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周旭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小剂量, 克拉霉素,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克拉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28例,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克拉霉素250mg/d)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14例.连用1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6MWT结果随着疗程推进稳定且略有改善,对照组患者6MWT结果随着疗程推进逐渐递减,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实验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急性发作共3例(21.4%),对照组共9例(64.3%),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长期小剂量应用克拉霉素可改善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研究使用.
健康之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孟氏骨折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孟氏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合性分析我院共收治53例孟氏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划分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和应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积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积分情况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孟氏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易秋良;牛春洋;王雪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衰临床探析

    目的:研究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2012年5月收治入院的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施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余金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996次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监测肾移植术后服用环孢素A患者血药浓度峰值和排斥反应及毒副作用的关系,以帮助调整药物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共996次血药浓度,将术后患者分为正常组、排斥反应组和肝肾中毒组,统计各组间血药浓度的差异,对比研究C0和C2的监测在预测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和肝、肾中毒的价值.结果:正常组和排斥反应组、肝肾中毒组分别比较,C0和C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多数时间内,正常组和排斥反应组和肝肾中毒组分别比较,谷浓度C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峰浓度C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C2比C0浓度监测更能预测临床疗效.结论:环孢素A药物浓度监测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C2能有效预测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和肝肾中毒的发生,在临床用药时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对CSA的耐受性、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避免排斥反应和毒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辉;李付广;任伟宏;王光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体系的对比分析

    现代医疗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口腔医学属于医学大类,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体系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招生方式和途径、教学制度以及实践教育的模式.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口腔医学整个教学体系的交叉比较,建议在口腔医学的教学、实践和教育制度的建立上,能够在立足国情、保留特色的基础上,适当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改革创新,让国内口腔医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作者:刘洋;遆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Spivak氏胃造口术6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疾病及肿瘤逐渐成为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胃癌病人也逐渐增多,胃癌早中期病人多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晚期多用保守治疗,而我院对晚期胃癌病人采用Spivak氏胃造口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平安;苑鹏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以指导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腹部手术治疗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无肠穿孔以及肠瘘发生,3~5天(平均3.45±1.72天)症状缓解,住院时间为8~15天(平均10.32±2.54天).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排气排便情况,这是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早期采用的护理措施,且是预防早期炎性肠梗阻产生的关键;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加速疾病的恢复.

    作者:许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观察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的应用观察.方法: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麻醉方法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所有患者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后统计学方法检验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作者:白香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了解化疗护士防护现状,探讨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发放问卷方式对临床一线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存在防护设施配备不足,防护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接触化疗药物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较差等问题.结论:应健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规程,配备防护设施,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防护行为,减少职业危害.

    作者:赵忆琴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探讨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60例中耳炎患者(87耳)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耳数分别为45耳与42耳.对两组患者都服用氨溴索以及罗红霉素,并对患者进行鼓膜按摩以及捏鼻闭口呼气法.此外对治疗组患者使用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进行治疗,由地塞米松、生理盐水以及糜蛋白酶的混合液体作为冲洗液,对咽鼓管进行冲洗.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痊愈1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的有效率为85.7%;治疗组中患者痊愈23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总的有效率为97.8%,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使用脉冲式耳鼻喉水疗仪与冲洗药液进行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刘连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常见护理问题的对策

    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手术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母亲和胎儿的成活率.随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剖宫产率逐渐上升,我国一般医院为10%~24%,个别高达30%.我科2005年1月2012年12月,行剖宫产5468例,剖宫产率为33.9%.面对如此多的手术人数,我们对剖宫产术后病出现的常见问题,如疼痛、寒冷、低血压、发热等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减少了不必要的用药,提高了护理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吴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证型分组.A组为脾肾阳虚型,给予济生肾气丸;B组为肝肾阴虚型,给予知柏地黄丸,连续服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发现,两组UPRO、TG等指标下降,ALB水平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指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杨水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临床常用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常见细菌、真菌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本文将对临床微生物检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临床常用微生物学检查标本常见细菌、真菌种类及微生物学检查对临床疾病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011组2709份微生物检查标本与2012组3072份微生物检查标本进行临床分析,对痰液标本、粪便标本以及尿液标本均采用相对应的检查方法,观察并记录细菌、真菌检出率以及我院所接受的5781份临床微生物检查标本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记录其检查结果,如检出率、病原菌分类以及临床常见细菌、真菌具体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2012组总检出率为85.74%,明显大于2011组总检出率77.45%,但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而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明显减小,真菌检出率明显增多,且P<0.05,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需对细菌、真菌等病原菌的致病率进行控制,首先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给药,尽量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同时应严格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确定患者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于路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性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诊治

