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滴注维生素K1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龚柳明;王林;田娟

关键词:
摘要:维生素K1主要用于凝血酶原过低症、维生素K缺乏症、阻滞性黄疸、肝病出血、新生儿出血及其它各种出血等.我院于2005年3月12日发生1例因静脉滴注维生素K1致过敏性休克,现报道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的观察护理

    垂体腺瘤是一种较常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肿瘤,发病率约为1/10万人.患者多以内分泌和视力视野改变为主诉就诊,由于我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人们对此病的认识不足,早期常误诊误治.

    作者:斯朗措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产科健康教育管理

    为提高产科健康教育覆盖率,我们分别制定了产科病房及产房健康教育管理方案.产科病房健康教育管理先从培训护士教育能力着手,制定一套对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的标准内容,并详细制定各班健康教育职责;产房健康教育管理则首先对助产士进行全程陪伴分娩理论与实践的培训和考核,然后在实施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请产妇及其家属对助产士的工作作出评价.护士长每日督促检查各班健康教育职责落实情况,对护士实行量化考核,并由护理部、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参与健康教育管理,使得产科健康教育覆盖率≥95%.

    作者:何露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带教手术室护生的体会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护理实践能力,是对书本知识的强化和补充.实习期间所接受的教育是将来能否成为出色的护理人员的关键所在.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生实习的重要科室,现将带教几年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尹廷芳;刘冬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临床上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胃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的优越性日渐显著,由于伤后病人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质高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张EN为主要营养方式他们需要通过鼻饲来进行肠内营养.

    作者:石振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浅谈小儿热惊厥的诊断与护理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以6个月-5岁小儿多见,一般只发作一次,很少超过两次,相比其他原因引起的惊厥、热惊厥发作时间短,抽痉时程度较轻.由于小儿脑细胞的发育还不成熟,高热、引起中枢N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发作后患儿一般状况良好.

    作者:宋金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社会支持对满足癌症化疗患者身心需要的作用

    目的:探讨癌症化疗期间社会支持和身心需要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存在的身心需要和他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作分析.结果:癌症患者化疗期间存在的主要身心需要依次是:对护士的静脉注射技术要求和自身血管保护意识,希望心理上得到关心和生活上适当给予帮助,避免或减轻化疗时产生的不适反应.根据对患者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60岁患者的得分低于<60岁患者,前者更需要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结论:癌症患者化疗期间需要社会支持来满足其身心的需要,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进行化疗护理时应注意积极利用社会支持满足患者身心需要.

    作者:卢世莲;张英;邓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临时起搏器安装术、无创性经表皮起搏的比较

    如今在大多数医院,都已开展了心脏介入手术,临时起搏器安装术就是其中为常见的手术之一.它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窦性心动过缓、Ⅱ°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疗效,也为安装永久起搏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严静静;王春霞;徐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胃术后胃瘫的护理体会

    胃瘫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各种胃手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术后数日开始进食或由流食改为半流食后出现上腹饱满、膨隆、恶心、呕吐等症状.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英;肖晔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门诊口腔科控制感染的护理措施

    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领域中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见爆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门诊口腔科是医院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场所.因此,为了减少口腔科门诊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提高门诊口腔的护理质量,特采取以下护理措施.

    作者:夏熙彦;肖利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后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行急诊PTCA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AMI急性期由于心肌细胞损伤坏死,而致生命体征及心电活动不稳定,因此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常易发生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其中的一部分心律失常可导致病人死亡,也因此,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的护士对行急诊PTCA术后病人心电监护的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病人的预后情况.

    作者:严静静;徐兰;王春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婴儿抚触的护理

    抚触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医疗技术,通过对婴儿皮肤感官的温和刺激,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长(尤其是早产儿)改变睡眠节律、提高应激能力、促进婴儿识别能力和运动能力.襁褓中的婴儿是抚触的佳时机,是好的促进其成长发育的方式.抚触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母亲的呵护和关爱性的抚触会使婴儿产生安全感,逐步成为幸福、自信、富有感情的人.婴儿脑部处理触觉的区域发展快,密切的身体接触能促进情绪的调适以及各种感觉的统一.

    作者:吴昊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浅谈急诊室急救与手术室的护理衔接

    创伤急诊是急诊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发生突然,病情复杂、危重,且可能病员数量多,因此尤其显得急诊处理的重要性.回顾近7年的病例资料,总结出判断病情等级、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有效通道、安全快速转运、如实交接是急诊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沈玉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50例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是指孕卵在于宫腔以外处着床发育,终破裂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也称异位妊娠.在产科是常见的病理妊娠之一,我院自2004年1月-12月共收治50例,除2例经保守疗法治愈外,其余48例均经手术取得满意效果,无死亡病例.现从护理角度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邹月仙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护理和防治对策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为广泛的技术操作,但由于患者的自身因素以及护理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不等等一些因素,常常会出现输液外渗的现象,轻则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会发生组织坏死,笔者结合多年的的临床工作经验,对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防治与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孔霞;丁续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进展

    青光眼是眼科典型的心身疾病,根据对临床分型的分析,在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主要的青光眼类型之一,其发病率与眼的解剖特征有关,特殊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全面了解青光眼的各型特征、临幢硐?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应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对减少青光眼的致盲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桂菁;贺春萍;管秀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碘仿甲硝唑混合在干槽症治疗中的应用

    在口腔颌面外科牙拔除术中以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为复杂,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较多,尤其是干槽症.国外报告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后干槽症发生率为0.5%-68.4%,多数报告为25%-30%.国内报告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干槽率为4%-10%[1],目前我科以碘仿甲硝唑混合治疗干槽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亚阁;谢燕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浅议医院卫生材料的采购与管理

    医用卫生材料是医院开展医疗工作的物资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卫生材料的种类使用幅度大幅上升,我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使用的卫生材料品种达一千余种,每年卫生材料资金花费近3000万.作为医院一名卫生材料的管理人员,既要考虑医院增收节支,又要及时满足临时的正常要求,也要积极配合临床新项目的开展.笔者在设备科担任卫生材料采购与管理工作5年,现将工作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胸腰椎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8例胸腰椎术后并发急性假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经验.提出以下护理与措施:做好禁食期间的口腔护理,保证胃肠减压效果,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合理的输液管理,防止电解质紊乱,加强翻身、变换体位.8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胸腰椎术后急性假性肠梗阻要获得治疗的成功,除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外,精心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倪美英;刘巧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例垂体瘤的护理体会

    垂体瘤是蝶鞍区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1/10万.占颅内肿瘤的10%,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脑下垂体位于蝶鞍内.垂体具有复杂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将威胁患者以后的生命质量,甚至生命.该垂体瘤为我院首例,现将我科护理过程介绍如下.

    作者:易先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静脉留置针在急诊科的应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有不易损伤血管,可保留、可快速静脉滴注等优点,在急诊科的危重病人救治中有广泛的用途,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深昏迷燥动、谵妄,不肯配合治疗的病人,如:脑外伤,酒精中毒等;(2)需快速静滴的病人.如用20%甘露醇脱水,失血性休克等;(3)静脉推药的病人;(4)输血的病人;(5)需搬运的病人.

    作者:郭华鑫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