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内连续缝合不拆线法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

陈丽春;于绍华

关键词:
摘要:会阴切开缝合以往常常采用肠线缝合粘膜、肌层,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皮肤,而后者由于缝线过紧易导致组织水肿,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内,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98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传染科收治住院流行性出血热病人98例,其中14例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现将有关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淑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

    为探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治疗组50例给予纤溶酶100U静脉滴注,1日1次,共14天;对照组50例给予复方丹参20mL静脉滴注,连用14天,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4天内观察起效时间、疗效、副作用.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p>0.01),仅发现1例出血性脑梗死和4例注射部位有瘀斑.以上提示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迅速,并且有效、安全,值得关注.自80年代蛇毒制剂在我国广泛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以来获得了一定疗效,但近来部分学者认为降纤酶治疗与传统治疗无明显差别[1],为进一步探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予报道.

    作者:金姬春;孙霄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与老年病人的沟通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人口结构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化趋势,因此,老年人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效地进行沟通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2005年1月-4月我们对123例老年心理生理变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与老年患者的沟通技巧.

    作者:姚红;邓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体外循环术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为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正确进行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0年2月至今,共开展体外循环术200余例,我们采用了术前、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咳痰,给病人翻身、拍背、给予气道雾化和化痰药等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费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静;董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the newborn,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发生在早产儿,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尹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皮内连续缝合不拆线法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

    会阴切开缝合以往常常采用肠线缝合粘膜、肌层,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皮肤,而后者由于缝线过紧易导致组织水肿,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内,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

    作者:陈丽春;于绍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谈新形势下中药房的发展

    长期以来,中药房的发展模式陈旧,大量的工作都处于手工状态,人员素质不高,药物质量管理不严,降低了中医药方面的整体业务水平.传统的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市场的发展.我国加入WTO后,给中药走向世界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中药房发展上,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改革体制,研制适应自身工作需要的设备,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发展,本文就新形势下中药房的发展趋势作一探讨.

    作者:王维;黄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59例子宫内膜癌单纯放射治疗及护理体会

    目的:评价单纯放射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及护理辅助作用.方法:对59例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期17例,Ⅱ期28例,Ⅲ期14例.体外照射应用60Co γ射线治疗,后装治疗应用192 Ir治疗机.结果:该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64.3%,其中Ⅰ期为79.2%起,Ⅱ期为75.3%,Ⅲ期为31.4%.结论:单纯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子宫内膜癌的方法,特别是Ⅰ、Ⅱ期病例以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同时,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保障治疗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作者:周永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肿瘤化疗中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的应用与护理

    抗癌药物多为生物制剂或生物碱制剂,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各个阶段,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上皮细胞坏死.随着当前大剂量多药物综合冲击化疗的应用及反复多次静脉穿刺,损伤血管内膜,直接刺激血管而发生静脉炎,又由于药物高浓度导致的局部渗透压增高使血管内皮脱水及化疗药物的pH值对血管壁的化学刺激,造成药物外渗,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穿刺,有效地避免了反复穿刺,减轻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作者:许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胃管置入意外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其影响因素,会导致胃管置入意外,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甚至延误对患者的抢救及治疗,因此,护士了解胃管置入意外的原因及掌握其防范对策尤为重要.

    作者:杨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话回访心血管科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

    为了提高心血管科出院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我院心血管科自2003年开始对出院患者开展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形成了一个延伸护理服务教育网络,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深受群众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食管癌切除胸内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国内大多数医院报道[1、2],其发生率在3%以上,病死率在50%以上.1993年1月-2005年4月该院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代食管胸腔内吻合436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范和红;孙永习;田冬梅;徐佰菊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门诊护理工作中严防差错事故的体会

    门诊是病人进入医院先与医护人员接触的场所,门诊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护士在工作中的任何疏忽,都将引起差错事故的发生,造成护患纠纷.现就如何有效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来谈几点体会.

    作者:朱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交叉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已成为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由于病人危重,免疫力下降,易并发感染,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威胁生命.针对本科室交叉感染的易感因素,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作者:邵建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SARS疫情后的不同时期发热病人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SARS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强发病急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当它在2003年初在我国爆发后,全国民众都处于一种恐慌状态.紧张、害怕、担心、不知所措,尤其发热病人的心理情绪变化更明显,为了了解在不同时期发热病人的心理状况,我们对来诊的发热病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牟玉霞;任建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全麻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而且极易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及并发其它器官功能的损害,甚至造成病人死亡.所以应特别关注全麻手术后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工作.本文总结了2003至2004年全麻手术2654例,其中肺部感染58例,经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均全部治愈,现将我们对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许雪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波治疗对扩张后皮瓣血运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对改善扩张皮瓣血运的影响作用.方法:用40例扩张皮瓣术后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0例病人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微波对扩张术后皮瓣部位进行照射治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组织渗出、肿胀、血运情况有明显好转,而疼痛明显减轻,皮瓣血肿或出血减少.结论:临床上结合使用微波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现有的治疗方法,但其可改善扩张皮瓣血运,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治愈率,减少抗凝、抗栓、扩血管的使用,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并且该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儿雪;陈奇鸣;郑秀先;孟宏;徐俊赐;余林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输液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我院自2005年1月至今,将舒适护理运用到输液病人中,使病人在输液治疗时,身心舒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使身体处于佳状态,从而加速了疾病的愈合.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作者:张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基本个性的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1]在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自知力缺乏、幻觉、妄想的存在,行为紊乱,进食不主动,生活自理能力差等.我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占住院总人数的70%.经过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对症护理,绝大多数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逐渐进入康复期.康复期的护理是为患者重返社会做准备,因此非常重要.

    作者:马晶红;陈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呼吸暂停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称呼吸暂停.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1].我院早产儿监护室自2002年5月-2004年5月,对25例早产儿并发呼吸暂停的患儿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其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香;罗焕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