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腰第十二肋切除第十二肋骨切口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杨堃

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经腰第十二肋切除第十二肋骨切口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6-2012年我院泌尿外科采用经腰第十二肋切除第十二肋骨切口手术患者50例,其中男性28人,女性22人;年龄在17-68岁,平均47.6岁;左侧27人,右侧23人;复杂性肾结石15人,肾癌9人,脓肾7人,肾盂癌6人,上尿路畸形4人,肾上腺肿瘤2人.连续硬膜外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健侧90 侧卧位,沿十二肋骨中线作切口并向腹壁延长,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再切开背阔肌及后下锯肌,切开骨膜,游离十二肋骨,在肋骨角内侧剪断肋骨.结果:5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胸膜损失气胸,发生率6%,经修补、抽气或放置闭式引流管后均在短期内痊愈.对患者未造成不良预后.全部病例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张力性气胸,脓胸等并发症,无1例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经第十二肋切除第十二肋切口是一种术野良好,并发症较少的安全可靠的手术路径,可在多种泌尿系统疾病中使用,尤其是肾脏、肾上腺手术[1].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捏脊配合抚触疗法促进小儿健康发育的临床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年来临床研究文献整理,从定义、操作、机理、临床应用四方面阐述了捏脊配合抚触疗法促进小儿健康发育的研究进展,指出该疗法促进小儿健康发育效果明显,但尚缺乏系统的临床机理研究,认为有必要考虑对其进行规范化研究,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吴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沙棘子油栓治疗子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子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7例子宫颈糜烂患者,于月经干净后开始用药,将1枚复方沙棘籽油栓置入阴道后穹窿,每日1次,7次为l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于月经干净后复查.结果:治愈96例(61.15%),显效30例(19.11%),有效22例(14.01%),无效9例(5.73%).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子宫颈糜烂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与胃康灵联合治疗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奥美拉唑与胃康灵联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与胃康灵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使用奥美拉唑与胃康灵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粘膜状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新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不同手术方法在卵巢良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讨论.方法:以某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的168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护理人员会对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就并发症的发生问题对患者进行1~10个月不等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还是在术后通气、住院、疼痛消失时间方面,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术后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妇产科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有利于患者疾病的迅速痊愈,应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音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敷贴对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敷贴对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的110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加用中药穴位敷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腹胀发生率为29.09%,对照组为67.2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给予中药穴位敷贴,可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罗德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实施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开颅夹闭治疗(手术组)与介入栓塞治疗(介入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GOS评分、死亡率、瘤颈残余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组术中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多于介入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均能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这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各有优劣,在治疗方法的选用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与病情综合考虑.

    作者:谷万春;刘少波;罗宗晚;梁文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培训与管理

    刚毕业1到3年的护士由于从业经验的不足,都属于低年资护士.她们在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实践能力,还需要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学会与同事协作.因此,抓好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工作,对提升医院护理水平,确保医院正常有序运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崔东红;朴莲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谈社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社区护理结合了现代护理学与现代公共卫生学的相关技能与知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主要职能是以社区为基础,借力于社会力量,向社区中的家庭及个人提供医护服务.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社区护理在保障我国人口身体健康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更使得社区护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基于笔者多年来的相关工作经验,结合其他方面的医护知识了解,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性质、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重要性做了探讨性分析.

    作者:吴雪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关于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探讨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是主要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可高达40/10万以上,在各地区女性恶性肿瘤中排位一般在第一位或第二位且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研究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颜小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分析

    以羊种布鲁氏菌引发的布病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也是常见的实验室源性病原体,布鲁氏菌已经被列为B类病原体,每年都会出现新发地和复发地相关报道.因布病带给畜牧业和动物产品公共卫生安全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研究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的有效措施,能有效降低动物布病的发生,进而降低人布病的发生机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振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舒适理论在放疗过程中的护理应用

    近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舒适护理逐步被重视.在舒适护理过程中主要以满足患者正常需求、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命为主要原则.在实际的构建过程中可以从心理、环境等方面进行构建.本文从舒适护理的概述出发对护理过程中的舒适手段的适用以及落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从放疗前后的时间点为依据对其进行了实现研究.此后,根据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优化对策.

    作者:柴树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风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在我国中风、心肌梗塞、癌肿是老年病患者三大致死原因,其中,中风病占三大疾病之首位,因此如何做好中风偏瘫的康复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中风后的偏瘫护理就是促进病人某些功能障碍器官的全部或部分恢复,使这些病人在体力、智力和生活自理方面逐渐向正常方面恢复,以达到病人能生活自理,甚至参加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从而减轻社会及家庭成员负担的目的.因此,医护人员应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护理,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程度.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艾赛丽;刘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本文将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高恶性肿瘤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各类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进行β2-MG、CA153、AFP、CA125、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并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β2-MG、CA153、AFP、CA125、CEA、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高的恶性肿瘤患者为肝癌,其次为胰腺癌、肺癌以及胃癌患者,且六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阳性率均高于单一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阳性率.结论:对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尤其是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测阳性率,相较于单一肿瘤标志物检测更具有准确性,提高患者病情确诊率,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惠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传染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是世界范围内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大部分患者处于乙肝病毒慢性携带状态,每年大约有几十万人死于乙肝及其各种的并发症.乙肝是一种病机错综复杂、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疾病,后期甚至会引发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其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但到目前为止尚无满意的治疗手段,传统的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且复发率较高,而中医中药则在乙肝治疗上显示出了特有的优势.本文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中医方面的认识、中医治疗的疗效以及前景和展望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以便为日后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谢家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羟基脲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羟基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减轻、消失及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羟基脲与a-干扰素联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血液学与细胞遗传学情况,且药效更快,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周青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冠心病患者检测血浆TXB2、ROS值变化临床意义

    本研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冠心病患者不同病期血浆TXB2、6-Keto-PGF1a、NO、ROS的浓度,旨在探讨这些物质在冠心病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吕瑛;毛齐学;张优明;陈海风;王丽;于婧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研究

    随着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物越来越关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已经成了医生和患者在选择药物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提出了安全用药的一些实用措施,以减轻药物毒性对人体的危害,从而提升临床用药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姜海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味苍耳子散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具有祛风散寒,散邪通窍功效的加味苍耳子散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加味苍耳子散为基础方结合辩证加减治疗慢性鼻炎100例.结果:加味苍耳子散对77例不兼鼻中隔偏曲的慢性鼻炎的总有效率为92%.结论:加味苍耳子散是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郑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行子宫切除术的15例患者为例,导致子宫切除的原因有很多,基本主要的原因有胎盘因素(40%)、产后宫缩乏力(27%)、羊水栓塞(20%).结果:其中1例因术后宫缩乏力及大出血导致休克、器官衰竭行子宫切除术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4例均成功,成功率为93%;证明子宫切除术在产科临床领域中应用效果显著.讨论:行产科子宫切除术的主要目的为出血过多的患者有效地止血,挽救患者的生命.根据15例患者的治疗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子宫切除术在产科临床医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应该重视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并进行推广.

    作者:常晓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深入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采用X线检查,实验组采用螺旋CT检查.结果:CT检查总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有较高准确率,应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郑中义;周刚;胡正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