    目的:分析和研究老年性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诊治.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内侧半月板损伤老年患者52例,采用关节镜进行检查与治疗,并对其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查与症状是诊断老年内侧半月板损伤的重要依据,给予患者关节镜下行部分半月板的切除术,能够改善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孙晓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老年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及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SAS、SDS[2]测试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量表评分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SCL-90评分结果老年病患者除偏执及精神病性外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国内常模.SAS、SDS结果抑郁占47.22%,焦虑占44.44%.结论:老年病患者存在较重的心理问题.提示全社会重视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李乙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26例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2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其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的临床结局、恢复情况、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以了解采取恰当的临床护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2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共24例通过本院科学的、人性化的临床护理而获得症状缓解,并均已出院.2例患者因为病情过重而死亡,死亡率为7.7%.患者预后情况良好,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满意率可达88.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疾病,对于患者的抢救讲究争分夺秒,而在其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娴熟的技巧、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人性化的关怀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

    作者:郑志琼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沙棘子油栓治疗子宫颈糜烂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子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7例子宫颈糜烂患者,于月经干净后开始用药,将1枚复方沙棘籽油栓置入阴道后穹窿,每日1次,7次为l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于月经干净后复查.结果:治愈96例(61.15%),显效30例(19.11%),有效22例(14.01%),无效9例(5.73%).结论: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子宫颈糜烂疗效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内科护士用药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究心内科护士用药的管理隐患及对策.方法:为了满足论文的实验分析,本文选择了某医院自2011年6月到2012年3月的心内科临床护理用药具体的安全管理情况,并进行了临床和数据上的分析.结果:经分析发现,目前医院内部心内科护理用药确实存在很多管理隐患和安全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就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和管理隐患进行了措施上的分析,且经试验分析发现,这些措施的落实也确实提高了护理用药的安全管理质量.结论:经严格规范后的心内科用药安全管理能够切实减少临床用药中的用药差错,从而提高患者的信任度以进一步提供患者临床合理质量.

    作者:仲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析臭氧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由于臭氧在灭菌方面具有广谱性,很多行业都引入臭氧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食物经过口腔进入到人体,会带来外来细菌的同时食物残杂使口腔成为大量细菌滋生的场所,因此口腔医学中消毒的方式成为了其研究的重要方面.且臭氧的氧化及促进细胞兴奋的作用在医学上得到临床验证,使其得以在口腔医学中得以被重用.本文将分析臭氧在口腔医学中如何应用的问题作出分析.

    作者:刘洋;遆云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骨科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干预作用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对照实验探讨心理护理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的干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接受了心理护理的骨科患者相应治疗效果明显较好,对照组1的患者出现了预料中的较严重负面心理情绪,护理效果明显不如实验组.对照组2的患者虽然也接受了短时间的心理护理,但是在停止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心理情绪甚至比对照组1还不好,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是三组当中治疗效果差的.实验结果说明,心理护理对骨科患者治疗康复的干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心理护理可以令骨科患者在同等条件下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产科于2009-2012年收治的45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365例进行比较分析.再将患者按肌瘤大小分为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人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满意率、手术效果等情况的变化.由此具体探析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处理方法.结果:我院产科收治的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45例患者与正常妊娠患者相比人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满意率、手术效果等情况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别.将患者按肌瘤大小分类后,≤6cm肌瘤组的患者比>6cm肌瘤组的患者人均住院日,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满意率、手术效果上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如果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是能达到很满意的效果,但是对于肌瘤大小>6cm的患者我们要特别谨慎小心处理,以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农惠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健康之路杂志

健康之路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