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万华
目的:观察分析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使用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合并高脂血症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90例,均根据病情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抗心律失常组、抗心绞痛组、抗心力衰竭组、抗动脉粥样硬化组、抗高血压组、抗凝组均配伍他汀类与心血管类药物后,各自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93.3%、92.3%、93.3%、94.7%、93.7%.抗心律失常组肌痛1例;抗心绞痛组出现1例轻度头痛;抗心力衰竭组出现1例心动过缓,调节药物用量后正常;抗动脉硬化组有1例轻度恶心;抗高血压组不良反应1例,为轻微咳嗽;抗凝组不良反应6例,均为INR值上升,对华法林用量作出调节后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控制度良好,临床上需要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用药量以减轻药物相互作用.
作者:李振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文着重探讨了人文关怀在内科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在内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有利于降低护理纠纷率,提高患者的医护满意率,帮助患者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身心的早日康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高宇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方法: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换药室护理管理中开始运行安全管理,分析门诊换药室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关护理安全管理方案.结果: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换药室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有效避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细高于2010年3月~2011年2月期间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换药室通过护理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降低换药出现各种安全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周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为165.43±22.56ml,产后24h出血量为255.17±24.35ml;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为105.28±13.15ml,产后24h出血量为147.52±14.76ml.此外,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尿潴留,2例患者会阴发生炎性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2%;观察组中仅1例剖宫产产妇发生切口脂肪液化,不良反应发生率0.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产妇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慢性咳嗽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87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显效14例,好转5例,无效0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8.89%,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59.52%,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日间、夜间咳嗽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咳嗽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优势.
作者:黄德宝;郭春平;李慕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温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尖锐湿疣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8.1%(43/55),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2/55),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5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2/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效果明显,且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政府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就是希望能规范其津贴补贴的发放,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稳定医疗队伍,提高其社会公益性,终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但要使公立医院的绩效工资制度达到初目的却需要更多努力,如果实施不恰当可能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政府及卫生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指标及合理的分配制度,这样才可能达到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目的.本文就浅谈基层医疗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作者:何晓清;余红剑;张存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正畸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半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307,P<0.05).结论: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改善患者口腔症状和面部形象,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从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痔瘘术后3-4小时尚未有尿意的病人采用口服溴吡斯的明加红外线照射膀胱区等预防性措施,缩短病人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痔瘘术后病人(排除有尿路梗阻及支气管哮喘病史)分为四组,每组50例.A组:术后3-4小时病人尚无尿意时予口服维生素C0.4g;B组,术后3-4小时病人尚无尿意时予口服溴吡斯的明60mg;C组,术后3-4小时病人尚无尿意时予红外线照射下腹部膀胱区;D组,术后3-4小时病人尚无尿意时予口服溴吡斯的明60mg加红外线照射下腹部膀胱区.结果:采用预防性口服溴吡斯的明加红外线照射膀胱区预防痔瘘术后尿潴留效果良好,且并发症少.
作者:黄雪兰;陆润开;聂胜林;喻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糖尿病足是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的破坏,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痛苦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也是患者致残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糖尿病足溃疡和足坏疽的患者也逐年增加.糖尿病足发展至溃疡、坏疽阶段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因治疗费用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我科于2013年4月收治了1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患者足部溃疡情况特殊,经过换药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晶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4.6‰~21‰,国外为5.1‰~23.3‰[1].现在我们来浅谈一下胎盘早剥的护理.
作者:管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治疗中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部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两组),每组4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护理效果较好,这种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裕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到我院普外科的20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100例)采用采用急腹症剖腹探查,观察组(100)采用腹腔镜探查.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确诊、术后住院天数、进食量、止痛药、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用于普外科急腹症治疗与传统的剖腹探查手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在静脉药物复配液中对不溶性微粒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数为指标,采用光阻法对注射用长春西汀在不同配液器具(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配液环境(治疗室、静脉配置中心(PIVAS))、药物剂量(3、6支)下的复配液进行微粒测定.结果:相同条件下,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组比注射器组微粒数目明显更少(P<0.001).结论:一次性使用免推注式无菌溶药移液器能明显减少复配液中的不溶性微粒.
作者:许承雄;周治国;丁文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操作困难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操作注意事项等,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体会,同时分析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9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6例临床资料.结果:其中急性胆囊炎15例,有上腹部手术史7例,其中1例为残余胆囊,萎缩性胆囊炎4例,2例因出血和胆管横断损伤中转开腹,1例胆管损伤经局部缝合,术后引流治愈,均手术成功,无其他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主要的胆囊发生病变的治疗方法,术前对医护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培训,手术中采取恰当的腹腔粘连的处理方法和准确的胆囊三角处理技术,同时及时准确地采取中转开腹手术,只有真正落实操作步骤,注意手术操作事项,才能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孟祥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18例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经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水电解质紊乱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其中15例治愈,3例因原发颅脑损伤严重而死亡.结论:正确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及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对颅脑损伤性尿崩症,患者病情的恢复和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王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0例瘢痕子宫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负压吸引术组80例、米索前列醇组80例、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组80例.观察指标为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负压吸引术组、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1±2.1)min、(3.9±2.4)min、(2.5±2.0)min,出血量分别为:(20.1±3.2)mL、(16.8±2.9)mL、(12.7±3.2)mL;各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0%、7.50%、3.75%.各组间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用米索前列醇,米索前列醇合并米非司酮均能有效的减少孕妇手术时间和出血时间,但后者效果更加明显,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李树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是指出生体重和身长均在正常范围,但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同地区儿童2个标准差(SD)或以上,外周血生长激素激发峰值>10μg/L,目前尚无法明确病因的匀称性矮小.近年来,国内对青春期前的ISS患儿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已有较多研究[1,2],疗效肯定;但对于青春后期ISS儿童的治疗尚缺乏经验.现对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治疗的17例青春后期矮小儿童进行生长观察、分析,以评价rhGH对青春后期ISS儿童的疗效.
作者:安慧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胱押素C(Cystatin C,Cysc)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非糖基碱性蛋白,在人类大多数组织中能稳定表达.分子量小,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并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完全重吸收和分解,不再回到血液循环中去,同时肾小管也不分泌此物质,是较为理想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内源性标志物而受到临床重视.总之,随着对Cysc研究不断深入和方法学不断改进,Cysc必将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临床研究及应用价值.
作者:武鹏;周婧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本研究从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状况两方面切入,对天津地区200名公交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本研究在工作满意度方面使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问卷(MSQ)短式量表进行统计分析.在心理健康方面使用自测心理健康问卷SRHMS进行统计分析.后对心理健康总分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公交车司机工作满意度整体略微偏低,其中内部满意度高于外部满意度;②公交车司机心理健康得分高的是身体状况与器官功能,低的是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③不同性别的公交车司机在身体状况与器官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以及社会支持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④心理健康总分与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相关方程为:Y=-0.153F,-0.122F3.
作者:刘明静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