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例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护理

戚晓梅

关键词:
摘要:尽管目前已成功应用许多措施防止或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然而对于梗死区域的坏死心肌或无功能心肌,现有的内外科治疗手段却是有限的,近研究应用干细胞移植取代受损心肌细胞并建立新的血管来供血运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术后病人静脉化疗的系统化管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病人静脉化疗的一种系统化管理方法.方法:将15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成A组和B组.对A组静脉化疗实行统筹安排,积极预防的系统化管理,对B组按常规要求选择静脉穿刺,并按照静脉输液常规护理进行化疗.结果:实验表明系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有计划地进行静脉穿刺,保护性使用血管,并采用积极的预防措施能有效减少药物外渗,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王燕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关于供应室一次性物品管理方法探讨

    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怎样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这一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一次性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去,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但是一次性无菌器具在我国使用还是初期阶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存在着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粗制滥造的产品进入市场,流入医院.所以必须正确认识一次性无菌器具的安全性,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器具的管理.在几年的供应室一次性物品管理工作中,我们着重对一次性物品供应的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了有力的监控,切实保证了医疗安全:

    作者:华小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局部血肿的原因及相关对策.方法:对16例冠脉造影术后出现2cm×2cm以上血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高血压病史10例,过早活动3例,压迫不当5例,沙袋压迫不当有2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并发血肿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者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压迫方法,术后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局部伤口,以避免血肿的发生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钱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治及护理体会

    一次大量饮酒可至乙醇急性中毒,及时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使患者迅速痊愈.我院2001年-2003年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28例,现将其救治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汉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鼻咽纤维血管瘤虽属良性肿瘤,但生长扩张能力强,易侵及临近组织器官,瘤中除有大量纤维外,上有丰富的血管,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我科自1986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患者38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大者50岁,小者14岁.术后并发大出血者2例,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云;戚莎菲;谭亚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4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据WHO1997年报告,1995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为1.25亿,预测到2025年将猛增到2.99亿,糖尿病已跃居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1例重症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重症心肌炎是临床上一种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病毒性疾病,其心脏受到病毒的侵袭,心肌细胞水肿坏死,心律失常,心脏部分甚至全部丧失功能.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护理较为重要.2004年6月收治了一例重症心肌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患看治愈出院.

    作者:冯明芬;李双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总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经验,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主要内容有:①皮肤护理;②促进肢体血液循环;③选择合适的鞋,避免足部受伤;④外伤的预防及擦伤的护理.

    作者:盖东梅;盖凤春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脑出血病人的分期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是老年人三大死因(中风、心脏病、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引起,发生年龄大多在50-70岁之间,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我科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病人160例,针对不同的临床时期予以不同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斌良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胆道T型管引流术后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为探讨胆道T型管引流术后的护理情况.方法:对279例行胆道T型管引流术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79例患者经过临床观察及护理,270例均得到满意的效果,只有9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正确的临床观察和合理的护理,胆道T型管引流术后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郑芳;陈小凤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在临床带教中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入,护理模式和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将整体护理理论和工作方法应用到临床带教中,让护生充分认识和实践整体护理的真正内容,使护生在结束临床实习走上工作岗位,能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关注病人,适应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吴建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后排尿困难与护理

    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的应用广泛普及,为了更好地解决手术过程出现的问题,我们对113例前列腺电汽化术后至一年内复诊中发生排尿困难者统计如下.

    作者:张治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基础用药在高脂血症(心脾两虚证)治疗中的协同作用

    灵芝菌合剂富含灵芝多糖、三萜类、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类、生物碱类和油脂等生物活性物质,并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胆固醇合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药理作用.在高脂血症的治疗中,常规用药配合使用灵芝菌合剂,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本文就其协同作用及机制作一简述.

    作者:王翠萍;李晓光;王祥礼;李永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鱼腥草雾化吸入治疗慢支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鱼腥草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支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8例,对照组40例,在静脉滴注先锋铋的基础上,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观察组吸入鱼腥草注射液10-20ml,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吸入庆大霉素80-160mg,霉蛋白酶4-8mg,地塞米松5-10mg,生理盐水10-20ml;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鱼腥草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支并肺部感染,效果较好,而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蔡淑芬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指导

    老年痴呆是指老年期出现的已获得的在本质上出现持续的损害,也就是由器质性脑损害导致的基本上不可逆的智能缺失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降低.并随年龄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老年痴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因此加强家庭护理是目前减轻老年性痴呆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现将本科室近2年来对病人家属实施的护理指导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张明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褥疮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褥疮的效果.方法:对23例治疗组和18例对照组病人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愈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出现疗效和愈合所需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褥疮疗效确切.

    作者:王敏鸿;王莉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诺和笔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指导

    诺和笔是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注射胰岛素的专用注射器.使用简单,注射无痛,携带方便,我科自1998年引进诺和笔后,配有诺和灵R笔芯、30R笔芯,诺和灵N等,大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月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紫外线血液疗法的护理要点

    紫外线为100-400nm的电磁波,它不仅能杀灭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同时还能照射血液治疗感染性疾病、缺血性疾病与代谢性疾病等.紫外线照射疗法(UIB)就是将患者一定量的外周血在体外经紫外线外照射后,再输回体内的治疗方法.其作用过程是紫外线为高能光量子,极易被血细胞表层及血浆中的蛋白质(包括酶)、脂类等吸收,引起电子向高能级跃迁,使相应分子进入激发状态,回输体内后可继发一系列化学反应.

    作者:李红;李琴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优化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人才是一种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医院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以及行业的竞争都需要一大批的护理人才,为此,我院积极为护理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作者:白玛群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喉全切除术后发音方法的训练

    喉癌是耳鼻喉科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方法一般分为喉全切除术或喉部分切除术.喉部分切除术,虽然丧失一侧或两侧声带,但还能发出有用的声音,而全喉切除术后的病人将丧失说话能力,因此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解决喉全切除术后的发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秀华;王淑云;谭亚荣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