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及门诊措施

马艳书

关键词:母乳喂养
摘要: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已被全球所共识,如何将影响母乳喂养因素转变为促进母乳喂养因素,产前孕妇的母乳喂养宣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病因及发病机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多病因性疾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发病机理包括微栓子学说、血液动力学改变、椎动脉受压、血液成分改变、脑血管痉挛、盗血综合征等学说.目前多倾向于微栓子学说,有些患者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

    作者:邵克伟;张金良;田曙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23-85岁.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患者在躁动时不易脱出,同时又能快速给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黄秀梅;李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门诊病人HBV前S1抗原及HBV-M和HBV-DNA与肝功能的关系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临床通过HBV标志物和HBV-DNA及肝功能的检测,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近年来随着对HBV前S1(pre-S1)抗原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HBV感染与复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发现它对诊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意义[1].临床上也将检测乙肝病毒Pre-S1Ag用于对乙肝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作者:周晓云;吕惠荣;杨巧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

    呼吸暂停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称呼吸暂停.多伴有青紫和心率减慢,(<100次/min).呼吸暂停是一种严重现象,如不及时处理,长时间缺氧可引起脑损伤[1].我院早产儿监护室自2002年5月-2004年5月,对25例早产儿并发呼吸暂停的患儿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其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香;罗焕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高热患者肌注双氯酚酸钠降温后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热患者肌肉注射双氯酚酸钠降温后的护理意义.方法:随机选择体温超过39℃病例140例,用双氯酚酸钠25mg-50mg肌注,复测体温并记录,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做相应的处理(遵医嘱)及护理.结果:高热患者使用肌肉注射双氯酚酸钠后除中枢性高热外,其它患者均达到较好的降温效果,但用药后均出汗较多.结论:双氯酚酸钠肌肉注射降温效果好,恰当的护理可减轻患者退热过程的不适,更好地配合治疗.

    作者:谢碧贤;梁青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对小儿发热的护理体会

    目的:发热是许多疾病的伴随症状,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更重要的是疾病发展过程的一种信号,持续时间过久,可影响正常新陈代谢.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并对肝肾以及脑组织等主要器官造成损害,影响小儿健康.方法:对于临床上只有发热症状的患儿,应首先采取紧急降温措施,防止惊厥的发生.常用的物理降温措施有温水擦浴、冷敷、冷盐水灌肠等.常用的降温药物有扑热静、来比林、美林等.其次应做好相应的基础护理:如保持病室环境温湿度适宜,每天定时开窗通风照紫外线.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足量液体的摄入,并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防止口腔炎口腔溃疡,褥疮及臀红的发生.另外,应高度警惕惊厥的发生,尤其是6个月至3岁的高热患儿应随时备好吸痰器,切开包等急救物品.结果:体温的正常与否,是疾病好转恶化的重要信号.结论:处理得当可促进疾病的康复,减轻患儿的痛苦,并可有效地防止惊厥等合病症的发生,保护脑细胞.

    作者:徐世珍;彭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电话回访在儿科出院病人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变,新的护理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我科在2004年6月开始实施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制度至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袁颖;戴碧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读书笔记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服务性较强的应用性科学,护生到医院临床学习,就是把学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加以验证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培养过程.带教老师有责任在这一阶段充分调动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提高护生的带教质量,我科在带教中采用读书笔记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虞慧红;袁颖;戴碧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

    为探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治疗组50例给予纤溶酶100U静脉滴注,1日1次,共14天;对照组50例给予复方丹参20mL静脉滴注,连用14天,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4天内观察起效时间、疗效、副作用.结果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p>0.01),仅发现1例出血性脑梗死和4例注射部位有瘀斑.以上提示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迅速,并且有效、安全,值得关注.自80年代蛇毒制剂在我国广泛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以来获得了一定疗效,但近来部分学者认为降纤酶治疗与传统治疗无明显差别[1],为进一步探讨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予报道.

    作者:金姬春;孙霄月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的护理要点

    探讨全肩关节置换术后的心理护理及功能重建,以期大限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1)采用相应的心理干预手段及科学的功能锻炼方法,确保患肢功能佳恢复.(2)通过拟定措施的有效实施,两例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3)全肩关节置换术的复杂性及其手术位置的特殊性,使相应的护理工作难度增加.根据病情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将有助于科学、具体、有效地完成护理任务,缩短康复时间,使患者在生理和心理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恢复.

    作者:何启杰;李北莉;石春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五味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

    作者:赵永德;崔惠玲;李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从一次水痘疫情得到的卫生安全启示

    通过对我园发生的一次秋季水痘疫情的思考,得到的教训及相关启示.

    作者:杨正翠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应用自动穿刺枪行小儿肾穿刺活检术12例的护理体会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是用以诊断肾脏疾病的极为重要的检查技术,对肾脏疾病的病因探讨,免疫发病机理的研究,疾病的活动性,肾脏受损程度的了解,病理分型,指导合理治疗方案的制定,观察疾病的演变及估计疾病的预后均有极为重要的价值[1].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共行小儿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12例,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克香;李淑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体外循环术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

    为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正确进行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至关重要.我院自2000年2月至今,共开展体外循环术200余例,我们采用了术前、术后鼓励病人咳嗽、咳痰,给病人翻身、拍背、给予气道雾化和化痰药等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费用.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静;董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170例前置胎盘的B超诊断及分析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诊断及处理丕当,能危急母婴生命安全.因此,产前胎盘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着重分析前置胎盘的声像图特征,并探讨B超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祥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简易体温计回收盒的应用与研究

    护士在测量体温计后收回体温计,手里拿着体温计不方便记录结果,也不方便进行其它处置,还容易损坏.如果把体温计放在白服兜内,又容易沾染白服.笔者研制的体温计回收盒,回收体温计方便,不易污染,便于护士工作,减少损失.经过护士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葛文艳;何婷;高慧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全麻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而且极易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及并发其它器官功能的损害,甚至造成病人死亡.所以应特别关注全麻手术后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工作.本文总结了2003至2004年全麻手术2654例,其中肺部感染58例,经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均全部治愈,现将我们对术后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许雪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胃管置入意外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胃管置入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其影响因素,会导致胃管置入意外,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护士的工作效率,甚至延误对患者的抢救及治疗,因此,护士了解胃管置入意外的原因及掌握其防范对策尤为重要.

    作者:杨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皮内连续缝合不拆线法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

    会阴切开缝合以往常常采用肠线缝合粘膜、肌层,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皮肤,而后者由于缝线过紧易导致组织水肿,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内,给产妇带来很大痛苦.

    作者:陈丽春;于绍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唇腭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本文通过对我院1999-2004年间收治的68例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总结,提出了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分别对手术前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提出了护理的关键点,并详尽的从心理、饮食、疼痛、局部,后期康复治疗各个方面阐述了护理工作的细节.后讨论了护理工作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必然使命-媒介作用.

    作者:张玉华;吕永洁;苏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 国际中华名医协会