序,才能减少术中的失误,熟练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王玉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后引起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机制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粘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有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肠道粘膜的自身消化、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另外,还和胃十二指肠动力因素异常有关.根据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主要为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主要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两大类.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行降低幽门功能的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在胃酸作用下,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越来越多的临床相关资料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在治疗后复查胃镜,很多患者易发生胆汁返流性胃炎,现就其发生的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杨宁;冯义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老年慢性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92位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有46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抑郁度、焦虑度以及睡眠情况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内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对113例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双内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术.结果:113例患者均治愈,术后6~12个月随访,均无消化道不适症状,无胆囊壁增厚,无胆囊炎、胆囊结石复发.结论:双内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50例前不均倾位临床分析

    目的:对前不均倾位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产科医生对前不均倾位的认识和理解.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50例前不均倾位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再同期选择枕前位分娩的产妇5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方式、孕产次数、诊治处理方法、发病原因、产程异常及对胎儿的影响等.结果:50例枕前位分娩的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明显优于50例前不均倾位分娩,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不均倾位产妇产时与产后的并发症多,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会造成严重的母婴损伤,因此需要尽早进行诊断,确诊后应立即行剖腹产手术结束妊娠.

    作者:罗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