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中风1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徐春山

关键词:灯盏细辛, 中风
摘要: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2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13%,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液流变学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7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46%),血肿及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神经缺损评分亦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证型分组.A组为脾肾阳虚型,给予济生肾气丸;B组为肝肾阴虚型,给予知柏地黄丸,连续服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发现,两组UPRO、TG等指标下降,ALB水平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指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杨水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OSAHS患者检测血小板胞浆内钙离子浓度的意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有家庭集聚性和遗传因素,多数有上呼吸道特别是鼻、咽部位狭窄的病理基础,如肥胖;部分内分泌疾病也可合并该病.血小板在增加血液黏稠度、血栓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OSAHS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笔者通过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小板钙离子浓度,探讨血小板活化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栓性并发症中的作用.

    作者:周倩男;毛齐学;于婧;付鑫;吕瑛;张优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品拆零销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目的:探讨并分析我国药品拆零销售的必要性、存在现状以及在拆零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根据药品本身特性以及外部贮存环境等方面来评估药品拆零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药品拆零销售过程中由于改变了原包装的环境,往往会存在一些质量上的问题,所以务必采取规范化的药品拆零销售管理方法来大限度的减小药品销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论:政府相关药品监管部门、药品生产经营商需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药品拆零销售的规范化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定期检查,防止药品质量出现问题,降低药品使用安全隐患,使药品拆零销售可得到长远发展.

    作者:路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护理

    目的:探讨26例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方法:做好VSD引流前术前准备工作,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重视体位护理,重视VSD引流系统性观察,保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做好患肢的观察及护理,注重心理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结果:26例经1~5次VSD治疗,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适合植皮条件.

    作者:吴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喜炎平联合α-干扰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α-干扰素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喜炎平联合α-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临床有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95.53%(26/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喜炎平联合α-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设;邢秀伟;李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BPH患者血小板活化CD62P、CD41+CD11b的表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和冠心病是老年男性常见的两种疾病,二者相互联系和影响.研究发现有无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显著.本文通过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血小板活化CD62p、血小板与白细胞黏附CD41+CD11b的表达及颈动脉超声检查,探讨BPH患者BPH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作者:金富国;张莹;陈海风;于虹;付鑫;于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31例痛风性关节炎由X线诊断的临床浅析

    为提高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及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回顾性就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31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影像资料浅析如下.

    作者:徐金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用药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用药奥曲肽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本着患者自愿知情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奥曲肽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垂体后叶素治疗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奥曲肽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也比垂体后叶素治疗组患者少.结论: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奥曲肽跟垂体后叶素比较,更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热汗古力·克热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不良反应影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入院结核病区的200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常规给药护理方法与制定人性化护理给药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所用药物名称、剂量、作用、副作用、用药原则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2例(22.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例(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78,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其次为消化道反应,视力下降,关节疼痛发生率较低.结论:密切的观察,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治疗依从性,提高治愈率,减少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唐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泌尿外科常发感染原由及预防措施分析

    泌尿外科感染长时间来都是困扰患者的一大难题,患者往往因为此病遭受巨大的身心折磨.泌尿外科感染的治疗费用往往很高,而且治疗时间并不短,这就给大多数患者带来了无形的经济压力,由此产生的医生与患者间的纠纷时有发生.本文分析并总结了患者泌尿外科感染的几点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预防泌尿外科感染的有效措施,以此作为参考.

    作者:马建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儿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该如何与患儿家长沟通

    儿科护理具有其特殊性,儿科护士掌握如何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的技巧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患儿尽早康复的终目的.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当下影响儿科护士与患儿家长沟通的相关因素,细化各项沟通的具体目的,探讨在注重人文关怀的当代社会实现儿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与患儿家长良好沟通的具体方法.

    作者:刘彦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检测血清IgA、IgG、IgM对脂肪肝纤维化诊断与预后的影响

    脂肪性肝纤维化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以及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关.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发生在单纯性脂肪肝基础上,而非酒精性则是发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则病变为脂肪性肝硬化.本文本应用血清IgA、IgG、IgM水平的检测分析,探讨脂肪肝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于婧;毛齐学;于虹;周倩男;张优明;吕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近关节复杂骨折

    当今社会严重复杂骨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引起的高能量损伤所致有关.对于近关节处的复杂粉碎性骨折,采用传统的钢板固定或是克氏针固定等方法操作困难,往往使得手术后近邻关节功能恢复差,影响到往后的日常生活,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我科使用锁定加压借故板治疗近关节复杂骨折,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志岩;王国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小针刀配合镇痛液治疗网球肘51例

    肱骨外上踝炎又名网球肘,多因用力过度致劳损,肘关节外侧遭到强力损伤或受风寒.中医学认为是由于劳伤引起的筋脉气血壅滞不畅所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因急慢性损伤而致的肱骨外上踝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需反复作前臂运动,用力伸腕的成年人.采用小针刀加镇痛液治疗,针刀直达病灶,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加之镇痛液又有消炎消肿止痛,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了组织对炎症的吸收.因此疗效非常确切,值得借鉴.特别适合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缺医少药的地方推广应用,以解决更多广大人民群众的疼痛.

    作者:尹成新;张学昌;姚燕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近年来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概况

    颈源性眩晕是指因颈项部病变导致的以头晕、恶心、呕吐为主的一类病证,1926年Barre首先提出颈椎病变可引起眩晕,1956年Grar报告颈椎病、肌肉韧带损伤可引起眩晕.我国于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上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认为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可以出现颈源性眩晕.多数医家认为,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间盘病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刺激或压迫颈项部的神经和血管,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发为此病.近年来,颈源性眩晕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对颈源性眩晕有着较好的疗效,综观近年来其临床疗效观察的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殷雯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抗凝治疗、神经细胞保护及溶栓治疗,选择6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凝血指标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通过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选择适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可取的显著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任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Spivak氏胃造口术6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疾病及肿瘤逐渐成为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胃癌病人也逐渐增多,胃癌早中期病人多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晚期多用保守治疗,而我院对晚期胃癌病人采用Spivak氏胃造口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平安;苑鹏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药物流产终止早期妊娠160例效果观察

    怀孕的妇女口服药物终止早期妊娠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很受大家欢迎的药物抗早孕;孕妇在口服米索前列醇三小时后再口服茜芷胶囊,可使血清中雌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增进子宫的血流运行,使子宫内膜功能层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增生,支持子宫内膜呈增殖状态,从而达到止血目的;茜芷胶囊不但可以提高药物流产完全流产率,缩短孕囊排出时间及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对防止出血时间过长引起的失血和继发感染,减少清宫率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玉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半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

    半夏是一味常用中药材,近年来,关于半夏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医药方面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背景.本研究就半夏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半夏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建华;王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