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群
2001年3月-2003年元月,我科对肺结核病人常规做免疫三项检查(丙肝、梅毒、艾滋病),共发现梅毒抗体阳性的患者3例,由于此类病人虽无临床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寒贫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3年以来我们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6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金姬春;李晓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加,临床合并用药物的现象越来越多,药物不良反应亦随之上升.中西药物联合使用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了解处方中各种药物化学成份的性质和药理作用,进行合理配伍,避免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以达到提高疗效、安全无害的目的.
作者:鲁晓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穿刺成功与否与护士的基本功训练以及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因护士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由情绪不稳定引发的穿刺失败发生率占50%-60%,因此研究护士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技术操作水平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本文从心理角度讨论关于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负性心理及干预措施.
作者:俞峰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学校向社会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通过这一社会化过程,锻炼了技能、巩固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角色转换能力,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实现了个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
作者:安厚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检查心血管疾病的护理与配合过程,阐明了护理与配合在手术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提出了防治术后并发症的措施.
作者:雷利民;扬国莉;王萍;古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约占肥胖症儿童总数的95%-97%,是一组不伴有明显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肥胖症儿童[1].近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使肥胖儿童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还会为成年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各种疾病埋下隐患.为使患儿达到身心健康,我们作如下指导:
作者:朱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文介绍了国产加压螺栓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有随访结果的56例,随诊2-7年,优良率占95%,骨折愈合率占96%,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占7%.提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在解剖复位要恢复骨结构完整性,避免有骨缺损的基础上,采用加压螺栓内固定可使骨折断端获得大程度稳定性,是治疗中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岩;郭梅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护理工作是医院直接为病人服务的重要工作,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病人能否及时得到护理和医院的声誉.我院是一所疗养院.收治的对象都是离退休的中、高级干部,而且年龄普遍偏大,老年病多,心理问题多,工作量大.根据以上特点,如何把好护理工作质量关,使病人在短的时间,得到有效的疗养和治疗,终获得有效的康复,现提出以下初浅看法.
作者:董保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性脂肪肝与胰高血糖素、血糖的相互关系.方法:本文观察60例2型糖尿病(NIDDM)病人,其中NIDDM合并脂肪肝30例,对照组NIDDM无脂肪肝30例.进行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胰高血糖.空腹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检查肝B超.结果:糖尿病性脂肪肝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2.0983,P<0.05.空腹血糖脂肪肝组与对照组均数差异无显著意义,t=0.6023,p=0.5493.结论:提示糖尿病性脂肪肝是导致胰高血糖素代谢紊乱的因素之一.
作者:周华珍;冼苏;李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是烧伤科抢救治疗病人的基本要求,大面积烧伤时血容量不足,血管塌陷,可供选择的穿刺静脉不多(因肢体均有烧伤),如何充分利用和保护好血管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作者自1999年3月-2003年9月对326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建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自从头皮静脉穿刺输液法问世以来,婴幼儿的输液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我们医务工作中,特别是对婴幼儿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头皮静脉穿刺占十分重要的位置.由于小儿头皮静脉便于固定,又不影响病儿活动、便于保温的优点而广为使用.现谈谈笔者在工作中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
作者:孙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婴儿血液标本采集在临床上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因大多数婴儿都较肥胖,不适宜颈静脉或股静脉穿刺,为探讨婴儿血液标本采集的佳方法,从2003年1月开始,我院门诊对前来采血的婴儿使用头皮静脉穿刺采血的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桂芝;李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移植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器官移植已成为挽救重危患者生命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医疗手段.我院于2003年3月8日,成功地施行了1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刘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及护理宣教,预防糖尿病足部坏疽并发症,经本方法护理的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足部坏疽,糖尿病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作者:韩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由120急救绿色通道直送手术室进行急救的危重胸外伤患者76例,由于能在短的时间内紧急开胸抢救,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7.4%.取得了较好的救治效果.现将绿色通道救治危重胸外伤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少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文论述了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及其常见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可作为中老年人饮酒进行康复保健和防病治病的理论依据,从而让酒这一饮料更好的扬长避短,为人类健康服务.
作者:赵玉娥;李应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升高,由于Ⅱ型糖尿病的发生有隐匿性及阶段性的特点,因而隐性糖尿病患者在健康人群中占一定的比例,有资料证明Ⅱ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有7-11年的无症状阶段,患者往往无任何糖尿病症状,若未及时发现,合并其它疾病时,临床用药多与正常人群相同,有时会因输液输入大量的高渗糖溶液导致高血糖高渗状态,甚至发生昏迷等严重的后果.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注意.
作者:郭延霞;周海英;马连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院是病人接受治疗的重要场所,在市场经济和社会高度文明发展的当代,由于病人或其家属的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与能力的增强,使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在错综复杂的医患纠纷因素中,怎样从护理的角度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防范纠纷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避免医患纠纷,笔者认为应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水平.
作者:李汉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洗胃问题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败的关键.洗胃不彻底者,其预后均差,洗胃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作者:李惠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