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管置入意外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杨梅

关键词:
摘要: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其影响因素,会导致胃管置入意外,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甚至延误对患者的抢救及治疗,因此,护士了解胃管置入意外的原因及掌握其防范对策尤为重要.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各种留置管道的护理

    脑卒中(Stoke)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脑血管病.常好发于中老年人,是威胁人类生命和致残的重要杀手之一.在脑卒中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及时适当地建立有关治疗管道,并对这些治疗管道进行良好的护理,关系着抢救治疗的成败.

    作者:张伟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玻璃体切割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的配合体会

    玻璃体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是一种复杂的眼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玻璃体病变及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手术适应症不断放宽,从我科的手术情况看,玻璃体切割手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2年117例,2003年186例,2004年217例.其中在2004年行玻璃体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73例,男性48例,女性25例,年龄在13-74岁.由于手术步骤复杂,手术器械多,手术时间长等特点,现将手术护士的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丽华;许雪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尖锐湿疣患者治疗期的护理

    本文对尖锐湿疣患者治疗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我站自2003年到2004年采用足叶草脂及激光治疗46例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护理措施包括:加强心理护理、治疗中的病情观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以及进行性知识的卫生宣传和健康指导,强调坚持复查和随访.

    作者:李梅;范欢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话回访在儿科出院病人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变,新的护理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我科在2004年6月开始实施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制度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袁颖;戴碧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病因及发病机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多病因性疾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发病机理包括微栓子学说、血液动力学改变、椎动脉受压、血液成分改变、脑血管痉挛、盗血综合征等学说.目前多倾向于微栓子学说,有些患者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

    作者:邵克伟;张金良;田曙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基本个性的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1]在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自知力缺乏、幻觉、妄想的存在,行为紊乱,进食不主动,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我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占住院总人数的70%.经过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对症护理,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逐渐进入康复期.康复期的护理是为患者重返社会做准备,因此非常重要.

    作者:马晶红;陈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皮内连续缝合不拆线法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

    会阴切开缝合以往常常采用肠线缝合粘膜、肌层,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皮肤,而后者由于缝线过紧易导致组织水肿,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内,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

    作者:陈丽春;于绍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从一次水痘疫情得到的卫生安全启示

    通过对我园发生的一次秋季水痘疫情的思考,得到的教训及相关启示.

    作者:杨正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胃管置入意外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其影响因素,会导致胃管置入意外,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甚至延误对患者的抢救及治疗,因此,护士了解胃管置入意外的原因及掌握其防范对策尤为重要.

    作者:杨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对扩张后皮瓣血运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对改善扩张皮瓣血运的影响作用.方法:用40例扩张皮瓣术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病人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微波对扩张术后皮瓣部位进行照射治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组织渗出、肿胀、血运情况有明显好转,而疼痛明显减轻,皮瓣血肿或出血减少.结论:临床上结合使用微波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治疗方法,但其可改善扩张皮瓣血运,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治愈率,减少抗凝、抗栓、扩血管的使用,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并且该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儿雪;陈奇鸣;郑秀先;孟宏;徐俊赐;余林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家庭康复护理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和家庭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对出院病人及家属进行科学家庭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培训,并及时回访.结果:通过对45位病人进行家庭康复护理指导,其康复效果良好.

    作者: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肿瘤化疗中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的应用与护理

    抗癌药物多为生物制剂或生物碱制剂,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各个阶段,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上皮细胞坏死.随着当前大剂量多药物综合冲击化疗的应用及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损伤血管内膜,直接刺激血管而发生静脉炎,又由于药物高浓度导致的局部渗透压增高使血管内皮脱水及化疗药物的pH值对血管壁的化学刺激,造成药物外渗,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有效地避免了反复穿刺,减轻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作者:许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the newborn,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尹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分析及对策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难度较大,其临床表现也具有很多特殊性,通过对我院1995-2004年28例此类病例术后的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桃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23-85岁.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患者在躁动时不易脱出,同时又能快速给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黄秀梅;李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疼痛的护理评估方法与管理探讨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整体护理的展开,提高生存质量,正确对待疼痛问题已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除了研究影响疼痛的因素以外,如何评估疼痛程度应是正确处理的前提,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十分重要.本文就疼痛的护理评估方法与管理,进行初步探讨,仅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

    作者:秦松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简易体温计回收盒的应用与研究

    护士在测量体温计后收回体温计,手里拿着体温计不方便记录结果,也不方便进行其它处置,还容易损坏.如果把体温计放在白服兜内,又容易沾染白服.笔者研制的体温计回收盒,回收体温计方便,不易污染,便于护士工作,减少损失.经过护士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文艳;何婷;高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非离子型造影剂用同种造影剂碘试敏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非离子型造影剂使用前用同种造影剂行碘过敏试验的价值.方法:使用非离子造影剂前未(未试组)用同种药物行碘过敏试验191例,以及使用前先用(已试组)同种药物行碘过敏试验阴性134例,对两组病人大剂量用药后产生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病人年龄相仿,用药总量、注射速度一致.结果:未试组用药后发生轻度不良反应7例,已试组用药后发生轻度不良反应10例,两组均无中、重度反应发生;经x2检验,x2=2.291,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在使用前即使用同种造影剂进行碘过敏试验,也不能有效地预测其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亦即是说对非离子型造影剂在使用前行碘过敏试验意义不大.

    作者:蔡小琴;龙君敏;郭云峰;梁启堂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术后病人硬膜外镇痛(PCEA)护理体会

    PCEA作为一种新型的术后镇痛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PCA泵以恒速将药物注入硬膜外腔,形成稳定的药物浓度,以达到持续镇痛的目的.此方法全身影响小,副作用少,受到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患者的欢迎.现将160例行PCEA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宁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与老年病人的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人口结构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化趋势,因此,老年人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效地进行沟通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2005年1月-4月我们对123例老年心理生理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

    作者:姚红;邓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